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新山眼

(新山29日讯)是尾声也是压轴,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来到最后一天——众神回銮,五尊神明经过万人香火膜拜后,终于要上座归位,当中最令人期待的压轴好戏,莫过于拆轿与收集“金银财宝”的过程。 经过了前一晚众神夜游的欢腾,也意味着这场游神盛事的重头戏已完美落幕,但最后一天的回銮仪式也不得马虎。 五尊神明圣驾于正月廿二日上午11时,会从行宫回銮至柔佛古庙,护轿组成员及五帮领导也会在古庙进行一系列仪式,其中包括神轿落在古庙前院内后,护轿组成员就会采取熟练的手法,把塞在神轿内的金纸、系在神轿上的红布及麻绳收集起来,接着就是将五尊神明依序归位。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新山眼》第八集:重温柔佛古庙游神——众神身边那些事的最后单元〈解甲归田〉,要透过图文带读者深入了解整个回銮过程,以及其中值得留意的亮点。 善信跟随队伍护送回銮 柔佛古庙五尊神明在游神活动期间旅居行宫,善信把握最后一个上午的时间,在众神回銮前到行宫向神明奉香,在神明轿子前站岗的工作人员,也会派发金银纸和贵人纸,给前来奉香的善信。 在众神出銮仪式前,柔佛古庙管委会主席与游神工委会主席陆续在总炉奉香,而各会馆领导则会把众神的香炉放到香炉车上,并再次奉香,为出銮仪式做准备。 被称为柔佛古庙“大老爷”的元天上帝,由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祀奉,该会馆的护轿组等人这时跪拜在其祀奉的元天上帝轿前,双手合十奉香及祈愿一切顺利;另4帮会馆护轿组这时则是陆续在个别祀奉的神明前就位,一边不时摇轿,一边高喊吉祥话。 吉时一到,由新山海南会馆祀奉的赵大元帅圣驾率先离开行宫,依序是新山广肇会馆祀奉的华光大帝、新山客家公会祀奉的感天大帝、新山福建会馆祀奉的洪仙大帝,以及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祀奉的元天上帝。 一早就到行宫等候的众善信,各个也手持大香,跟随在众神回銮的队伍中,护送众神明回返柔佛古庙;而和合二仙在众神抵达古庙前,也会先入庙环绕各个角落驱邪除秽。 倒退进古庙 拆轿收金银纸 众神明依序抵达古庙山门外时,必须是以倒退的方式进入古庙,随后神明与轿子会被放置在古庙前院内。 这时,护轿组就会分为两批人马行事。这边有者负责拆轿,包括使用利器割开红布、麻绳,使用扳手和螺丝起子松开轿子与护杆,同时另有成员用最快的速度,将一叠又一叠、用来稳固神像四周和底座的金银纸,集中处理装入“宝袋”里。 排队触摸神像金身沾贵气 另一边,当神像从神轿上被取下来时,簇拥在神轿四周的护轿组成员与各帮领导,就会排队轮流触摸神像金身以沾贵气,再一边高举神像,传递给下一个人。在等待其他神明抵达古庙的当儿,各会馆成员也会捧着神像合照。 直到最后一尊神明元天上帝抵达古庙,并完成拆轿工作后,五帮会馆的领导和护轿组才齐聚内殿列队,一路以人传人的方式,将神像传送至最前方的神坛,让众神依序上座。 众神上座的顺序分别是柔佛古庙主神元天上帝优先上座,接着是洪仙大帝、感天大帝、华光大帝,最后才是赵大元帅。 在接下来进行的总参拜仪式,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为主祀,新山五帮会馆领导、柔佛古庙管委会主席拿督张学禄及柔佛古庙游神工委会主席李富新为陪祀,共同向五尊神明敬香,并双手合十向众神明祈愿保佑众人顺遂。 总参拜仪式圆满结束后,五帮会馆领导、理事及护轿组等人,聚集跪在各自祀奉的神明案前敬香及奉上祭品,祭品中少不了写有赞助人名字的金猪、香果(各类水果)、糕点。 所有仪式完成后,各会馆护轿组成员陆续将神轿抬离古庙,移至具备升降功能的运输货车或一般罗里,并“连人带轿”一同护送神轿回到各自的会所。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https://bit.ly/3zaWUBC)。
7月前
8月前
(新山8日讯)祭拜神明仪式是游神活动中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也是五帮成员与善信向神明致意及祈福的庄严时刻,各籍贯因文化习俗不同,他们所准备的祭品种类也会有些许变化。 五尊神明神轿从柔佛古庙来到行宫后,新山五帮会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赶紧去搬动摆满祭品的桌子,准备接下来要进行的祭祀仪式。 放眼望去,各会馆供桌上的祭品看似一样,却又不一样;除了有常见的烧猪、水果和金银纸等等,各会馆也会加入与各自籍贯文化有关的食物,而相关食物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新山眼〉的第八集“重温柔佛古庙游神——众神身边那些事”来到第四单元“避祸求福”,要带读者了解新山五帮会馆的祭祀仪式,在其文化中常见又别具特色的祭品,以及客家人在众神出銮这一天所进行的传统仪式。 请神安座行宫献祭品 祈风调雨顺 柔佛古庙众神圣驾巡游盛会出銮大日子,5尊神明从柔佛古庙出銮到行宫让民众参拜,同时为众神夜游活动做准备。 大会先于上午在行宫进行总参拜仪式向神明祈福,获得新山中华公会理监事、柔佛古庙全体管委及善信一同参与。随后在当天下午1时30分完成请神安坐行宫的环节。各会馆也会准备食品祭拜,并进行献祭品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一般而言,献上的三牲是鸡、鱼、猪肉等3种;五牲一般是鸡、鸭、猪、羊及海鲜类(比如螃蟹)。现场可见,各会馆都必备了烧猪,工作人员在完成祭拜,即在现场以快刀手斩烧猪,分配给到来的善信。 在接下来的时段,众善信涌入参拜,场面十分热络。尽管下午时分下起大雨,但是仍不断有善信撑伞入场。直到晚间,也有许多善信扶老携幼,祈愿神明保佑。 新山客家公会 张君国:备年糕“补天穿”  正月二十众神出銮这一天,也是客家人的天穿日,与女娲补天的传说有关,一般相信需要准备煎年糕,而拥有粘性的年糕象征能够补“天穿”,以抵挡过量的雨水。 新山客家公会会长张君国解释,这是因为正月二十前后几天都会是雨季,而客家人早年属于农耕社会,与土地的关系紧密,需要雨水浇灌之余,却又害怕雨水泛滥影响农业生产,所以民间相信需要以年糕作为祭品来补天穿。 他说,天穿日会用上的另一项祭品,会是代表5个方位的五色豆,即绿豆代表东方木、红豆代表南方火、黄豆代表中方土、白豆代表西方金、黑豆代表北方水。客家人用作祭品的,还包括特色糕点笋粄、菜粄和花生糖等。 上疏文祈福 天穿日的这一天,新山客家公会还有另一项重头戏会在行宫进行,那就是上疏文仪式。今年已是该公会第十六个年头举行这项仪式。 张君国说,民间老百姓一般祈福的方式都是心中默念及上香,但在古志里上疏文类同于上天表,即把个人的名字、生辰八字、祈愿文和敬呈对象写在纸上,一只手指盖上朱砂印。 上疏文的步骤: 一、主奉与陪奉按排序站列; 二、新山客家公会会长作代表,以该公会的名义手持总天表。与此同时,每个人会手持一份个人的疏文; 三、向感天大帝上祭品仪式,包括上香、供茶、供酒等; 四、众人向感天大帝上疏文祈福; 五、仪式圆满后,把疏文与金银纸一同化到宝炉内。 张君国说,上疏文仪式的参与人数,近年来维持在100人左右,但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他发现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参与,使该仪式多了一份传承的意义。 他表示,上疏文仪式开放予向来支持新山客家公会活动的人士参与,包括捐款予游神活动、帮助公会筹款、在平安宴上竞标福品,只要数额达1000令吉都可参与,希望能让众人共享福气。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 陈周平:潮州传统糕粿丰盛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奉祀组成员合力将放满祭品的桌子扛起,高喊“让路、让路”,将桌子移到神像前,准备祭拜仪式开始。 根据该会馆会长陈周平介绍,该会馆祀奉的柔佛古庙主神元天上帝神像前,摆放的祭品包括:寿桃、桃粿、粽子;三牲有烧猪、鱼、和卤鸭;水果有橙、苹果、桃子;钱纸有贵人符、金银纸。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副会长李玉品表示,在行宫进行拜祭的祭品种类,随着时代演变,许多传统糕点已从宗亲亲自制作,到现在的跟随现代南洋祭拜方式,即选择用采购的方式准备。 “因为在游神活动前后期间,会馆内的妇女组组员,都要忙于兼顾折金银纸、准备灵符给善信,所以准备祭品的工作,都由会馆的奉祀组组员负责。” 他说,潮州人拜祭神明,讲求祭品丰盛,种类以潮州美食为主。 近年改用素粽 他表示,记得先辈早前准备的祭品,还包括特色肉粽,但随着本地越来越少见这类潮州粿品,近年都改为素粽子,这么一来,也方便在游神活动期间吃素的民众,可以一起享用这些祭品。 此外,他说,他们所用的桃粄,虽然是购买的,但都是向潮籍人士购买的;潮州人的桃粄,内容有80%是糯米再掺入普通香米制成。 他表示,每年准备的祭品,大约是供200至300人享用的分量,都会当场派给善信现场享用,一些善信从各个会馆都拿到祭品,在现场吃不完,也会带回家。 他说,在祭拜礼成后,工作人员都会留一部分给护轿组成员,让他们在守夜时充做宵夜,包括粽子、寿桃、水果。 获赞助食物烧猪 他表示,该会馆准备的祭品,都是由一部分善信赞助的,奉祀组成员会询问赞助人要赞助的食物种类,比如烧猪几头、桃粄多少个等等。 “有时候,烧猪店也会自行报效烧猪作为祭品。”他表示,在拜祭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也会应赞助人要求回赠祭品,有的赞助烧猪的人,会要求将猪头、猪尾和猪的四肢留给他们;赞助水果礼篮的人也会拿到水果篮。 新山海南会馆 莫泽浩:海南薏粑 少不了 新山海南会馆成员在祀奉的赵大元帅案前,摆放一桌子的祭品:用两头烧猪、白斩鸡配上烧鸡和烧鸭、螃蟹和鱼肉凑成的五牲,各种类传统糕点,包括海南薏粑、煎堆、九层糕等,还需要水果中的黄梨、香蕉、香橙,以及大发糕、清茶和酒。 海南薏粑──是一种用香蕉叶包着糯米团、内馅是椰丝的传统海南糕点。 “海南薏粑,在海南人准备的祭品中是常见的传统糕点,不管是祭祀还是祭祖,都会用上。” “除了海南薏粑,祭祀赵大元帅的传统糕点还会有红龟粿、煎堆,所有的祭品会分部分留给护轿组成员,其他则是现场分派给善信,让吃的人获得赵大元帅保平安。” 新山海南会馆理事长莫泽浩表示,20多年来,在行宫用作拜祭赵大元帅的祭品,部分交由神料公司负责采购五牲,部分祭品则是由总务或妇女组成员负责采购。 “这些让神明享用的祭品,种类常年如一,不会改变。” 他说,这些祭品都会在现场分派,只有回銮的时候所用的祭品,会拿回公会会所进行分配,派给理事会成员以及前任理事会成员。 新山福建会馆 郑金财:红龟粿 糖果 发财又甜蜜 洪仙大帝出銮当天,在行宫安座之后,人们就安排了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现场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将各种祭品摆放在桌子上,包括三牲五牲、各种糕点,如发糕、水果、糖果、茶、金银纸等。 来自新山福建会馆(福建大社)柔佛古庙洪仙大帝管委会的11名成员,代表参加了献供仪式。他们双手合十,跪在祭品桌前进行参拜。参与的代表,分别来自新山福建会馆、新山福州十邑会馆、新山福清会馆、柔南兴安会馆、新山华忠武术体育会、新山善南寺舞龙队、哥文茶三条石福兴宫、柔佛古庙洪仙大帝第拾查队大锣鼓队、新山耶耶阿哇洪仙大帝庙舞龙队、新山柔佛古庙舞龙队及大学城二郎神庙。 新山福建会馆会长拿督斯里郑金财在受访时表示,5尊神明移驾至行宫后,除了白天的参拜和献供仪式,晚上也陆续会有善信来上香祈福,向神明祈求平安。 他说,一般上,福建人岭南民间风俗在祭拜时会用烧猪,采用三牲或五牲,也有红龟粿,以及寓意“甜甜蜜蜜”的糖果,当天祭拜后,将分发给善信们。 “我们用红龟粿(Ang Ku Kueh),‘红色’象征来年发财,发到红红紫紫,而‘龟’是长寿的象征。” “今天晚上,我们预料会有许多善信陆续到来上香祈福。” 切好烧肉分配吃平安 他表示,祭拜仪式结束之后,我们也会根据传统闽南风俗,会将供品分给参与的善信象征神明赐福及平安。 “我们也会安排现场将烧猪肉切好,分配给工作人员和善信,希望大家带回家,吃了平平安安。” 郑金财也指出,根据传统,洪仙大帝出銮到行宫及安坐后,我们(柔佛古庙洪仙大帝管委会)都会举行上祭品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 他希望善信在上香祈福之余,也一起行善,为教育贡献力量。 “借由游神,我们也会为宽柔中学至达城分校进行筹款,欢迎前来参拜善信的响应乐捐,捐款额即使是3令吉、5令吉、10令吉也无任欢迎。” 新山广肇会馆 陈泳勋:曾救华光大帝 不能拜鸭肉 由于民间传说,有的会馆在祭拜的供品上,需要遵守相关禁忌。 原来,有传说指华光大帝未成仙时,鸭子曾经救过他的命,所以他不吃鸭。根据民间传说,他是五胞胎之一,个头小,家里以为养不活,扔到水塘被鸭子救了,后来他成仙后,就发誓不吃鸭子了。 新山广肇会馆游神组主任陈泳勋受访时则称,该会馆供奉的神明是华光大帝,而鸭子是华光大帝的“好朋友”。 他表示,又传说华光大帝是莲花出世,一出世就经常在水塘边戏水,而鸭子则成为他的玩伴。 “基本上,由于受到道教影响,各会馆献上的三牲五牲大同小异,包括烧猪、烧鸡、鱼等,但是广肇会馆因为供奉的是华光大帝,所以不能献上鸭肉。” 他指出,尽管不能献上鸭肉,但是会馆会以其他肉类来取代,比如烧肉或海鲜类。 陈泳勋本身也因为对神明的信仰,多年来也不吃鸭肉。 “这是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供奉华光大帝,我从小到大都不吃鸭肉。” 他说,祭品都是由善信和会馆的会员弟子热心报效,祭品在拜完之后,将会分配给众善信。 下集预告: 经过了一系列的前奏准备工作,5尊神明已来到行宫安坐,并接受五帮会馆及善信的供奉与膜拜,等待隔天傍晚登场的重头戏——众神夜游。 在众神夜游当晚,除了万众瞩目的5尊神明,我们将带读者窥探环绕在众神夜游活动周边,一些精彩的人与神互动之事。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 https://bit.ly/3zaWUBC)。  
8月前
(新山1日讯)从柔佛古庙到行宫这段众神出銮仪式,新山五帮会馆祀奉的神明坐在神轿上,由护轿组成员沿途抬动并护送至目的地,每尊神明的神轿至少都有数百公斤以上,但护轿组从不说它重。 在人潮簇拥下走在队伍中的护轿组成员,他们是与神明距离最近的人,他们的体格不一定非得要高头大马,但一定要能肩负着保护好神明与神轿的责任。换言之,他们把“责任”都扛在了肩膀上,确保神轿在被抬起时保持平衡且能前行。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新山眼〉的第八集“重温柔佛古庙游神——众神身边那些事”来到第三单元“昂首阔步”,我们要带读者从护轿组成员的口中,了解他们加入其中的渊源,以及值得发掘有关神轿的故事。 陈锦福:靠各方协调团结才能完成 众神巡游的护轿组成员,不是说要参与就能参与,原来,还需要经过一番努力和经年参与,才有“资格”成为一员。 哥文茶福兴宫洪仙大帝第拾大锣鼓队成员陈锦福(37岁,庙祝),在参与游神活动23年后的今天,才第一次有机会被选入新山福建会馆护轿组。 他说,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父亲也是参与了50年游神活动的一员之一。 从古庙管委身上学到很多 他表示,参与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游神活动能顺利进行,是需要靠各方的协调和努力才能完成,而且可以把这项文化活动延续下去。 他说,他自小住在哥文茶路一带,其父亲20多岁就参与游神活动,而他也跟着在哥文茶福兴宫洪仙大帝第拾大锣鼓队从基础做起,包括学习如何布置花车,也会到柔佛古庙做志工。 20多年从不缺席游神活动 他表示,他自2001年中学时期开始,20多年来从不缺席游神活动。 “即便是找工作,也会事先说明每年的5天的游神活动期间都会需要请假。” 他表示,相信有很多善信都和自己一样,很重视每一年的游神活动,务必全程参与,这也是为什么游神活动每一年都如此盛大且顺利进行。 他说,他在古庙做了志工多年,从古庙管委们身上学到很多,而一直到今年,所参与的新山福建会馆的洪仙大帝队伍招募护轿组成员,每个属会可以派2人进入护轿组,他因此有机会第一次成为护轿组成员。 他表示,护轿组成员除了要维持队伍的安全,也要负责抬轿,不管是什么角色,大家都团结一致去完成,这就是参与游神活动最美好的意义。 林勇康:找前辈指点潮州话发音 众神出銮队伍来到行宫后,五帮会馆成员陆续进行祭拜仪式,而记者在人群中就发现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情景。 有别于其他会馆由较资深的前辈率领,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护轿组成员林勇康(28岁)口中念念有词,以潮州话用力念出祭文。 游神是凝聚新山人活动 自小由家人带着参与游神活动的他,13岁那年开始,就自行每年积极参与游神活动,他认为,游神活动已经不再只是有关信仰的活动,而是凝聚新山人的活动。 今年对林勇康来说比较特别,因为此次他要在行宫进行的祭拜神明仪式上,帮忙念出祭文,而且是要用潮州话念出。 他告诉自己,必须在游神活动之前,练习好一口准确的潮州话,他不想在众人面前丢了潮州人的脸。 “身为潮州人的我,会担心潮州话不够标准,怕因此丢了会馆甚至潮州人的脸,毕竟还有很多人都听得懂,加上潮州话和福建话有些发音是很接近的,所以一遇到不确定的发音,就会找前辈指点。” 他说,今年是因为负责念祭文的前辈有事不克出席游神活动,所以选他代位。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被选上,应该是因为向来都有说潮州话,发音准确度还行。 祖孙三代见证历史 纪力广:盼传承绑神轿文化 柔佛古庙百年游神盛事情牵三代,在这次的游神队伍中,也有祖孙三代人一起参与游神活动,谱写一段人与神的故事,同时见证了这项活动的历史价值。 来自新山的祖孙三人纪力广(77岁)、纪铭发(52岁)、纪俊聪(32岁)分别在不同的年代加入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护轿组。 纪力广披露,他在会馆担任理事已有42年,参与护教组负责绑神轿、拆神轿等工作也有38年的经验。他每年依然都会不间断的参与,并指导年轻人如何绑神轿。 “我70多岁了,年纪大了,希望有人能够接班(绑神轿),将这个传统传承下去。” 提到自己的绑神轿经验时,纪力广透露说,他是跟着一位在巴刹工作的前辈学习的。这位前辈去世后,他接替成为了师傅,并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绑神轿的工作,不可能一直由我来主导,只要谁有意愿来参与,我就会放手让他们绑,我就在一旁监督和指导。” “如果我发现有什么地方绑得不好,经过鉴定后,就当场拆掉,重新绑过。” 他也说,经历两三年的疫情和行管令,今年终于恢复正常的游神活动,感到很开心。 如今,纪力广的儿子纪铭发和孙子纪俊聪,也跟随其脚步,参与护教组的义务工作。 纪铭发:难忘夜间游行体验 纪铭发表示,他与父亲纪力广一起参与游神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从中慢慢地学习和称成长。 他认为游神护轿组的工作需要继续传承下去,因此每逢游神庆典,他会要求儿子及该会馆青年团成员助阵,并把握时机及用心学习,包括如何绑神轿。 “塞金银纸的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门学问,比如在各个角度都需使用不同种类金银纸及塞法。” 他也称,护轿组的工作一定要传承下去,并且教会了年轻一代,就必须学会放手。 在纪铭发看来,古庙游神活动最难忘的体验是夜间游行中,当护轿组成员抬着神轿在靠近新山法庭的路段转弯处迅速奔跑,而不是慢悠悠地行进。 他形容,在5尊神明中,只有大老爷元天上帝的神轿可以如此迅速地奔跑。 他说,神轿虽然重量在200至300公斤之间,但是抬轿的人员都怀着虔诚之心,在游神时并不觉得负重。 纪俊聪目前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的成员,他披露自8岁起就开始接触游神活动,并自认从小到大都喜欢群众活动。 “我第一次参加古庙游神活动时,感到非常开心并深深喜爱这个活动。” 纪俊聪:8岁开始接触游神活动 纪俊聪表示,他参加护轿组时从底层做起,比如敲锣这类容易、简单的工作,逐渐接近神明。至于绑神轿的工作,还不是他的时机。 “就像我父亲所说的,我需要在旁观察学习,等待“缘分”到来,真正动手去做绑神轿,这样才能真正学到。” 他说,每年参加护轿组的成员阵容几乎不变,但同时大家都希望年轻人加入青年团,以便进行传承。 陈毅勇:不同颜色区分制服 各司其职 随着时代的演进,游神队伍的扩大,负责游神工作的护轿组分工严谨细致及明确,并且以不同颜色的制服加以区分,让领导者更好的各司其职。 新山福建会馆护轿组成员陈毅勇受询时表示,为了方便安排游神工作,福建会馆的游神衣服在设计上,做了细心的调配。 “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游神规模越来越盛大,公会希望在组织上做到严谨,通过大家身穿的衣服颜色,各司其职。 他说,如今除了有长短袖衣和不同颜色之外,同时也印制了新山福建会馆会徽及个人的名字,衣服背面印上“护轿组”、“开路先锋”、“炉”的字样,让各界一目了然。游神衣的背面,也会印上赞助商的商标,以表谢意。 “举例来说,以灰色游神衣为主的,就包括了护轿组、开路先锋、香炉车队及护伞队。” 他进一步的解释说,身穿长袖衣的负责抬神轿,而长袖衣的设计由来已久。 “原本只有护轿组身穿,后来才慢慢衍生出来有护伞队和香炉车队。” 他说,除此之外,福建会馆游神队伍其余的龙队及11支不同队伍的衣服,也会有各自的设计。 根据资料,柔佛古庙洪仙大帝护伞队与香炉队成立于2010年,成立护伞队及香炉队的宗旨是让更多的有热忱的年轻人有机会通过护伞队认识福建大社与文化传承也同时让洪仙大帝队伍更有素质。 神轿庄严华丽藏巧思 在游行队伍中亮相的神轿庄严又华丽,结合传统雕刻与现代元素,背后少不了一番巧思与构想。 耗费10个月的时间往返中国潮州协商订制,2020年完成至今,新山客家公会祀奉的感天大帝圣驾全新神轿,终于在癸卯年柔佛古庙游神活动首次亮相,并参与夜游。 该公会理事为求制出工艺传统的神轿,特别远赴中国数个地点包括福建泉州考究,最终选择在潮州一家传统木雕工厂订制神轿,并与厂方讨论神轿设计。 张君国说,当年冠病疫情尚未爆发,该公会理事得以去了5趟潮州,不断地复版、细化每项细节,接着让厂方产出图纸和模版,再雕刻、细磨、上漆。 与以往的神轿有所不同的是,新设计的神轿顶端有“九龙登顶”,中间有一条龙王,而两层的顶又意即步步高升。 神轿的柱子刻有云龙;环绕神轿的8个角则刻有八仙的法器,其中包括吕洞宾、铁拐李等等;轿子上又刻有象征八仙贺喜的八仙图;左右侧则有“麒麟回头”;也有象征四季的雕花,即梅、兰、菊、竹,这些雕刻可谓把与华人道教信仰有关的民俗都呈现在神轿上。 此外,该神轿柱子最底端,俗称神明脚下所踩的东南西北,也特别装上客家文化中常见的金狮(又名北狮)。 张君国:高度限制 神轿跨过山门不加盖 感天大帝的神轿,在正月二十日出銮仪式被抬离柔佛古庙后,就会在途中把其顶盖加上去,直到回銮进入古庙前才会拆除。 张君国说,这么做是因为柔佛古庙山门的高度限制,所以在跨过山门时不会给神轿加盖。 他表示,往年感天大帝神像都会被不少红绸布和金银纸裹上,而今年有了新神轿,神像的全身包括脚部首次完全展示在轿子之上,他们认为这类绑轿方式,更能展现感天大帝神像的庄严。 张君国说,该公会绑轿组成员在绑轿时,会用上五色线、红绸布、金银纸和贵人符固定神像,而这些素材与神像同在数天,受了万人的膜拜和香火后,将会在回銮后拆卸并派发给工作人员和善信,相信可以带来好运和祝福。 加上顶盖后的感天大帝神轿重量达到400公斤,轿子前后可让16至18人共同扛起,张君国说,只要大家有心把事办好,再重的神轿他们都能扛得住。 陈泳勋:神明托梦不要绑脚 神明托梦陈泳勋,要求不要绑脚,于是就有了修改神轿设计一事。 新山广肇会馆游神组主任陈泳勋指出,以广肇会馆供奉的华光大帝,经历这么多年,神轿的设计做了多次的更改,因此绑轿方式也随着更改,如今华光大帝的神轿已迎来了第5款,并且是从马六甲特别订做的。 询及为何修改神轿的设计?原来,就在4年前他做了一个梦,华光大帝下达训示,来年不要再捆绑金身的腿部。 “我从梦中惊醒过来,觉得很惊讶,为何华光大帝会托梦给我。后来我灵机一动,就寻找厂商订做新的神轿。” 修改神轿 垫高金身的腿 他表示,之前的神轿在绑轿时,是使用金银纸将神明金身的腿部包围著固定好再绑起来。如今我们不再把金身的腿绑起来,并且垫高起来,显露出来给大家看。 “马六甲这家厂商是专门制作神轿,而且是‘古董式’的。我们为此也花了不少钱,大约8万多令吉。” 他笑言:“第5款神轿是已使用了3年,如今神轿的重量,也比往年更大型及壮观,因此也加了重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抬神轿的人员,体型也越来越大,如果使用旧的款式,抬的人会觉得比较吃力及辛苦。”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神轿的确是重,但是大家怀著虔诚的心及同心协力之下,抬起神轿时,大家都不觉得有重量。” “神轿是不会重的,我们不能说抬神轿会感觉到重。”     下集预告: 五尊神明神轿来到行宫后,新山五帮会馆的工作人员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紧锣密鼓的搬动摆满祭品的桌子,准备接下来要进行的祭祀仪式。 放眼望去,各会馆的祭品看似一样,却又不一样,除了祭祀桌上常见的烧猪、水果和金银纸等等,各会馆也会加入与各自籍贯文化有关的食物,而相关食物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 https://bit.ly/3zaWUBC)。
8月前
(新山25日讯)柔佛古庙游神活动的前奏洗街仪式展开后,另一批人马陆续在古庙内准备进行下一个庄重的环节──“请神上轿”与“绑神轿”。 其实,在洗街仪式开始前,新山五帮会馆的护轿组及绑轿组早已动身,把原本放置在会所的神轿及香炉车移至柔佛古庙殿内,神轿旁还可见绑轿时所需的材料。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新山眼〉的第八集:重温柔佛古庙游神——众神身边那些事,来到第二单元“整装待发”,就要继续带读者一探究竟。 请神上轿仪式会在下午2时进行,也就是待洗街队伍完成游神路线的洒净,并回到古庙后,绑轿组成员才陆续重返古庙殿内,而请神上轿仪式也是不对外开放的,仅各会馆领导与绑轿组得以入内。 每年的请神上轿都有一定排序,仪式首先由海南会馆的赵大元帅工作人员进场请神上轿,将神明的金身从古庙的神台上请下来,再请上神轿,过程中也会让列队在神台前的绑轿组成员,轮流触摸神明的金身。 完成仪式后,海南会馆的人员就会先离场,接着会让新山广肇会馆祀奉的华光大帝绑轿组人员进场,之后依序是新山客家公会的感天大帝、新山福建会馆的洪仙大帝,以及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元天上帝绑轿组,先后入场。 今年的请神上轿仪式把各帮错开,是为了避免太多人员同时在场的拥挤,令空气不流通。 当众神明安座在神轿上后,五帮会馆领导与绑轿组成员会先轮流上前,跪在神轿前用湿布擦拭神明的金身,接着才开始绑轿的过程。 五帮会馆的绑轿方式与材料略为不同,但一切都以稳固神明金身在神轿上为目标,而一些会馆的绑轿组与护轿组成员也有区别,一些则是同批人马,但想要加入绑轿组并动手参与绑轿工作,绝非一两天的功夫就能了如指掌。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  工序最多 护轿组最吃力 游神活动中工委队伍最多人的算是护轿组,不单要护轿,也是抬轿先锋,事前还需负责绑轿,3项工作都是“吃力活”。 柔佛古庙主神,即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元天上帝,向来由该会馆的思成堂主任纪铭发和福利组副主任林佑明等护轿组队员,随着老师傅进行绑轿。 只限男生需斋戒禁欲 纪铭发与林佑明虽然不同姓,但以兄弟相称,是一对义兄弟,他们数十年来,都会全家出动参与,放下手边工作参与游神活动。 “我们都是从小跟着父辈参与游神活动,到了今天,已经是一家三代参与,从小学习基本工作,如何安神像、绑神身等。” 他们说,护轿、抬轿、绑轿,严禁女生接触,加入的唯一“条件”是:“你是男生”。 “为了参与护轿、抬轿和绑轿工作,我们都会吃斋净身,一个月前也要夫妻分开(分床睡),做到身口欲皆清。” 纪铭发补充表示,自己则选择常年吃斋。 已经有数十年绑轿经验的他们透露,用来绑神像的,通常不用绳子,而是用红绸布,其它还有金银纸和先浸泡过朱砂的绳子。 他们以经验计算,捆绑元天上帝神像所用的红布大约需要2匹长,而绑五尊神明的需求都各不一样。 尽量让年轻人动手做 “绑神轿没有多大挑战,就顺其自然,主要还是需要多看多学,从父辈那代的老师傅学到后,现在开始知道年轻人学起来,尽量让年轻人动手做,指导他们做到正确。” “若是10多年前,可能面对的挑战是害怕没有接班人,当时参与绑轿的最多是3、4名年轻人,现在每个会馆的绑轿组都有10来名年轻人,逐渐年轻化,才不会叫人担心无法传承下去。” “绑神轿需要很好的体力,因为要持续四五个小时持续绑(神像)、塞(金银纸),当中的秘诀,是只能用暗力,不能用牛(蛮)力,在不使用绳子的情况下,要用金银纸硬塞入神像与神轿之间的缝隙,再不可以就得用拳头捶打的方式挤入金银纸。” 话一说完,纪铭发就伸出手让记者看看他那双因为用了“内力”绑神轿而充血通红的手掌。 “主神大老爷是没有摇轿的,其他四尊神像就要绑得很稳才行。” “一般上,绑神像和神轿的工作圆满后,为了尊重神明就会掷筊,如果没出现圣杯(圣筊),就要凭经验查看哪里需要纠正的,一直到丢到圣杯为止。” 一座神轿超过300公斤 他们估计,一般上一座神轿的重量会超过300公斤,这就需要至少12个人才抬得动。 “因为庙里范围很窄,容不下太多人,一座神轿至少也要前面6个人、后面也6个人,抬出庙的范围后,至少还要旁边多4个人、中间多2个人,才能驾驭好一座神轿,保持平衡。” 他们说,抬轿组成员只是抬轿的负责人,而众神是归众人膜拜的,抬轿组成员都会尽量让众人碰触到神轿、神像,不得自私,而唯一“不能”的只是无法让女众碰触。 他们表示,众神神轿的设计一直在进步和改变,有的神轿已经进入“第四代”款式,旧有的神轿则可以在新山中华公会找到。 新山客家公会 张坤麟:绑轿有妙招更省时 传统上,正月十九日洗街仪式后,就是在古庙殿内的请神上轿和绑轿流程,尤其绑轿工作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完成,新山客家公会近年来另有“妙招”,让绑轿组可以早点完成绑轿工作。 参与绑轿工作已有10年的新山客家公会奉祀委员会副主任张坤麟说,为了让当天在古庙的绑轿工作能迅速完成,绑轿组早前会先在该公会会所,在神轿前后的把手交叉处绑好大麻绳。 他说,在该公会会所做好较繁杂的步骤后,来到古庙绑轿的工作只剩下30%待完成。 除了大麻绳,他表示,该公会绑轿必备的材料还包括红布、金银纸、贵人纸和丝绸布。 丝绸布需三方配合束紧 他表示,根据先辈的传承,用作束在感天大帝腰间的布料必须是丝绸布,这类布料在大马较少见,因此会从新加坡购入。 这类布料尽管丝滑又美观,但也较一般材质的布料难以固定,在打结时需要来自三方的配合,即左右两侧各一人拉着布的末端,另一人则站在布的前方发号施令,确保左右侧二人同步施力往外拉,这个结才会稳固。 他说,由于丝绸布属于滑面布料,一旦掌控不好,不慎松手或施力不均,就会导致原本系好的结会松垮。 张坤麟坦言,甫参与绑轿工作时,他都是跟随前辈指导的绑法去做,但确实会因为不熟悉绑轿手势、施力错误而伤到手,只能凭着多年参与经验熟能生巧。 他说,绑轿最挑战的部分在于须确保神明的金身坐稳,在接下来3天(出銮、夜游、回銮)的流程,即便经过抬动、摇轿等动作依然屹立不倒,因此这也是绑轿最基本的要求。 新山海南会馆 詹达显:优先让青年团参与 同样拥有10年绑轿经验的新山海南会馆游神工委会主席詹达显说,学习绑轿没有捷径,只要有心,在资深前辈身边多观察和学习,时间久了自然就能上手,该会馆也乐意让年轻一辈的新人参与。 他表示,为了让绑轿工作得以传承,该会馆会优先让青年团成员参与,同时开放给有兴趣者参与。 他指出,该会馆绑轿组在绑神轿时,不会使用绳子,而是全以红布固定,其他所使用材料还包括大小金纸、贵人纸及丝绸布,这些材料皆可在新山找到,布料材质方面最重要的是耐用,必须是可以撑过接下来3天活动的。 “绑轿的顺序通常会先让赵大元帅稳妥坐在坐垫上,接着才放入大小金纸在神轿坐垫周围。” 他说,绑轿需要成员多方面的配合,不仅神轿内的金纸排放需要恰到好处,在捆上红布和打结时也无比要做到扎实,才可捆第二、第三圈,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詹达显表示,绑轿组在绑轿期间,一共会掷茭3次,分别是把神明金身绑在神轿后、绑神轿及两支把手后,每次必须获得圣杯才能进行下一步骤,否则就会仔细检查不妥之处再改进。 符气洲:让每个人摸金身沾好运 新山海南会馆总务符气洲说,在请神上轿时,会馆领导如理事长、署理理事长、游神工委会主席、总领队等人,会依序把赵大元帅的金身从古庙的神台上请下来,并一路传递给后方的绑轿组成员。 他说,这么做可让每名参与海南会馆游神队伍的会员,能够摸到神明的金身,相信因此可带来好运。 他表示,绑轿组成员由老中青一同参与,并按职位和辈份从神台到神轿依序列队,大家都会守秩序、不争先恐后,希望这样的优良传统能继续传承下去。 新山广肇会馆 陈泳勋:流程有序 保留热闹氛围 新山广肇会馆游神组主任陈泳勋表示,新山中华公会为柔佛古庙众神巡游活动制定了良好的条例,总体来说,在过去的每一年,游神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 他说,以绑神轿前的恭迎神明上轿仪式为例,今年的流程是采取一帮接着一帮的绑神轿人员依次进场。 他认为,今年的绑神轿流程做得十分有条不紊,同时也保留了以往传统过节热闹氛围。 “正如大家所知,新山人在游神期间还要过农历新年,直到古庙游神夜游落幕后的农历正月廿二才算结束。” 询及该会馆的绑轿方式如何获得完整地传承下来,陈泳勋指出:“(绑轿方式)由我们先辈一代接着一代传承,每一帮都会有相关负责人,而且大家都是十分资深及富有经验。” “以我本身而言,我从十二三岁就参与绑神轿,在30岁时就当上游神组主任,至今已有超过43的经验。” 根据先辈经验传承 询及如何鉴定神轿已经完成绑好?陈泳勋表示,作为游神组主任,是由他负责来决定绑轿工作是否已经完成。 “当然,我是根据先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步骤来做,以后我也会将这个经验传承下去,让年轻人去发挥。” 他指出,华光大帝的神轿是没有使用麻绳的,而绑轿必备的材料包括一般的红布、金银纸以及用来绑金身的腰部的红色丝绸布。 他说,随著神轿有新设计,绑轿的手法也简化了步骤,绑轿的时间缩短,但还是需要2到3个小时,才能完成绑轿的工作。 新山福建会馆 郑来春:把经验传给年轻一代  新山福建会馆供奉的洪仙大帝,资深的护轿组成员兼老师傅郑来春(63岁)从1989年加入护轿组至今,可说是绑神轿的核心成员。 “我今年还有参与请神,绑轿及护轿工作。然而由于我已经老了,现在主要任务就是负责传承,将经验传承给年轻的一代。” 在郑来春的指导下,年轻的护轿组及绑轿组成员学习如何请神坐轿、绑轿等工序。 “这些工序包括,如何绑红丝绸布和红布,抬杠上如何缠绕麻绳,轿顶又是怎样绑,我都会将这些细节传承给年轻一代。” 人潮多 必须绑更牢固 郑来春表示,今年的游神活动就与过去3年来不一样,因为随著疫情缓和及防疫措施松绑,夜游也在星期六,参与的人潮将是特别多,所以今年的神轿必须绑得更加仔细和牢固。 “尤其是神轿的‘头尾’(抬杠部分)必须用麻绳捆绑,绑得十分牢固和稳当。” 他笑言:“阔别3年没有夜游,当年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已经长大,他们一定会踊跃加入队伍,一起大力地摇晃神轿。今年摇晃的力度会十分惊人” 谈及请神坐轿的准备工作,郑来春表示,在正月初八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把神轿从储藏室内抬出来清理,包括洗花水及湿布擦拭干净,接着检查是否有需要油漆和维修的部分,同时也检查LED灯的操作等。 “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就等到正月十九,将神轿从会馆运输到古庙,等待吉时的到来。” “请洪仙大帝金身坐轿后,就开始绑神轿,流程包括塞金银纸、绑红布、绑神轿‘头尾’及绑轿顶,按照一定的手法有秩序地完成。” 绑上千个结不怕断裂 两圈打一个结,千千结紧系神轿。 郑来春表示,使用细细的麻绳绑神轿是新山福建会馆的传统,从他开始加入护轿组,从一位“光头”师傅手中学习到使用麻绳绑神轿的手法。 “这个(麻绳绑神轿的抬杠)手法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从来没有更改过。” 他披露,当中的诀窍是细麻每捆两圈就打一个结,绑完后已捆绑了上千个结,因此不怕麻绳断裂。 “就算给它断开两条也只是4圈,但是我们已绑上千个结。当然,我们无从计算最终已绑了多少个结,但是绑得整齐最重要。” 另外他也说,为了使麻绳看起来显红色,该会馆会事前使用拜神用的红粉,将麻绳浸泡处理。 “洪仙大帝的一切事物都要红色,除了神轿、麻绳、红布等,我们夜游当天,也全部换上红衣。” 淋清水免干燥 他指出,绑神明金身并没有使用到绳子,是使用一条红绸和一条红布,缠绕金身捆绑两层。同时在夜游行进的时候,必须不断地为麻绳淋上清水,避免麻绳因为干燥而断裂。 “我们必须确保在抬杠部分的麻绳,在夜游过程中保持湿的状态,因为不断地摇晃神轿,再没有时间再进行修补。 下集预告: 新山五帮会馆的绑轿组终于在日光落幕前,完成神圣的绑轿工作,五尊神明圣驾安座在神轿上并安置在柔佛古庙内殿,一切整装待发,准备迎接隔天的众神出銮仪式。 下一单元,我们将带读者发掘各会馆使用的神轿亮点,以及在护轿组当中独特的人与事。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https://bit.ly/3zaWUBC)。  
8月前
(新山18日讯)拥有百年历史的柔佛古庙游神活动,值得时刻重温!随着时代演进,参与人数和规模越发壮大,要促成这项被列入大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事,除了有常被聚焦的主要仪式,这期间环绕在众神身边献力的人与事,同样值得被发掘和记录。 在这个传统上为期4天的人神盛事,从洗街,众神出銮、夜游到回銮,背后少不了以不同方式献力的人,他们皆是出自对神明的敬重,以及对游神文化的热爱,全情投入在岗位上,也希望能借此拉近与众神的距离。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第八集〈新山眼〉“重温柔佛古庙游神——众神身边那些事”之第一单元“有备无患”,我们要带读者从游神活动的前奏洗街开始,深入了解洗街材料的准备、“开路先锋”和合二仙,以及负责清场和维持秩序的治安委员会。 李志忠:传承先辈洗街文化 柔佛古庙管委会委员,也是奉祀祖组员的李志忠表示,洗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先辈们教导后传承下来。 “比如说,洗街必备的物品包括柚子叶,这有辟邪之用,红石榴叶的作用是“清洗”之意,在以白米、茶叶和盐,混合灵符一起,来清洗众神出游必经街道。” 他说,洗街的含义,顾名思义是清洗街道,一来是保佑参与众神巡游队伍的善信平安,也是“提醒”道路的鬼魂在神明巡游时回避。 他提到,烧了化在水中的灵符,是向柔佛古庙主神元天上帝祈求的百年灵符,灵符在参拜主神后盖上红章,之后必须是一桶水化一张灵符,米、茶、盐混合的桶也要化一张灵符,这种灵符平时也可以从柔佛古庙拿来做保身符之用。 他说,洗街用品,除了柚子叶和红石榴叶,是以米为主,其他如茶叶和盐只需要适量参入混合即可。 陈锦福:年十五投入准备工作 大年初十五,一般人还在庆祝农历新年的时候,陈锦福(37岁)已开始到柔佛古庙当义工,为众神巡游活动做筹备工作。 陈锦福到了柔佛古庙,从仓库里找出洗街要用到的物品,包括灯笼、锣、写有“肃静、回避”的牌板等要挂在水车上的物品。 “根据老前辈的说法,挂在洗街车上的灯笼原来还有添丁发财的含义。” 他在农历十七或十八,即洗街活动前一两天,就会采集所需的柚子叶和红石榴叶。 “我在早几年前,是由朋友载到笨珍一个园地里采集红石榴叶,但在近年来就比较方便,只要去到新山中华公会绵裕亭采集就行了。” 红色石榴叶可辟邪除秽 他说,石榴叶必须是红色叶的,才能达到辟邪除秽的作用,石榴叶不能够太早采摘,因为会很快干掉。 他表示,采集石榴叶也有避忌,家中有白事的人不得采摘,也不能碰到洗街所需的石榴叶,否则叶子会枯萎。 “这些都是从小自一些老师傅口中所学到。” 他说,到了洗街活动当天,他大约早上7时许就会到柔佛古庙做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将石榴叶、柚子叶和红布绳准备好之后,等志工在大约早上10时到了现场,他就会提着装有石榴叶和柚子叶的桶子放在一字排开的桌子上,志工们就会自动的分工将一把石榴叶、一把柚子叶,用红布绳绑在一起,作洗街洒水之用。 他表示,除了这些工作,他也要负责准备好灵符、盐、米和茶叶。 此外,他表示,他也需要在事先准备好总炉和天公炉,让新山中华公会会长在出銮当天,将之放在香炉车,这也是其中一个形式。 和合二仙在鼓乐下舞动开路 “开路先锋”和合二仙,在洗街当天为负责开路,在5人一组的鼓乐伴奏下,二仙一路手舞足蹈跳起来。 和合二仙领队洪安寿,也是新山福州十邑会馆交际在受访时披露,和合二仙为五尊神明开路,协助清洗街道,好让接下来3天游神活动,顺顺利利地完成。 “和合二仙主婚姻和合,也被视为和睦、欢喜的象征,因此和合二仙的出现,也能够带动快乐的氛围。” 他指出,从柔佛古庙出发到行宫的几公里路程,扮演和合二仙者必须是男子,因为根据传说,和合二仙是童子身,因此其套装不能套在女子身上,否则一定会跌下来。 数队友轮流扮演和合二仙 他说,和合二仙参与洗街过程,全程舞动,因此对于扮演者来说,是十分耗费体力,会有数名队友轮流接替,以免体力不支。 “到了行宫后,和合二仙也会率先在神轿安座的位置上绕场跳动,配合志工们洒水,象征驱除‘不净’。” 他也提到其他的禁忌:“和合二仙是神仙,可以和舞龙、舞狮一起舞跳及向神明参拜,但是不可以拜人。” 他披露,根据老一辈说法,早期为洗街队伍开路的是花童,后来在二战时期才改为和合二仙为洗街队伍开路,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陈昱夆:设特别队伍管理治安 游神活动流程能否顺畅进行,还有赖扮演“活动管理”角色的团队,洗街仪式期间也不难发现身穿黑色制服的队员身影,他们是新山中华公会总务组属下治安委员会的特别队伍。 新山中华公会总务组属下治安委员会主席陈昱夆,为了应付游神期间涌入的人流及各项流程,该委员会除了原有的约27名委员,更另外招募增员逾50人加入特别队伍,协助分担柔佛古庙管委会在控制人流方面的工作。 他说,从早年的中华警卫队提升至现今的治安委员会,并换上了新制服,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年轻面孔加入特别队伍,让他们有机会参与这份与众神有关的志愿工作。 其实,自该治安委员会成立以来,新山中华公会辖下举办的各项节目,尤其对外开放且会迎来公众的大型节目,如万盏华灯庆中秋、陈旭年文化街每周活动,皆会看见他们的身影,而柔佛古庙游神活动则是他们所应付最大型的节目之一,动用的人力也相对多。 负责站岗及清场工作 该治安委员会特别队伍需要在洗街后请神上轿、众神出銮及回銮期间,负责在柔佛古庙的山门站岗,并进行清场的工作,即“把人请出去”,以及仅允许特定人士进入庙内范围,他们必须是配戴由新山中华公会发出的通行证者。 游神活动期间偶尔会遇上举止“疯狂”的善信,得知不被允许入庙却依然顽固,陈昱夆说,他在与特别队伍开会时会不断强调,站在最前线的他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也不许冲动,并且要控制好情绪。 “虽然别人冲动,但穿着制服的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冲动。” 疫后首大规模活动配合度高 尽管如此,相较于往年的人流秩序,初次登场的治安委员会,让今年首次恢复疫前规模的游神活动更有秩序,陈昱夆说,民众今次的配合度令人满意,仅有发生小摩擦,所幸获得警方协助维持秩序,绝不会与民众起冲突。 不过,他说,若是遇上民众跌倒受伤或偷窃事件,该特别队伍也会协助,惟遇上欧斗事件时,则只能口头劝告,其余则交由警方采取进一步行动。 身穿“号码衣”者将获神明庇佑 他表示,获准在上述3个期间进入庙内的人士,新山五帮各会馆仅限45人,其中包括30名护轿组成员、12名拥有游神“号码衣”者,以及3名会馆高层,这些人士都必须事先由各会馆提呈名字,给柔佛古庙管委会制作通行证。 俗称游神“号码衣”的汗衫,上面各会印有1至12的数字,这项习俗是由老一辈传承下来,一般相信能获得“号码衣”的人,当年将会享有好运和神明庇佑。 各会馆每年自行决定获得“号码衣”的人选,这12人将会是在游神活动期间,最先接近神明的人,也就是在请神上轿时会站在古庙殿内,把神明从神坛移至神轿。 下集预告: 把神轿移至古庙 随着洗街队伍从柔佛古庙出发,沿着众神出游的路线洒净街道,是时候进入下一个庄重的环节,另一组人马已经陆续进行他们的工作。 新山五帮会馆的绑轿组开始准备把神轿从各会馆移至古庙,也带来了绑轿所需材料,一切只待吉时到,把原本安坐在古庙内殿的五尊神明,依序请上神轿,再进行颇考功夫和耐心的绑轿工作。 《新山眼》的内容,将同时在报纸和社交媒体推出。 各位读者可至“大柔佛社区报”的官方优管频道(YouTube),同步追踪《新山眼》。 欢迎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读者,点击以下链接订阅本报官方优管频道(https://bit.ly/3zaWUBC)。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