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私房好菜

减肥,是许多女性一生的目标,而俗话说“三分靠练,七分靠吃”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顿营养均衡、搭配得宜的健康餐,绝对是健身与瘦身路上的强大助力。 在柔佛州居銮,有一位靓妈张婉婷,她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甚至健身伙伴,长期坚持准备健康餐。 本期《私房好菜》,就带大家一探她如何透过各种巧思,让健康餐不再单调,而是变得色香味俱全,令人无法抗拒。 张婉婷自两年前开始投入健身,就深知饮食对健身和体态管理的重要性,于是从健身教练那里学习如何合理分配餐点中的碳水、蛋白质与纤维,也积极在小红书等平台研究各种健康餐的食谱与制作方式。 为了让健康餐更好吃,张婉婷坚持使用优质食材,例如糙米、优质蛋白质如鸡胸肉、鸡腿肉(去皮)、鱼虾等,并搭配富含纤维的时蔬如西兰花、萝卜等。 用擂茶来当健康餐 因为从小就喜欢妈妈煮的擂茶,张婉婷的其中一个招牌菜,就是把这道传统客家料理融入健康餐中。 她说自己是在机缘巧合下,开始用擂茶来当成健康餐。 她介绍道,擂茶以蔬菜为主,如菜心、菜豆、树仔菜配上用蒜炒的豆腐,膳食纤维非常足够,是融合了香、浓、清新等独特感受的一道传统客家美食。 至于擂茶的汤底,则由九层塔、花生、芝麻等磨成的酱料调制而成。 “我会先将九层塔炒过,让擂茶汤更有香气,加入热水后的擂茶汤入口有浓郁的花生芝麻香气和微微的药草清香,再搭配蒜香豆腐与多种绿叶蔬菜的自然甜味,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为了以更健康的方式呈现擂茶风味,她选择在擂茶里加入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鸡胸肉,以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 九层塔腌鸡胸肉别有风味 她特别分享自己的小秘诀,她所使用的鸡胸肉也会用九层塔来腌制,让鸡肉入味后再稍微煸炒,意外的和擂茶饭菜的味道十分搭配。 “九层塔为鸡肉带来淡淡香味,配合咸香的汤头,令人一口接一口。” 这样一来,这道擂茶不仅有足够的膳食纤维,还营养满满、风味十足,一点都不用担心少了重要的蛋白质。 好油少调味 保持食物原味 健康餐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使用太多调味料。张婉婷说,她会避免使用过多油盐糖,只选择用海盐、胡椒、香料粉等简单调味,让食物保有原味,同时也很少使用发酵的酱油、糖等调味料。 “很多人觉得健康餐单调或没味道,其实只要用好的油、适量的香料调味,味道也可以很好。我喜欢去有机店买调味料,像是香料粉、九层塔等,用来腌制肉类,让它们不再单调。” 她也建议大家,健康餐的菜单要丰富多样,可以加上干煸西兰花、糙米炒饭(加虾和少许橄榄油),或是香煎鸡蛋(用不粘锅喷少许油煎)、咖哩鸡、三文鱼等,这样即使是一星期吃6天的健康餐,也能保持新鲜感。 “每次烹煮,我都会想办法让健康餐不一样,让孩子也爱吃。我认为,只有吃得满足、开心,才能坚持走得长久。” 很多人说吃健康餐不能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因此炒饭等食物是大忌,但张婉婷的餐单中却包括炒饭。 她说,用糙米饭来炒饭,加入优质蛋白的虾仁,萝卜、蔬菜等膳食纤维,并且用橄榄油来炒饭,炒饭也可以很健康。 张婉婷煮的咖哩鸡,则除了有大量的蔬菜如羊角豆等外,还会加入南瓜来增加甜度,这样就可不必添加白糖,配上糙米饭,就是元气满满的一餐。 健康餐配合健身 体脂降精神好 从坚持吃健康餐再到配合健身,张婉婷不仅自己的身形有了变化,体脂大幅下降,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有活力。 “要减肥塑身,饮食占70%、运动占30%,只靠运动效果不大,饮食一定要配合。长期吃健康餐,排便顺畅,皮肤状态好,精神也比较好,不容易疲惫。” 在疫情期间,她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便当,每天早上5时就起身,为孩子和家人准备一天所需的餐点而忙。 如今她已习惯亲自打点三餐,确保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受到保障。 就算偶尔外食,她也不会太苛责自己,但若有得选择,她会选择较为均衡的搭配方式,这已俨然成为她的习惯。 健康餐成亲友美好连结 有趣的是,张婉婷的健身伙伴也受到她的影响,开始重视和控制饮食,健身友之间互相鼓励,一起坚持。 “有伙伴真的很重要,尤其一开始不容易,但看到身形的变化后,就不想放弃了。” 张婉婷说,她的夫家十分注重饮食健康,她因此在结婚后开始学吃糙米饭,家婆也会帮着她一起准备健康餐,一起为奔赴健康饮食而努力。 她相信,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到改变。 “吃得健康,也吃得快乐,这才是我想做的。”  
3星期前
4星期前
(马六甲16日讯)每逢大年除夕清晨时光,一名辛勤的妈妈起早摸黑开始在厨房大展拳脚,一手包办10道年夜菜,每一道菜都细心考虑到子孙们的口味,唯一的心愿便是大家吃得开心,她便心满意足。 无论是咸、甜、苦、辣、酸,身为掌勺人的妈妈总是能准确掌握每个人的口味,平日做饭是如此,准备年夜饭当然更是不马虎,务求菜色年年进步及创新,并在女儿协助下进行摆盘才正式上桌。 吴菊英首次挑战盆菜 育有5名女儿的吴菊英(58岁),今年首次挑战盆菜为团圆饭主菜,也是之前一直心心念念要买的菜色,最后决定自己煮,结果从清晨5时许就开始准备,早上10时30分完成所有年夜菜,而盆菜获得女儿及女婿们的热烈捧场,令她很有满足感。 她说,所准备的盆菜食材有白菜、芋头、鲍鱼、鲜虾、鱼鳔、萝卜、海参、肉类、福袋、椰菜花、香菇、腊肠等,都是从家人们的喜好来决定,而且还被女儿要求菜拍照起来要好看,令她哭笑不得。 “除了预先采购烧肉烧鸡及预先准备芋头,其他都是我当天或前一天准备,最后再摆放在一起焖的。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只是花费时间稍长。” 她表示,经过研究一番后,将白菜摆放在最底层,既不会烧焦还能释放出水分形成美味的汤汁,接着可以放芋头和红萝卜,其他不同的漂亮食材就逐个摆放在表面。 在家享用团圆饭温馨 除了盆菜,吴菊英还准备了泰式酱汁鲍鱼丝、麦片虾、排骨、咸蛋金瓜片、椰菜花枸杞鲍鱼,素菜及新年不可少的汤,也熬了一锅玉米排骨粉葛汤。 考虑到祭拜祖先时间较长,她把蒸鱼改成酸甜煎鱼,吃起来更有鲜味,当然少不了自己制作娘惹腌制酸辣杂菜的“Acar”,也是年夜菜的成员之一。 “每年的年菜都不一样,因为尤其小女儿会要求我准备不同的团圆饭菜色,还希望我有进步且有创新的煮法,甚至在新年前就开始点菜,这也成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之一。” 她表示,在家享用团圆饭的感觉比出外用餐温馨,饭后可以一起捞生、聊天、说笑,比较自在,也有团圆的氛围感。 她说,除了考虑女儿的口味,如今也要考虑孙辈们的饮食需求了,所以明年的年夜菜需到时候才决定。 掌厨给家人一份心意 另一方面,吴菊英表示,本身家里有六姐妹,大家很小就会煮了,且对烹饪有浓厚兴趣,所以她结婚后一直都是家里的主厨,不仅是享受乐趣,更是给家人们的一份心意。 她说,平常都是自己下厨,吃得卫生、足料、健康及安心,最重要是根据孩子的口味调整,所以每一顿至少有5、6样菜,确保大人小孩都吃得满足欢喜。 她表示,孩子们最喜欢她的“咕噜肉”、自酿的甜酒煮鸡、猪脚醋,尤其“咕噜肉”最受欢迎,几乎是每个孩子必点的菜,所以每当做这道菜时,她都会做两大盘,结果总是一扫而空。 “我用‘梅条’来烹煮咕噜肉,粉要恰到好处,不能过量,而且必须用大火煮,大家都说很喜欢这份‘妈妈的味道’。”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马六甲1日讯)职业妈妈每日清晨为孩子制作“爱心便当”,不仅讲究营养和美味,更是花心思装饰成颜值爆灯的趣味美食,绝对是儿女引以为傲的“私房好菜”。 或许不是大鱼大肉或山珍海味,也不一定是传统秘方或古早味,但黄月双多年来每早为孩子准备的便当,从口味、造型到样式都是一对10岁儿女喜欢的,这些创意便当甚至成为同学们好奇又羡慕的对象,每次打开就像盲盒一样充满惊喜! 早上5时就摸黑起床,黄月双手脚俐落地开炉煮食,再把食材逐一放入便当里,在摆盘过程一点都不马虎,各种新奇可爱及符合节庆的主题经过她巧手一变,成为美味又逗趣的艺术品,譬如万圣节有一系列的相关造型、新年有生肖动物装饰、国庆有辉煌条纹饭、开斋节有马来粽、圣诞节有雪人饭团等,当然也有各种卡通主题的便当,让孩子们在充满爱与欢乐的氛围中用餐。 黄月双告诉记者,无论是哪一种便当,中餐、西餐、马来餐、甜品等,都倾向于材料简单但符合家人口味的做法,再用心摆盘和设计后加上水果和饮料,看到小孩吃得开心她也快乐,身为妈妈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同时,她每次做完便当会拍照作为留念,还会在便当盒周边装饰相关的小物品,如佳节主题、面包纸、植物、布料等,享受这种制作艺术品的仪式感。 在这次访谈中,黄月双分享孩子最爱的椰浆饭便当及小披萨的制作方法,其中香蕉叶椰浆饭有三种包法,即金字塔形、三角锥形、顶端露出水煮蛋的可爱造型。 她表示,在洗干净的白米里加入班兰叶、小葱、蒜米、姜片、香茅后,再加入椰子油,同时加一点盐提味,让椰浆饭煮出来更香更好吃。 “如果喜欢蓝花饭,可以把蓝花洗干净后浸入热水,把汁倒入白米中烹煮,或者直接放入米中一起煮,过后再挑出来。这样做出来的蓝花饭不仅颜色好看,蓝花亦有抗氧化作用。” 她说,椰浆饭煮好后过滤上述食材后即可吃,再加入孩子喜欢的空心菜、黄瓜、鸡蛋、三峇辣椒、花生、江鱼仔,也可以按喜好加入苏东、虾、炸鸡、炸鱼片等,让便当营养更丰富。 “我喜欢用香蕉叶包椰浆饭,因为比较接近本地吃法,就算没有包裹也会放在饭下,吃起来比较香。” 在她的巧思下,椰浆饭便当还化身为三色饭、开斋节版、蓝怪兽等可爱主题,也有媲美餐厅的三峇虾蓝花椰浆饭,充满耐心与创意。 至于小批萨做法,黄月双表示不难,将美奶滋、番茄酱、胡椒盐搅拌均匀后涂在迷你饼皮,再把食材放在上面拿去烤,譬如香肠、玉米、花椰菜、萝卜、大葱、芝士等,就按照孩子喜欢的食材添加即可。 “孩子很喜欢这种迷你披萨作法,就算下课吃时饼皮没那么松脆了,但他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黄月双表示,2021年孩子上一年级时遇到疫情停课,本身也因疫情被迫停工,于是开始了下厨准备三餐的习惯,直到学校恢复上课便不间断为孩子做便当。 迄今,她所准备过的便当除了椰浆饭和披萨,有三文治、汉堡、寿司、咕噜肉饭、鸡扒饭、鳗鱼烧、鱼肉饭、卤肉饭、意大利面、面包、炒粿条、臭豆三峇虾饭、沙爹肉串、肉碎板面、中西煎饼、清粥小菜、肉酱通心粉、捞生、咖喱鸡法棍面包…… 她形容,做便当给孩子的这些年,最大收获是“快乐”,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快乐的泉源,尤其亲手做出这些成品所收获的开心,包括孩子的赞赏和肯定,这感觉非笔墨能形容。 “孩子们说,有个会做便当的妈咪,觉得很骄傲,所以我一直坚持下去。尽管要花时间准备食材、煮食、摆盘和清理,但得到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一切。” 她说,有次儿子好友表示羡慕及期待有便当吃的感觉,儿子便要求她多做一份给好友,结果当天所有同学都围着儿子好友欣赏那份便当,让小朋友开心不已。 “我记得做了两次便当给这位小朋友,一份是三文鱼饭,另一份是炸鱼片包和扣肉包,儿子说对方吃得很开心,我也能感受到那份单纯的快乐。” 为了给参加芭蕾舞考试的女儿鼓励,她特别做了芭蕾舞造型的鸡扒饭,让女儿感到惊喜、温暖又信心满满。 “有时,我也会做给先生吃,虽然不是便当形式,但会稍微摆盘。无论是食物、造型和颜值,都是我对家人的一份心意。”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在为生活忙碌奔波之余,要为家人做一道美味佳肴并不简单,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及兴致,如果家中有位厨房帮手,那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来自东甲县砂益新村的苏婷婷(44岁)自15年前老三出生后,就开始为家人下厨,生活忙得不可开交。 幸运的是,家中老二喜欢烹饪及研究菜色,让她得以暂时松口气,家人更能大饱口福,而儿子有时还成为妈妈的“师傅”,指导妈妈新菜色。 本期《大柔佛》社区报的食客指路之私房好菜,就让苏婷婷与儿子龙奕宏(17岁)介绍美味简单的“木耳焖鸡腿”。 为孩子健康才成“煮妇” 性格豪爽直率的苏婷婷在受访时坦言,自己对下厨其实没有很大的兴趣,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能吃得健康、卫生及份量足够,才开始了“煮妇”的生涯。 相比之下,二儿子龙奕宏对下厨感兴趣,常自行专研食谱或上网学习新菜色,是家中对烹饪最用心,也是厨艺最好的一位。 用电饭煲焖煮减少油烟 苏婷婷表示,二儿子常常为家人带来惊喜,举凡蒸、煮、炸、炒、煎、炖、焖都难不到他,有时还会教导她煮新菜色,例如这道“木耳焖鸡腿”。 她指出,木耳焖鸡腿是使用电饭煲焖煮,做法简单,把食材及配料准备好,与调味料依序放入电饭煲内焖煮即可。 “是儿子教我用电饭煲焖煮这道菜肴,非常方便,只要按下煮饭键,盖上盖子,不用担心火候或烧焦,时间到就可盛盘上桌,而且也较少油烟。” 她表示,为了让食材更快煮熟,她特别选择小鸡腿,以减少烹煮时间。 她补充,每道菜肴都可以根据个人喜爱进行变化,就如“木耳焖鸡腿”还可加入鸡蛋、豆干或其他材料。 现有食材煮出惊喜 常在工作与家庭两头忙的苏婷婷在下厨时,都以简单、易煮及省时的菜色为主,所以一般都是家常便饭,鲜少会去研究新菜色或新煮法。 她是用“冰箱有什么就煮什么”的方式为家人准备饭菜,尽管如此,有时还是会有“意外的惊喜”。 她曾经有一次要下厨时才发现忘了买菜,由于天气炎热,她不想出门,就把冰箱有的食材拿出来煮。 “我把汉堡肉片切成条状,加上大葱及搭配酸甜酱煮,孩子竟大赞好吃。” 她认为,食材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很随意地搭配及加入不同的配料,或用不同的方式烹煮,只要家人吃的健康、吃得饱就好。 询及调味料的用量,苏婷婷同样指“agak-agak”(适量)即可,毕竟每个人口味与要求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调整,包括汤汁的浓稠度或分量。 “煮菜时可以先尝尝味道,如果不够味,可以再增加盐、糖、其他调味料或水,这样会更好。” 龙奕宏从小就爱烹饪 龙奕宏在小学时期,就对烹饪感兴趣,常常在妈妈下厨时站在一旁观看,并逐渐掌握基本烹饪方法。 不怕火及不怕烫的他,在小学6年级学会煮菜。有了手机后,更是常常上网观看视频或脸书,从中学习更多菜色。 他表示,自己会烹煮超过100种菜色,其中最拿手的是“酱油鸡”,这也是他上网看视频所学。 “烹饪最让我感到满足的就是获得家人与朋友的赞赏。就如我在去年农历新年后第一次煮酱油鸡,家人赞不绝口,我感到非常开心。” 改良后适合家人口味 谈及“木耳焖鸡腿”,奕宏指这道菜要原本是用砂煲焖煮,也属于干菜类,但家中没有砂煲,妹妹也喜欢汤汁,所以就改用饭煲焖煮及加入更多水份,改良后的“木耳焖鸡腿”同样美味可口。 他坦言自己身边没有朋友会下厨,所以他也为自己的厨艺感到自豪,并笑称“至少出去工作后,不会怕饿死”。 如今,只要妈妈交代或家里有适合的食材,他都会大显身手。 另外,苏婷婷表示,当初知道儿子对煮有兴趣后,她都鼓励他尝试,惟会提醒他要多加小心,她也为孩子感到开心与骄傲。 木耳焖鸡腿: 用料:小鸡腿、木耳、小葱头、蒜(可切片或切末)、姜片。 调味料(可以个人口味调整):蚝油、麻油、花雕酒、胡椒粉、酱油、盐、黑糖。 煮法: 1. 先把小鸡腿用蚝油、麻油、花雕酒、酱油及胡椒粉腌制,时间越久越入味。 2. 往饭煲里倒入少许油,爆香葱、姜、蒜,再倒入木耳翻炒。 3. 放入黑糖及鸡肉,稍微翻炒后加水,加适量酱油及盐;若喜欢浓稠汤汁,可倒入淀粉水。 4. 翻拌均匀后盖上锅盖,约半小时后即可出锅。
2年前
2年前
外层带点甜、内在却咸香味十足的卤肉,是昔加末中华公会妇女组副主任罗秀青的拿手好菜,也是妇女组理事们都赞好的一道菜,想要推荐给读者。 国界终于开放,很多饮食业者逐步恢复营业模式之际,许多居家美食烹调高手依然精彩。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食客指路〉在报道食客推荐的餐饮业者的同时,也继续欢迎读者推荐“私房好菜”。 我们欢迎读者给大家“指路”,若有美食介绍,请到《大柔佛》的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SinChewJohor)留讯,我们会跟进。 [nonvip_content_start] 外层带点甜、内在却咸香味十足的卤肉,是昔加末中华公会妇女组副主任罗秀青的拿手好菜,也是妇女组理事们都赞好的一道菜,想要推荐给读者。 其中一名理事茹燕笑言,理事们都很喜欢这道菜,每回聚餐没两下子就吃完所有卤肉,大家都想要把这道好吃的卤肉给学起来。 罗秀青受访时透露,烹煮卤肉其实不难,关键在于收汁环节,做得好就能有外焦甜、内咸甜的感觉;许多人对于烹煮卤肉的做法都不一样,而她是根据母亲的食谱烹煮,有着妈妈的味道。 她说,所需准备的材料,包括3公斤的猪肉、适量的五香粉、葱头仔、蒜米、胡椒粉、盐、味精和近半公斤的糖。 “许多人听到我的烹煮方式时,对所使用的糖的分量感到惊讶,认为太多糖太甜了。可是,当他们尝了我烹煮的卤肉后,就有不一样的反应了。” 糖致外层有焦香感 她说,她下厨时并没有很准确计算分量,靠的都是长久以来的经验和不断试味,例如3公斤的猪肉会使用近半公斤的糖,多一点或少一点还胥视个人喜好,烹煮时试味加减即可。 她指出,糖会让卤肉收汁后吃起来外层有点焦却带香的感觉,看起来也有点像叉烧。 “烹煮卤肉时必须多加注意,不能烹煮过度,否则肉就会变得不好吃。只要筷子能够插入就可以了。” 她也建议,如果不吃甜的人想要烹煮这道菜,可以选择使用薯粉让整道菜粘稠。 向母亲学厨艺 每道菜有窍门 罗秀青表示,她的厨艺是向母亲学的,所有的菜肴都是使用母亲的食谱,较拿手的除了卤肉之外,还包括仁当鸡、猪脚醋、红酒鸡肝、猪扒等。 “这些都是妈妈的拿手好菜,也是孩子们在佳节回家,我会煮给他们吃的菜色。” 她说,妈妈的菜都有其窍门,例如烹煮红酒鸡时不要一次把所有的姜放入,要留著一些待最后时刻才放入。 煮给别人较重口味 另外,她还有一些烹饪习惯,那就是猪肉只去指定的地方购买;由于自己的口味较为清淡,因此煮给别人吃时都会煮得较重口味。 “妈妈的年代没有这么多的调味料,她的食谱都是较为简单的调味,所以我也跟着她的那一套,并没有另行改良。” 家中只有罗秀青一个人把妈妈的菜学了起来,因此,她的兄弟姐妹想念妈妈的味道时,就会来找她,居住在外地的兄弟姐妹回乡时,她也会下厨煮几道“妈妈的味道”。 卤肉步骤: 1.先用五香粉和盐腌制猪肉1小时。 2.把蒜米和葱头仔切碎。 3.热了锅后放入蒜米和葱头仔翻炒,之后再放入猪肉、五香粉和糖炒一会。 4.加入适量的水、盐、胡椒粉后,用中火焖煮。 5.整个焖煮过程需约1小时,过程中要分两三次加入糖、酱油和黑酱油,收汁时才会浓稠。当汁变得浓稠时,把中火转为小火。要注意锅底,当汁变得浓稠时要拌一拌,避免粘锅的情况。根据本身所喜爱的浓稠度,决定何时上桌即可。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