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彼咯

(彼咯3日讯)屋旁沟渠坍塌泥土流失问题发生已久,屋主在苦候不获当局维修之下,被迫自费修复坍塌外层,希望当局尽快协助解决沟渠内部的泥土流失问题,好让她不必提心吊胆过日子。 彼咯凯旋花园居民陈秀凤表示,其屋旁沟渠每日的排水量非常大,沟渠经常面对崩塌、泥土受侵蚀等问题。 她说,沟渠崩塌泥土流失的问题,从去年七八月开始变得严重,她为此向负责彼咯区的马华拉美士县议员余昌豪反映,当局较后也派员到来查看,但她苦等至今仍未见当局采取任何行动,而其屋子已开始出现裂痕,令她深感担忧。 “我在没办法之下,只能自费请人维修坍塌的沟渠外层,希望暂缓问题,避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至于维修费用,她指如今尚未完成整个维修工作,仍不晓得所需花费数额。 “维修坍塌的沟渠外层是为了阻止问题恶化,但里头泥土被侵蚀的问题并未解决。我希望有关当局能够协助解决问题,一劳永逸解决沟渠崩塌与泥土流失的问题,还我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 余昌豪对此表示,他于2023年底及去年接获陈秀凤的投诉后皆向县议会反映,官员也前往其住处了解情况,奈何官员指需等待拨款以进行维修工程。 “马华彼咯州议员陈宗也已在彼咯选区发展行动理事会提呈相关问题。” 他说,如今陈秀凤已因情况紧迫,被迫自掏腰包请人维修坍塌的沟渠外层,以免情况恶化危及安全,他将再一次向县议会反映她所面对的问题。
4星期前
(彼咯3日讯)彼咯文弄街沟渠涵板多处出现坑洞、铁枝外露、下沉等问题,多次向拉美士县议会投诉,却被告知有关事项属昔加末公共工程局负责范畴,令民众和县议员皆大叹无奈。 负责彼咯区的马华拉美士县议员余昌豪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文弄街部分路段的沟渠在多年前铺上涵板,但后来涵板出现逐渐下沉的情况,这一两年来问题尤其明显。 他指出,涵板下沉导致下雨时出现积水情况,即使没下雨也可见到下沉处积满了泥沙和泥浆,导致居民进出不便。 他说,除了下沉问题之外,也有数处涵板出现坑洞,其中以靠近高州会馆处的坑洞最为严重,估计有30公分宽、60公分长。 “农历新年前,从外地返回彼咯的人士由于不知情,在清晨5时余到附近喝早茶时,一时不察跌落坑洞,受了点伤。” 他也展示铁枝外露的情况,指外露的铁枝容易导致民众受伤,大意不得。 “有的民众受不了沟渠涵板下沉、破裂等问题,自费重铺。有的民众则使用毯子,将外露的铁枝盖起来。” 余昌豪表示,自他出任县议员以来,接获不少民众针对文弄街沟渠涵板作出投诉,而他也数次向拉美士县议会反映问题,奈何却被告知沟渠涵板属于公共工程局管理权限。 “我多次追问结果,都只是获得同样的答复。无论如何,我将继续要求县议会向公共工程局反映,并争取工程局进行沟渠涵板提升工程。” 他指出,他也已向马华彼咯州议员陈宗反映上述问题,以便后者能在昔县发展行动理事会会议反映及争取进行提升工程。 ▉彼咯福建会馆理事颜敬忠表示,沟渠涵板下沉与破裂导致许多问题,尤其是外露的铁枝潜藏危险。 “民众不管是步行或骑摩托车,都很容易因为踢到或撞及外露的铁枝而跌倒。” 他说,会馆附近的沟渠涵板在一年多前获重铺,但才不过一年余的时间就又坏了。 他指出,他每天都会到会馆去,与附近人士会相互提醒,切勿被外露的铁枝绊倒。 他促有关当局尽快采取行动,以免造成民众的不便或导致任何受伤事件,尤其上述地点有许多长者进出,一旦导致长者跌倒或从摩托车上摔下,后果不堪设想。
4星期前
(昔加末12日讯)彼咯村民江惠芳经常义务协助村民与政府诊所沟通,同时也主动协助有需要的村民获取一些援助,成为村民与政府及一些团体的桥樑;她希望能够有更多人、社团与组织时刻关注有需要人士并及时伸出援手。 现年65岁的江惠芳是一名退役军中护士。她于1981年参军,2009年退役回到家乡,并于2012年成为东南亚社区观测站(SEACO)的资料搜集员。 她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东南亚社区观测站的资料搜集员需要挨家挨户进行家访,因此她对彼咯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对某些村民不熟,只要知道他们的地址,她也能记起他们。 “我也因此发现许多村内老人家不谙马来文,所以不愿意到政府诊所去,宁愿包车到拉美士的私人诊所。” 她说,这导致老人家面对不便,也必须付出更高昂的费用。因此,她开始协助老人家,陪伴一些老人家到诊所,成为老人家与诊所之间的翻译员。每一次陪同长辈到诊所看诊,需花费1至1小时30分左右的时间。 她也会提醒长者准时吃药。“一定要提醒老人家吃药,同时只要有问题就要立即看诊,千万不要拖延,以免病情变得更严重。” 她举例曾在进行家访期间,看到一名村民一直咳嗽且脸色非常不好,但家属却指没问题,后来在她多番询问下终于愿意招来救护车,送院后才发现原来是细菌感染。 她也曾经与中医到一名病患家中时,发现病患不适需送院看诊但却找不到救护车和车子,最后只能与中医两个人轮流推著病患到诊所去。当时是上午11时,两人推得满身大汗,病患被诊断髋骨断了。最终,该名病患也逐渐痊愈,令她大感安慰。 长期的帮助使村民在遇到问题时会想起她,向她求助。江惠芳说,彼咯地方不大,她接到求助电话后会立刻骑摩托车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必要时,她还会骑摩托车到政府诊所,请求救护车的帮助。 “有的老人家独自一人在家且缺乏医药常识,面对问题如跌倒时就会拨电给我。有时候,村内路上发生碰撞事件,我也会接到电话。” 她说,通常都是家里有人跌倒、中风或头晕等问题。她经常提醒村民在就医时要带上医生的信函和所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能对症治疗。 江惠芳提到,曾有病人到昔加末医院看诊时把医生的信件遗漏了。回到彼咯时没有信函,以致必须携带病患到诊所清洗伤口,否则若要职员上门协助清洗伤口则每次需缴付150令吉。 “病人不良于行,如何带到诊所?若要每次缴付150令吉也是一笔庞大费用,我于是拨电到医院查询。院方随后指能够重新发函,只要家属到医院再次索取信函即可。” 除了村民们会向她求助外,政府诊所方面若找不到病患,也会联络她寻求帮忙。 “政府诊所经常会拨电提醒老人家定时前往复诊或打针,但一些老人家看到陌生电话不敢接听,导致诊所职员无法联络上长辈。在这种时候,职员会拨电给我,请我帮个忙,我就到长辈家中提醒他们。” 一些村民或老人家生病了需要暂时性的医疗辅助品如病床、轮椅、助行器等,江惠芳获悉后会主动为村民寻找这类协助。 “我若知道了就会向慈善团体如了解,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辅助品能暂时借给病患或老人家使用,这样就不必花钱购买。” 她提到,一些病患家属会在病患逝世后,将一些仍可使用的用品如纸尿片等交给她,由她协助处理。 除了彼咯新村的村民之外,附近数个马来甘榜村民也熟悉江惠芳,若面对问题时也会向她求援。 江惠芳一再强调,社会需要各界的帮助。她尽自己所能提供协助,只是其中一环,希望更多人能加入,为社会做贡献。 “邻居、朋友、孩子、社团等,不管哪一个方面都要一起协助,要多留意身边人,这样就能及时伸出援手。” 她在访谈中提到一些独居长者逝世后隔了一段时间才被发现的情况。她说,老人家若要出门可通知邻居,邻居平日里若发现有任何异于寻常的情况也要立即了解情况。 她还说,彼咯的村民们都很有爱心,她只是用嘴巴帮忙翻译、沟通,实际上是村民们在出力。 江惠芳今年3月因家人进行手术而到吉隆坡照顾家人,较少时间在彼咯。这段期间她仍旧接获一些求助电话,只要能力所及,依旧会贡献一份力。
5月前
(拉美士24日讯)2000公斤榴梿、1000个椰子、各300公斤菠萝蜜和西瓜、各200公斤山竹和红毛丹、150个黄梨供民众免费品尝,彼咯榴梿与本地水果嘉年华与众同乐。 “与彭学良一起榴梿忘返”彼咯榴梿与本地水果嘉年华今日上午在彼咯文弄街举行,行动党拉美士国会议员彭学良团队出动百人志工,并准备了以上水果供民众免费品尝。 现场可见民众在不同的水果摊档前排队领取免费水果。 拍摄:叶静薇 受访民众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大赞这是一场非常好的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民众也对能够品尝到多种不同的水果感到惊喜,有者笑言若能多办这类活动就最好不过。 行动党利民达州议员黄炣卿、明吉摩州议员周忠信和士乃州议员黄勃杨也出席今日的嘉年华。 黄勃杨表示,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安排了一辆巴士45人到来支持,许多人对彼咯的印象只在于榴梿,但今日也有机会品尝到不同的本地水果。 彭学良表示,举办这项嘉年华主要是为推广在地旅游,彼咯虽然是小城镇,但适合游客到来进行生态旅游、亲子旅游等。 他在致词时也不忘推荐闻名的S17品质榴梿,希望游客多多品尝。 他指出,当初获悉榴梿花开甚多,小园主担心产量太多滞销,他想要协助小园主,并推动旅游,因此决定举办这项活动。 他说,活动当初原订于7月份举办,他也接获许多人的查询,但因榴梿数量问题而展延至今。 “今日举办也能庆祝国庆日,有两辆来自新加坡的旅巴到来,场面很热闹,大家都很开心,希望游客之后还会再到彼咯来。” 他说,他往后每年都会举办榴梿嘉年华,但或许会在不同地点举行。 他指出,如今彼咯的年轻人都外流了,必须把本地旅游搞起来,尤其彼咯有非常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例如瀑布。 他透露,接下来他也将在瀑布区举办一些活动,加以推广这个景点。 彭学良表示,一些华裔文化活动有助推动地方上的经济,例如庆中元文化为小商家带来生意,从中获利。 “但是,登嘉楼却发生庆中元活动受影响的情况,这也会影响经济。我要求反对党不要干涉华裔传统文化,除了传承文化之外,这些也能助益经济。” 他也以今日的活动为例,表示许多民众到来摆摊子经商,从中赚取利润,这是很好的。 “接下来,我也会在拉美士举办一些大型活动,带动地方经济。” ▉来自新山的陈霆辉表示,他与朋友共4人经家住彼咯的友人告知这项活动后,于今早6时许就开车到彼咯,8时许抵达嘉年华活动现场,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有听闻彼咯榴梿很闻名,很多年前也来过彼咯,但没尝试过闻名的S17。” ▉来自三合港的余情福表示,他与逾40名昔日同窗一起来参与嘉年华,并约定下午2时共进午餐。 “我们连续3年举办同学会聚会,今年恰逢彼咯举办活动就安排到这里来。有的同学住在新山、吉隆坡,纷纷回来相聚,大家都很开心。” ▉来自新山的林桂花指出,她与朋友一行9人都爱吃榴梿,昨日先到马六甲走走,接著今日到彼咯参与嘉年华。 她说,由于距离的缘故,她之前不曾到彼咯来,今早一抵达现场,就先到榴梿摊子领取免费榴梿品尝。 ▉来自山东的中国东方彭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彭善广表示,他碰巧人在马来西亚经商,获昔加末彭氏联宗会前会长彭武年告知彭学良举办这项嘉年华后,便要求对方安排他前来参与。 “我吃了榴梿,在马来西亚吃的榴梿味道特别好。山东的农业在中国有点名气,有技术也有许多产品出口外国,若有时间,我也会安排中国同乡到来品尝榴梿和交流。” 他也大赞彭学良是彭氏宗亲的骄傲,活动促进了地方上的经济,大家应为彭学良点赞。                              
7月前
(彼咯16日讯)拥近百年历史的彼咯庆中元普渡,从活动旧址移至新址这61年来,迄今仍延续“当届炉主和头家抽签,选出隔年炉主和头家”的传统,而自1966年起使用迄今的普渡楼牌已有58年历史。 曾任彼咯地方议会书记和彼咯新村村长的刘金龙(88岁)表示,华裔在百多年前到彼咯开垦并散居在橡胶园割胶,副业则种蕃薯、木薯、甘密、水果、养猪等。 根据1925年秋季立于彼咯中华义山大伯公亭的“吗咯中华公冢”石碑内容,当地先贤李振云于1917年(民国六年)向柔佛政府申请土地充作义山,估计村民自此或之前就在农历七月举行秋祭活动。 他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早年彼咯并没有乡团在春祭时组织祭拜先人,而是由商家、园主及热心人士联合备妥祭品,如水果、牲礼、香烛、金银纸,在如今彼咯兴业银行的空地祭拜“好兄弟”。 他说,他于1960年8月15日任职于彼咯地方议会时,虽未参与村内的春秋二祭活动,却对活动相当了解。 他表示,时任彼咯地方议会主席邱瑞章在1962年,联合村内各乡团代表讨论策划更换庆中元普渡地点,并于1963年迁至新址,即大会堂和篮球场迄今。 他说,当时彼咯地方议会办事处设在大会堂里,有关小组委任他担任会议记录员及文书职务,所以他对春秋二祭和庆中元普渡理事会的各项活动了如指掌。 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主席杨明升表示,彼咯庆中元普渡当届正副炉主和头家,在活动第二天(农历七月十三)晚上约7时30分,以抽签方式选出下届正副炉主和48位头家。 他说,本届正炉主将从由村民组成的“平份人士”名单中,抽签选出下届的正炉主,而副炉主和头家也以此类推,抽签选出下届的副炉主和头家。 另一方面,刘金龙表示,彼咯地方议会和华团于1962年议决成立“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后,即发动召募村民和热心人士成为“平份人士”以分担活动资金,基本会员年捐10元,后增至15元,2023年则增至20令吉,平份人士最多达到300多人。 他说,彼咯庆中元理事会从平份人士中选出的炉主和头家,刚开始为合共24位,后增至36位,目前则为50位。 他表示,正副炉主和头家任期一年,早年担任炉主者自由乐捐,后规定最低300令吉,去年起则订最低500令吉。理事会任期3年,获选者可连任;普渡庆委会任期一年,每年选举新理事。 他说,彼咯庆中元普渡于1963年迁至现址后,就设立掌中班(傀儡戏)迄今,后来也增设轮年表演的闽剧和粤剧,最终由歌台节目取代。 刘金龙表示,庆中元普渡是彼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惟曾经两度因为大事件,而分别停办两年。 他说,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从1963年起,即在新址举办庆中元普渡,1969年爆发513事件时曾于当年停办,直至1971年才复办。 肆虐全球的冠病让我国从2020年3月18日至2022年3月31日实施全国行动管制令,并于2022年4月1日才开放,而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也在2020年和2021年停办庆中元普渡,直至2022年才复办。 他表示,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自1963年以来都搭建帆棚安奉普渡公,直至1970年才在篮球场前方兴建一座清风亭安奉。 他说,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择定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至十四,一连3天庆祝中元节(盂兰胜会),今年的活动日期落在本月15日至17日。 他表示,首日中午由道士主持大士爷(普渡公)开光仪式,掌中班一连3天在中午和晚上演出,歌台则在晚上开始。 他说,第二天下午5时在大会堂行春秋二祭会员大会,同时颁发会员子女成绩优良奖励金;第三天下午5时后,众善信将祭品陆续载送到篮球场安放,另有猪羊、烧猪、鸡鸭、白饭、水果、糕点、粽子、白米、食油、干粮、烟草等。 在彼咯春秋二祭理事会规定下,道士诵经超渡须至晩上10时。焚烧大士爷金身升天回銮后,善信才各自取回祭拜物品,整个庆中元仪式方告圆满结束。
8月前
(彼咯29日讯)彼咯榴梿两周前面市,收成期料至9月份,7月份为高峰期,惟今季产量大跌75%。 彼咯榴梿树早前开花数量大增,奈何最后却因天气缘故,其中80%未能结果,没能迎来大丰收,受访园主皆面对产量有增有减的情况。 彼咯榴梿收购商周文丰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彼咯榴梿两周前上市,但产量大减,只有往年的25%,预料整个榴梿季节的产量将较上一季锐减75%。 他说,彼咯榴梿收成期预料可至9月份。由于各园主的榴梿树开花期不一,因此榴梿收成陆续有来,7月份是较多产量的时候。 “不过,六七月的榴梿品质很好,这一季的价格也稳定。” 他指出,尽管彼咯榴梿产量下滑,但市场榴梿数量并不受影响,其他地区如麻坡的榴梿产量仍旧维持。 ▉榴梿农民陈福明表示,其园里的榴梿收成比上一季减少约10%,但今季榴梿的品质上佳,尤其是呈干包的101。 他说,目前是S17最先有收成,101和猫山王尾随在后,黑刺则最快会在7月底上市。7月份将是榴梿收成的高峰期。 他表示,麻坡的榴梿产量多,但总的来说,柔佛州的产量还是少了30%至40%,而柔州榴梿主要供应州内和新加坡市场。 “虽然今季榴梿没有如早前估计般大丰收,但却因为气候乾旱,品质非常好。” 今季的榴梿价格也相当不错,S17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0令吉、101每公斤15令吉、甘榜榴梿每公斤5令吉,杂名榴梿则每公斤7令吉50仙。 “S17很抢手,价格也较为稳定,没有太大变化;101从上周至今已有所滑落。等到7月份高峰期时,预料价格会再下滑。” 陈福明也提及,榴梿鲜果出口中国让农民多了一个管道,将让榴梿价格更为稳定;同行都在准备中,希望下一季有更多人到来收榴梿。 ▉榴梿农民朱煌麟指出,其园地里的榴梿从上周开始有收成,产量较上一季增加了30%左右,约有1万个榴梿。 他说,园地里种植较多的品种为猫山王、黑刺、101和金凤,而较少量的则为红虾、太原、S17、XO、竹脚和D24,最老的榴梿树已有30余年。 “整个榴梿季节料可至8月底。” 他指出,这一季的榴梿品质非常好,价格也相当理想;不过,榴梿农民面对不停喊涨的成本,包括人工等,也过得不容易。 尽管许多人认为老树与新树所产的榴梿果肉有别,但朱煌麟表示,只要在照料新树时打理完善且施肥妥当,新树与老树所产的榴梿,在果肉味道上是一样的,就仅只是有果核大小的区别。 目前,他已陆续接到顾客入园吃榴梿的来电。一般上,他在每个榴梿季节都会接到逾20团,来自新加坡、吉隆坡和新山的入园吃榴梿老饕团。 “我们会让顾客从较淡的榴梿品种开始品尝,然后才到口味较浓郁的。不过,我们会先了解顾客的口味,喜欢甜或苦味,在次序上需要做出不同的安排,才能让榴梿味道更鲜明。” 不过,朱煌麟表示,入园吃榴梿团的人数不能太多,以确保顾客安全。 “有些顾客看到榴梿时会很兴奋,不顾自身安全。” 提及榴梿鲜果出口中国一事,他认为榴梿农民必须团结,携手照顾好品质。        
9月前
(彼咯15日讯)彼咯榴梿开花数量较往年增加1至3倍,近期天气也理想,预料7月份的收成将随之大增,彼咯农民笑不拢嘴,并盼能带动彼咯在地旅游,让老饕以实惠价格品尝榴梿,大家都得益。 受访的榴梿农民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彼咯榴梿于上周开花,3个月后即7月初开始有榴梿上市,7月中则是收成的高峰期,整个榴梿季节料有1个半月。 他们说,榴梿树开花的数量甚多,是这5年来最多的一次。有者预料,只要天气配合,7月就会有大丰收。目前看起来,天气也相当理想。 他们指出,如今园主们之间最热的话题就是:“园地里榴梿树开了多少花?”,大家都很期待这一次的收成。 受访者都希望借由今年的榴梿丰收,配合行动党拉美士国会议员彭学良早前表明要主办的榴梿及水果盛会,增加农民收入之际,也带动彼咯旅游,并让民众品尝榴梿,一举多得。 彭学良:或可办榴梿水果盛会 与此同时,彭学良表示,今年彼咯榴梿收成预料会比往年增加,是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的最佳时机,籍机推广彼咯榴梿。 他说,近期会到彼咯会见农民,商讨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的日期,毕竟活动日期是最为重要的,尤其国会将在6月至7月份召开,他必须尽早做好安排。 “一旦确定了日期,我会向新加坡驻新山总领事馆寻求协助,以将活动日列列入该国旅游局的旅游日历,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他指出,彼咯曾于2019年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并取得好成绩,希望今年的活动也能够获得农民和居民的支持。 他说,彼咯榴梿受大众青睐,尤其是S17更是名声响亮,今年榴梿收成多料价格会下滑些许,相信办起活动来对各造都好。他希望打响彼咯榴梿,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 陈福明:高峰期会在7月中旬 榴梿农民陈福明表示,彼咯榴梿于上周开花,预料7月初开始有收成。其园地里的榴梿树开花数量是近5年来最多的一次,尽管收成最终还得胥视近期的天气,但目前看起来天气也相当配合,相信届时产量会很理想。 他以开花的情况推测,今年或会有比往年多2至3倍的收成。 “相信7月初时,先是S17有收成,之后依序为猫山王、101、D24、D88和黑刺等。整个收成期预料会达1个半月的时间,高峰期会在7月中旬。” 他说,今年收成大增,是品尝榴梿的好时机,特别是游客可在今年7月份到彼咯榴梿园地品尝榴梿,别有一番滋味。 “特别是彼咯闻名的S17,在园地里可吃到最佳口感,因为S17掉落后1小时内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陈福明为此对彭学良指将在7月份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大表支持,因为这对农民和彼咯旅游,以及消费者都是个好消息,一举多得。 李汶杰:大热天又有雨水有利开花 榴梿农民李汶杰指出,他的园地里主要是种植猫山王和黑刺,榴梿树今年的开花量比往年增加一倍。 他笑言,彼咯各榴梿园主的榴梿树开花情况皆比过去骤增,如今园主之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榴梿树开了多少花?”。 他表示,许多人对近期乾旱的天气感到受不了,但这样的天气对榴梿树开花而言恰到好处,乾旱之际又有些雨水。 他说,向来有游客到其园地里吃榴梿,相信今年的榴梿丰收会有更多的旅游团到来吃榴梿。 “7月份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是最好不过的了,这能够让我们多一个管道接触消费者,尤其在榴梿丰收之际就能事半功倍。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的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如今收购商的标准非常严苛。” 叶庆龙:过去不曾开那么多花 榴梿农民叶庆龙表示,他于2009年推倒园地里的榴梿树,但保留10多棵各品种的榴梿树,另于2020年栽种猫山王和黑刺。这么多年来,园地里的10多棵榴梿树今年开花的数量最多,是过去不曾有过的。 “最后的收成,还得胥视这段期间的天气,最怕就是遇上暴风雨,但开花逾一周来,天气还不错。” 他说,彼咯农民都很欢迎彭学良举办榴梿及水果盛会,因为这可带动地方上的旅游,同时也可吸引游子回流彼咯。 “这里许多家庭的上一代都有留下土地,可吸引游子们回乡发展农耕业。大丰收时的确是个举办活动的好时期。” 他认为,要举办这项活动必须准确掌握收成最高峰期,必须向各园主了解各自园地的收成高峰期,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日子。若错过了高峰期,恐怕就会美中不足,对农民的协助和地方上的推动力就没有预期的大。 张健雄张健龙:收成料增30% 年轻农民张健雄和张健龙表示,他们园地里的黑刺和猫山王在去年首次有收成,今年的收成看起来会比去年增加30%。 “不过,一切还得胥视天气,乾旱之际也还要有一点雨水。” 他们指出,由于园地里人手不足,暂时未有开拓园地品尝榴梿的生意,但他们有接亲朋戚友到园地吃榴梿的旅游团,但是否接待取决于榴梿的产量。
12月前
12月前
彼咯新村(Bekok)是昔加末县南端的一个新村,也是昔县的榴梿之乡。 走在村内的大街小巷街道上,可见村委会、乡团等组织的招牌,多都把当地地名注为“彼咯”。 拥百年历史华小和义山 然而,当地拥有百年历史的华小和义山,却使用彼咯的旧称即“吗咯”迄今,也有一间客家文化馆和民宿以“吗咯”为名。 此外,很多村民迄今仍习惯称呼村名为“吗咯”,而不是村外人士常称的“彼咯”。 彼咯的另一旧称为“木咯”,当地村民目前使用福建话、广西话、广东话或客家话时,也习惯以此翻译,例如福建话的“bok kok”、广西广东话的“muk kok”。 柔佛东甲的木阁(Bekoh)与彼咯的读音高度相似,国文写法只有一字之差,因此两地者常被误为同一村。 本期大柔佛社区报的《这些人那些事》将带读者,透过当地人的口述,回顾“吗咯”的情怀。 陈建发:彼咯后期才使用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华研究博士生陈建发在彼咯做田调时,在旧义山大伯亭旁发现一座制于1925年的“吗咯中华义冢”碑文,写明当地地名为“吗咯”。 他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说,他在彼咯访问时,也发现前辈习惯称呼当地为“吗咯”,而不是彼咯。 他表示,他查看旧时的中文报章时,发现惯用地名有马咯、吗咯、彼咯、木咯、美谷等,而最常用的地名为彼咯,不过是在较后期才使用,反之在紧急状态前,则较为频密使用吗咯。 “根据其他文献,亦见Bekok地名的音译琳瑯满目。不论如何,最重要的依据应该回到‘地方知识’,即当地人的习惯及文化结构。” 他表示,当地华小及义山石碑,皆以“吗咯”取名,可见当地人更通用这一地名翻译,而这其实与早期吗咯以福建人为主有关。 以下是他整理彼咯地名的资料。(1﹚美谷(又名三合港)︰马来半岛商埠考(林穆群,1923)、(2﹚美谷︰南洋埠名(谭俚夫,1923年)、(3﹚马谷︰柔佛中文地名(Chinese Place Name in Johore,J.V.Cowgill,1924)、(4﹚彼咯︰南洋国州府华侨商埠交通录(高梦云,1928)。(5﹚玛谷︰侨民学校调查录(1935)、(6﹚马咯︰英属马西亚概览(刘焕然,1935)、(7﹚美谷︰南洋年鉴(傅元润,1939)、(8﹚彼咯(三合港)(吗咯)︰南洋华侨便览(潘醒农,1939)。 蔡进福:纪念原名    文化馆取名“吗咯” 吗咯客家文化馆馆主和吗咯民宿东主蔡进福表示,由于“吗咯”是当地的原名和通俗叫法,因此他在2010年开设文化馆和民宿时,以“吗咯”命名。 他表示,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问他,为何不是用“彼咯”为文化馆和民宿命名时,他解释是要为了纪念当地的原名。 他说,当地拥有百年历史的华小,从创校迄今都叫“吗咯小学”,因此他认为“吗咯”才是真正的地名。 他表示,村民这100年来也习惯把村名念为“吗咯”,因此他在“坚持吗咯”、把根留住和传承精神下,就把他经营的客家文化馆和民宿以“吗咯”命名。 他说,他和儿孙们使用华语交谈时,习惯用“吗咯”而不是彼咯,来称呼当地的地名。 他说,当地客籍人士用客家话念地名时,会念为“木格”(muk kok)。 叶苏星:村民习惯    学校沿用“吗咯华小” 吗咯华小董事长叶苏星表示,一些人士会把当地的华小名字,误念为彼咯华小。 他说,由于村名叫彼咯,校名却叫吗咯,因此迄今仍有人特别是外坡人士,向他求证到底是彼咯华小,还是吗咯华小。 他曾听闻村内前辈透露,由于绝大部分会馆组织都已使用“彼咯”,因此曾有人提出欲把吗咯华小改为彼咯华小的看法。 他说,由于这项看法当时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同意,因此当地村民继续使用吗咯华小迄今。 他表示,相对彼咯新村的中文念法,目前村内华裔比较习惯,用“吗咯”来称呼村名。 他说,当地村命的国文写法为Bekok,而他曾听原住民说过,早期原住民称彼咯为Bokok,这与早期村民把村名称为“木格”相符。 郑振裕:惯用华语“吗咯”念村名 彼咯福建会馆会长郑振裕表示,当地闽籍人士使用华语交谈时,习惯以“吗咯”来称呼中文地名,而用福建话时则用“木咯(bok kok)”。 他表示,虽然村内绝大部分招牌都注明为“彼咯”,不过他从小迄今和村民用华语沟通时,都习惯用“吗咯”来称呼村名。 他说,“木咯”是旧时其中一个村名,用福建话来念则为“bok kok”。 彼咯广西会馆财政刘忠成表示,当地村民使用广西话交谈时,仍习惯把村名念为“木咯”(muk kok),惟用华语时就用“彼咯”。 他表示,“木咯”是当地早期其中一个地名,而使用广西话的村民,把它念成“muk kok”。直到今天,亦然如此。 他说,祖籍广西的村民使用华语时,比较常用“彼咯”来称呼新村名字,例如:“您几时回来彼咯?” 江龙生:广东话念为muk kok(木咯) 彼咯高州会馆会长江龙生表示,他使用华语时习惯用彼咯来称呼地名,而用广东话时则念为“muk kok(木咯)”。 他说,该会馆上世纪40年代的一些记录簿,就以彼咯来称呼当地村名,例如“彼咯高州同乡会”。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7年前,他以28岁的年轻之龄,全身投入务农栽种菠萝蜜。当初,面对“果肉生锈”、一般人认为的“不甜”等问题,他靠著自我摸索找到应对方法,如今已站稳阵脚,稳健发展。 没经验 随父投身农业 现年35岁的彼咯农民张健龙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尽管小时候就常跟随父母入园,这些年来也偶有到园地里协助,但真正全身投入农业世界,则是7年前。父亲的园地在7年前进行翻种,8英亩的土地栽种了香蕉、榴梿和菠萝蜜,而他是主要的打理者,父亲张达凡则负责“打草”。 “我没有种植香蕉的经验,但既然父亲做了决定,我就没想那么多就开始种植。我靠著自己的摸索种植,但种植香蕉并不成功,毕竟短期有收成的农作物需要做好前期规划。” 从朋友园地拿菠萝蜜苗栽种 他指出,随后种植菠萝蜜,而他同样在这方面没经验。父亲听闻菠萝蜜的收成挺好的,加上朋友园地里也种植菠萝蜜,于是从朋友的园地里拿了菠萝蜜的苗进行栽种。 “一开始时不熟悉,只能请人到来协助接种,然后再自己尝试,可是也不成功。为了取得成果,我上网找寻资料和反复尝试后,成功率慢慢提升。” 他笑言,一般人接种或许只需要5个月的时间,但他用了约1年才完成。种植菠萝蜜需要用心照料,修枝、定枝、施肥、农药管理等都会对果实造成影响。一般上,菠萝蜜在1年多两年之间有收成,但即便有了收成也必须细心照料,否则会导致断果。 “成年的树需要定枝,以‘矮化’树身处理,这样会比较容易工作,产量也会比较高。至于产量的多寡则看如何照料。” 曾收成38公斤最大颗菠萝蜜 他指出,菠萝蜜一年结果4回,可分为A果(12公斤以上)、B果(12公斤以下)和C果(9公斤以下),但并非每一个收果商都愿意收购C果。收果商一般喜欢17公斤至18公斤的菠萝蜜,而他园里曾收成的最大颗菠萝蜜重达38公斤。 张健龙指出,他种植的菠萝蜜品种为J34,当时许多人指此品种不甜,惟他想要尝试克服问题,最后发现使用有机肥很重要,可达致脆口的口感,也增加菠萝蜜的甜度。 常留意农业讯息 为农作物找答案 他也在园地里尝试栽种其他品种的菠萝蜜。他以J38为例,据说存在裂口的问题,所以他就特别栽种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他同时也尝试养菌制作酵素,希望能够减少对肥料的依赖。 他指自己经常留意各种相关农业讯息。由于本身非农业科班出身,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务农者就宛如半个树医,要为农作物找答案。” 开心菠萝蜜出口中国 价格趋稳定  马来西亚菠萝蜜获出口中国,稳定菠萝蜜价格,张健龙直指是好消息! 张健龙表示,菠萝蜜的价格在过去并不稳定,特别是榴梿季节时期更为浮动。他曾面对菠萝蜜A果价格从每公斤2令吉50仙,下跌至1令吉80仙的窘境。 “菠萝蜜能够出口中国,价格立即趋稳。市场是很敏感的,从今年3月开始,菠萝蜜A果的价格每公斤就不曾跌落3令吉以下。” 他说,收果商也为此建议他扩展种植规模,唯他指必须从长计议。 年纪轻轻务农 越做越有兴趣  当年以28岁的年纪务农,张健龙坦言身边许多朋友都难以置信,纷纷问他:“那么年轻,为何要入园工作?” 尽管当时彼咯的年轻农民只有他和另一人,加之朋友产生诸多疑问,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反倒是入园时间越久,越做越有兴趣。 “我小时候很喜欢跟随父母到园地里,狗儿会带著我到处寻找掉落的榴梿。夜里,园地里还有许多的萤火虫,这些都是很好的体验。” 他说,加入农业领域不能想著一开始就要赚钱,经验不足难免需要交点学费,但最重要的是从中学习。 兄长回流携手拼农业 当初一个人打理农务,犹幸兄长张健雄在去年回流,与他一同在农业领域打拼,让他的工作稍有轻松。可是,两兄弟要照料8英亩的农地,加上菠萝蜜树越来越大,若遇上收成多的时候,两人甚至在园地里工作到午夜12时。 “有时候赶著出货,就会做得比较迟,而且最近的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下午时段也会较迟工作,约莫下午5时才到园地里。”
2年前
(彼咯27日讯)彼咯闻名的名种榴梿S17,近日成功向农业部申请注册,列入农业部名种榴梿名册,注册号码为D212。 榴梿园主萧秀钦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他在2019年时已著手向农业部提出注册申请,农业部官员曾两次到访其榴梿园地进行鉴定,并于今年6月16日批准相关申请,而他是在本月初收到信函。 “S17的原产地并不是彼咯,而是笨珍,但彼咯农民在40年前开始购买S17的榴梿苗种植,至今成为彼咯闻名的榴梿。” 他说,约莫1980年时,一名外地榴梿种植者谢慕华来到彼咯,随后带领数名彼咯榴梿农民前往笨珍,邻近龟咯的一个榴梿园去参观,而他是随同前往参观者之一。 “我们一行人参观了榴梿园,也品尝了当地的榴梿‘赤刺’,大家都觉得该榴梿好吃。后来,谢慕华售卖‘赤刺’的苗给彼咯榴梿农民,我也购买了该榴梿苗。慢慢地,彼咯有越来越多人种植此品种的榴梿。” 他表示,“赤刺”实为现今的S17,但S17的名字由来则难以考究了。不过,S应该是取自谢慕华的谢姓音符。 “约莫六七年后,彼咯农民种植的S17开始有了收成,在市场上也获得相当好的反应,名堂逐渐响了起来,至今许多老饕到彼咯吃榴梿时都会问起有没有S17。” 萧秀钦相信,彼咯的地理环境适合种植S17,所以S17的品质较笨珍赤刺来得好。 “过去曾有一些笨珍游客到我的园地来,他们也知道S17是源自笨珍,好几名笨珍游客品尝了S17后,皆表示S17的品质较笨珍赤刺要好。” 他种植S17的40年来,眼看S17经过了多年的考验,越来越受民众欢迎,但多年来未有人向农业部申请注册,于是在2019年时决定提出申请。 “官员在2021年中和2022年初到园地来考察,从榴梿树、外壳、果实等进行鉴定,终于在今年6月16日批准我的申请。” 他说,目前除了彼咯、三合港、拉美士和笨珍之外,暂并未听闻其他地区种有S17榴梿,而大部分彼咯榴梿园主皆种有S17,他本身园地里近20棵S17榴梿树就是80年代向谢慕华购买后种植至今,是40年的榴梿老树。 与此同时,萧秀钦强调,市场上曾出售D17榴梿,许多人误以为D17就是S17,其实两者是不同的品种。 “D17是另一种榴梿,但目前在市场上已较无需求,并不是S17。”
2年前
(彼咯19日讯)3月初因水灾导致泥土流失而发生土崩断裂的彼咯路口桥樑已完成基石填补工作,预料可于今日内通车。 马华彼咯州议员陈宗今日巡视时表示,该桥樑工程原订于5月10日竣工,但由于该道路属于往来彼咯的主要道路,他为此于昨日的昔县发展行动理事会会议上,要求有关当局尽速在开斋节佳节之前开放通车。 “据知,该工程已完成基石填补的工作,目前仍未铺上沥青和未完成桥樑旁的围栏等维修工作。” 他说,公共工程局指今日内可开放通车,待基石在交通工具行驶一段时间变得结实后,再铺上沥青。 “我也要求有关当局必须确保桥樑的接口不会因为基石下沉而出现空隙,以免对往来的交通工具造成影响,整个维修工程会在5月10日之前竣工。” 他也感谢园坵管理层在这段期间,允许民众取道园坵道路往来彼咯,提供民众便利。 另一方面,陈宗指出,有关当局将在5月15日之前,派发水灾援助金给水灾期间未迁入临时疏散中心的灾民。 “三合港区有约2800家住户,但相关申请表格却逾3000份,显然有许多家庭填写超过1份申请表格,出现了重叠的情况。另外,有的民众家中没淹水,却也提出申请。” 他举例,有民众家中的天花板损坏导致漏水问题,却也提出申请盼获得水灾援助金。因此,当局需耗时进行审核。 “2500令吉的家具援助金也同样出现超额申请的情况,至于房屋维修援助金则将由公共工程局和县议会上门检查,两者都需要时间,预料没能这么快分发。”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