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粿汁
狮城二三事
顾客诉拒卖第3碗粿 粿汁摊贩:避免“料”过剩
(新加坡17日讯)新加坡一位民众申诉到当地一家粿汁摊位用餐,摊主不让他多买一碗“粿”,而摊主解释是避免“料”过剩,因此规定每份粿汁只可买两碗“粿”。 黄先生(58岁,餐饮业者)告诉《新明日报》,他本月14日下午到新加坡西海岸巴刹熟食中心吃午餐,在粿汁摊位买了一份粿汁。 “一份粿汁包含一盘卤味和一碗粿。我怕不够,就要求多加一碗饭和一碗粿。岂料老板拒绝给我再加一碗粿。” 根据他提供的照片,黄先生买了一盘含有卤肉和蛋的卤味、一碗饭和一碗粿。 “我后来越吃越气,一碗粿和饭都吃完了,还剩下一些料,我又去摊位跟对方讨说法。” 他指对方最后同意再卖一碗粿给他,却告诉他下不为例。 “摊主跟我说,如果以后我还这样,就不用再光顾了,我觉得他的态度不对。” 摊位业主黄老板(51岁)说,当日黄先生确实要求多加一碗粿。 “我们的规定是一份粿汁,最多可配两碗饭或两碗粿,或一碗粿和一碗饭;没办法一份粿汁给3份主食。摊位每日都准备固定的‘粿’分量,搭配每日准备的配料。” “如果大家只叫一份粿汁,然后买很多碗粿,最后只剩下料,没有搭配的主食,没人会要买的。” 他指黄先生当时情绪激动,自己不想吵架,才答应再让他买一份。 “我确实有跟他说,如果以后买一份粿汁搭3份主食,可以光顾别的摊位,这是我摊位的规定。” 虽规定一份粿汁配两份主食 摊主:遇特殊情况会破例 摊主称虽已规定一份粿汁最多配两份主食,但若遇到特殊情况会破例。 黄老板说,如果是乐龄人士或真有需要的人士,他愿意多卖给对方,甚至请他们吃。 他表示确实会有食客只买一份粿汁,但要好几份主食。 “我会在一开始就跟他们说清楚,接受不了的食客就会去别的摊位。我相信新加坡其他粿汁摊位也有类似的规定。” 不过,黄先生认为小贩不应该拒卖。 “我的饭量就是这么大,不知为何要多买一碗粿都不行。经过此事,我不会再光顾这个摊位了。”
1月前
狮城二三事
狮城二三事
食客诉:粿汁不要肉 摊贩竟拒卖
顾客申诉,点粿汁要求不要肉,摊贩竟拒卖,直言:“吃遍了全岛的粿汁,第一回遇上如此嚣张的。”不过,有关摊主坚称没有不礼貌,只让对方光顾别家摊位。
2年前
狮城二三事
精彩系列
马拉妹出闸 | 就来吃冻蟹──半山芭潮州老二
爱吃潮州粥好像也不是第一次说,但其实我就是爱吃粥,无论哪一款都行。
2年前
精彩系列
狮城二三事
粿汁叔中风手残 妻苦学掌勺登上推荐榜
(新加坡2日讯)携手打拼的丈夫不幸中风,粿汁女摊贩10多年来独自撑起家中生计日做15小时,没想过后又确诊患癌,不过她始终没放弃,感恩在许多人的协助下走出人生低谷,所展现的无比坚韧得到市长称赞。 《联合早报》报道,朱玉兰(56岁)早在18年前与丈夫一同在白锡熟食中心经营“吉兰丹粿汁·猪杂汤”。 她告诉记者,丈夫在2011年突然一夜之间中风,自此左手残废,虽无需贴身照顾,但也无法工作。她独自经营档口,生意却一落千丈,家中情况也急转而下。 “当时我心乱如麻,家中还有3个孩子要养,最小的才11岁,房贷也还没供完。我几乎每天工作15个小时,因为生意不好,不敢聘请帮手,直到近两三年生意好转,才聘人帮忙。” 2019年期间,朱玉兰因身体出现状况看诊,被诊断患上子宫癌,人生再面临一击。 所幸,经手术治疗后得以存活,如今情况稳定,她形容自己的人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关过一关。 “我也曾因撞伤手而需动手术,当时连刀都提不起来。我以为自己完蛋了,还曾埋怨过为何上天要让我遭遇这一系列的挫折?” 她说,正当她陷入低谷时,是潘丽萍市长、摊贩代表、同行及社工不断给予鼓励与协助,才让她重新振作。 “大家的鼓励让我明白怨天尤人没有用,最后要靠自己解决问题。我很感谢大家的援助,每次遇到难关,他们会帮我一起想对策,市长和社工还帮我申请孩子的助学金,让我可以坚持下去。” 也是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的中区市长潘丽萍日前走访白锡熟食中心为摊贩们献上新年礼包后,在脸书发文分享朱玉兰的经历,并佩服她的坚韧意志。 学掌勺制新配方 去年荣登“必比登推介” 朱玉兰透露,起初她只负责接单收费,料理烹饪均由丈夫一手包办。丈夫病倒后,生意一度难以维持,她花了数年研究,才逐渐研发出新配方,挽回生意。 “起初我什么都不懂,丈夫也没有留下配方,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慢慢回忆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 “吉兰丹粿汁·猪杂汤”是2022年新加坡“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名单中新上榜的摊位之一。 “我没想过会获得这个殊荣。我很开心获得肯定,多年的辛劳,总算是苦尽甘来。现在3个孩子都开始工作了,我只希望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星期三(1日)走摊位访时,助手陈荣水(63岁)透露,朱玉兰每天早晨7时开工至下午2时,回家休息3个小时后,傍晚5时回来工作,直至晚上8时才收档,周一休息。
3年前
狮城二三事
新山眼
【新山眼】第七集(单元1)宽片有嚼劲吸汤 条状口感顺滑 粿汁 粿条仔各有拥趸
粿汁是潮州传统民间小吃,跟随着南来的先辈在本地落地生根,更在有着大量潮汕人聚集的柔佛州发扬光大,并在新山自成一格,从粿汁演化为粿条仔,成为无数饕客到访新山的“必吃”美食之一。
3年前
新山眼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新山潮人美食粿汁的由来
粿汁是道地的潮州美食,在新山近乎消失了,新生代与中生代等一辈人,大多没吃过或看过。据说现今新山,只剩一家仍有售卖。 提起粿汁,令人想起新山风行一时的粿条仔。在新山,先有粿汁,粿条仔是后来异军突起。粿汁与粿条仔,样式略为不同,配料却大同小异。 两者命运不同,如今粿条仔受人追捧,与肉骨茶成为新山闻名各地的美食;反之,粿汁却少人问津。 在祖籍乡潮汕等地区,通街都是在卖粿汁,对当地人来说,粿条仔或许是前所未闻的事。在马新一带,情况又不同。在新加坡,迄今看不到有人在卖粿条仔,然在食阁或小贩中心,可以吃到粿汁。在大马半岛,在峇株巴辖或北马的槟城与大山脚等潮人较多的地方,可以找到粿汁,粿条仔不容易找到。 如果现在你想在新山尝一尝道地粿汁的风味,行家说大概只能在世纪花园满地好食阁,可得偿所愿。 档主是一名认识了多年的高龄81岁长者,人称“纪太”。之前,她开过餐馆,在现址从事这一行约有二十多年。为应人们的需要,她卖粿汁也卖粿条仔。 据考证,粿汁不同于粿条,其口感更具弹性。凡闽南、潮汕或台湾地区,对凡是用米粉、面粉或薯粉等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以潮州人说粿,实际上是糕。 纪太说,她的生意不错,营业时间每天从早上至下2时。她的粿汁配料,包括了猪肚、猪肠、肚肉、豆腐、鸡蛋、大肠、大肠头、猪头皮及猪舌等,非常传统。 据她反映,她是在1992年步入这一行业时,她犹记得当时在新山老城区,有人在翁姑本街万泰百货的后巷卖起粿汁,后来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 据新山餐饮界知名人士,前哈胜餐馆东主洪克成的追忆,新山第一个卖粿汁的是在翁固本熟食巴刹内,不过,名字忘了,只记得这个摊位后来被木清肉骨茶取代。 今年已79岁的洪克成,出生在翁固本街,对街上及巴刹内的一人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他能说出当年在熟食巴刹内大多数档主的名字及其外号,惟独一直想不起的,就是这位新山第一位推介粿汁的开拓者。 他说,新山之所以难找到粿汁,与粿条仔之大受欢迎,息息相关。
3年前
新旧对照
更多粿汁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