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4日讯)布特拉高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刺激了国人的神经线,大家不约而同产生同样的疑问──“我的家附近也有天然气管线经过吗?”
对此话题,社交媒体上也炸开了锅,从网民的反应,可了解到大家都提高了危机意识,同时,每一个人都关心的是,自己居住的区域是否也有天然气管线埋在地底下,而且是否安全?
ADVERTISEMENT

根据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了解,在新山的一些工业区、住宅区及油棕园等,事实上,都有天然气管线的存在,只是,因为管线都埋在地底,肉眼看不到,大多市民没有意识到而已,直到日前发生轰动全国的爆炸事故,才引起大家对天然气管线的注意。
据了解,但凡有地底天然气管线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放置一个黄色告示牌,借此让民众知道并有所警惕,惟有关告示牌上面写了甚么,相信一般人通常不会特别关心。
本报近日特地走访新山一些地区,实地了解天然气管线埋藏处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了“身在”新山地不佬第二工业区安卡沙玛斯3路和4路(Jalan Angkasa Mas 3 & 4)等多处以及位在避兰东僻静处的天然气管线埋藏地点。

观察发现,天然气管线的埋藏处,并非都在偏远地区,例如位在地不佬第二工业区的天然气管线,就埋在工业区车来车往的道路旁。
尽管看不到管线,但现场都有放置明显的黄色告示牌,提醒民众该处有天然气管线通过,促请大家“小心”,并禁止在该处丢弃或焚烧垃圾,同时,不可在该区域周围进行任何建筑及挖掘工程,若有紧急情况或可疑活动,可致电24小时运作的热线:1800 88 9119。

马华依斯干达公主城市议员党鞭倪顺海,近期也在个人脸书热络谈论天然气管线课题,让市民多了解。
他受询时指出,我国的天然气管线大多于1991年铺设,距今已有34年历史。
他提到,自己“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柔佛州内其实建有6座与天然气管线有关连的主要城市门站(city gate stations)。
1993年天然气供应法令阐明,“城市门站”是指具有燃气测量和压力调节设施的站点,该站点可直接从燃气传输管道接收燃气,并通过燃气管道分配系统将燃气供应给消费者。

他说,上述6座城市门站,就设在避兰东、巴西古当、士乃、古来、丹绒浪沙和居銮。
至于社交媒体上热烈讨论的“管线途经处”,倪顺海表示,所掌握的资料显示,单在新山就包括:避兰东、烈光镇、高雅花园、开屏山庄、Eko Flora花园、甘榜玛珠再也等。
“国内的地下天然气管线都埋了很长时间,就像人一样,这些管线也会有‘寿命’,我们应该借鉴布特拉高原的事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和检查,特别是靠近住宅区的管线,若有需要更换就要换掉,避免历史重演。”

同时,他说:“当局一定要调查事故原因,查找是否有任何一方疏忽或是没有遵守相关的作业程序,导致事故发生。”
倪顺海续指,按照一般程序,任何的发展或建设,都要经由地方政府的建设发展委员会(OSC)讨论并经同意后方能落实,惟他坦言,发生布特拉高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后,他曾向所属的依城市政厅相关人员了解,惊觉地方政府其实未有针对铺设天然气管线的指南或规范。
有鉴于此,他将在来临的建设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将有关问题反映出来。

马华新山市议员陈珊珊指出,发生气爆事件后,她担心市民对天然气管线的存在感到担忧及害怕,所以并没有刻意谈论此话题。
她说,新山不少地方其实都有铺设地下天然气管线,只是市民肉眼看不到而已,包括她负责的区域避兰东和百万镇,也有地下天然气管线。
“有地底线的地方,都会放置黄色告示牌,一些市民如果有留意,都会知道该处有地下天然气管线。”
据她观察,避兰东和百万镇的地下天然气管线并不会靠近住宅区,但她不确定其他地区的天然气管线是否同样在远离住宅区的地方。

“为了了解铺设天然气管线是否有一定的规范,我也特别查找了1993年天然气供应法令,可是并没有发现市民最关注的课题,即这类地下管线是否设有安全距离?”
基于天然气管线已是社区生活的一部份,她促市民无需太担忧,因为她相信当局必定会有一套严格的作业程序,而发生在布特拉高原的事件,或是人为疏忽所造成。
“在我的印象中,百万镇的天然气管线在10多年前曾经出现过‘冒白烟’的情况,令附近居民感到担忧,但当时很快就有人员前来检查,没有发生甚么事。”
另外,新闻记录显示,新山最近一次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是在9年前,即2016年的10月25日。
当时的事故起因,是一名技术人员在新山茂奥斯丁花园的国油油站液化天然气机房进行维修时,不慎引发气爆,导致该名技术人员不幸身亡,情况与近期的重大事故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估计师的新山市议员吴伟钦透露,他早前向发展商、工程师及城市策划师了解后发现,目前确实未有针对铺设天然气管线的指南,因此,埋下的管线究竟要与住宅区维持多少距离,并没有一套准则。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新山地区有不少天然气地下管线,当中,有大部份是埋在靠近政府保留地的路旁。”
他认为,地方政府及有关当局必须从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汲取教训,制定相关指南,以免历史重演。
“今次事件幸好没有夺走宝贵的性命,但人命关天,我们必须重视和警惕。”

他说,不管是邻国发生的地震,国内的水灾和天然气泄漏爆炸等事件,都必须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让城市更能符合“宜居概念”,而不存在着威胁性。
“难以想象,最近发生的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事发地点和民宅的距离那么近,这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确存在问题,也让人置疑为甚么天然气管线与民宅之间没有缓冲区?”
有鉴于此,吴伟钦指,房地部和相关单位应认真看待未来城市规划,特别是在落实城市翻新计划时,必须纳入防灾害结构设计等,真正让人民“安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