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數據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一是主要數據庫(PADU)的研發成本,二是華人新村撥款。
ADVERTISEMENT
先說PADU研發成本。凡說過的話必留下痕跡,經濟部長去年提及PADU時指成本分為二,即人力與硬體,人力靠公務員不需額外費用,硬體則政府撥款200萬令吉,其他就由各部門使用現有資源完成。
或許要製造“小開銷大效用”的印象,拉菲茲說的200萬令吉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印象歸印象,真實歸真實。
拉菲茲在國會以書面回答有關PADU的開銷是8527萬令吉,對比初期講的200萬令吉,突然變成了天文數字!
這不禁讓人們要問,到底是人們一廂情願相信PADU的成本是200萬令吉,還是拉菲茲沒有劇透,說一點不說一點,原來真正的成本是8527萬令吉?
眼見PADU原來需要耗資天文數字,卻又不見得能發揮多大的效能,尤其原本指PADU用作發放補貼和汽油津貼的主要依據,後來卻說汽油津貼使用身分證辨別,更讓人認為耗資數千萬開發PADU是浪費的,甚至是多餘的。
再來就是《2025年財政預算案》的華人新村撥款。
首相安華宣佈明年財案華人新村撥款是8400萬令吉,柔州行政議員林添順提出疑問,要求解釋為什麼撥款會從過去的過億令吉減少至8400萬令吉。
全國新村發展委員會主席邱培棟跳出來指正說不對,撥款應該是9850萬令吉才對,因為必須加上1450萬令吉。
讓人疑惑的是,房屋與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在國會卻又宣佈,華人新村明年的撥款是1億110萬令吉。
一個項目,兩個成本,到底是200萬令吉和8527萬令吉;一個撥款,3個數據,到底是8400萬令吉、9850萬令吉還是1億110萬令吉?
到底是數據搞糊塗了人,還是人搞糊塗了數據?這,也只有團結政府回答得了。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email protected])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電郵網址,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