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让心亮起来

发布: 9:33am 20/08/2021

和兄弟姐妹相處沒問題 女兒一上學就焦慮

親愛的主持人:

我的女兒,今年已上中學,一直覺得上學這件事情很困難。

ADVERTISEMENT

當她早上一定要走出家門去上學時,她常常會感到非常的害怕。

學校的老師說她不和同學一起玩,很少與人交談,經常非常焦慮和害怕。

每當她被要求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是做一些志願工作時,她常常會感到驚慌失措,手腳僵硬。

從不主動和別人說話

她曾多次在上課或班級活動的中途致電讓我到學校去接她。因此,她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

她常常認為別人會覺得她很古怪,從不主動和別人說話。

在家裡,她覺得和兄弟姐妹相處很舒服,但與爸爸在一起卻讓她感到很不自在,並想要避開,因為她覺得爸爸很冷酷、很兇而且難以接近。

我的女兒沒有任何其他疾病。她會得什麼心理病呢?

焦慮的家長

 

孩子或患社恐
多鼓勵關愛助修復情感

親愛的家長:

你的孩子可能患有某種形式的社交恐懼症。看來,這種焦慮似乎讓她不喜歡去上學,並且很難開始或是維持人際關係。即使她能夠去上學,然而聽起來她也總是被焦慮淹沒,以至於無法發揮最好的狀態,最終常常感到無助和恐懼。她可能面對這樣的情況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了。你也許會在她稍小的時候看到一些如發脾氣和執著行為等等的跡象。

患有社交焦慮的人通常會經歷持續的焦慮,這種焦慮是過度的,而且不實際不合理的。

自我意識強烈

任何形式的社交場合都會讓他們感到恐懼和焦慮。他們害怕結識新朋友,擔心被人觀察或評判。他們非常有自我意識,有時會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別人,並擔心自己會被他人否定。他們認為別人會覺得他們很奇怪,擔心自己做了一些冒犯他人的事情,也擔憂自己會被嘲笑,被別人拒絕或羞辱。

因此,他們迴避社交、害怕與陌生人交談,並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與他人相處自如。當他們被要求在別人面前表現(例如:被老師要求回答問題、演講或做一個演示),又或是當他們成為被關注的中心時,他們可能會感到驚慌失措。

當患有社交焦慮的人處在巨大的恐懼中時,會伴有以下身體症狀:臉紅、心率加快、雙手顫抖、冒冷汗、胃部不適、感到頭暈或噁心、肌肉緊張、大腦一片空白。

女孩比男孩更易患社恐

社交恐懼症(SAD)的平均發病年齡在13歲左右(兒童步入青春期的時候)。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患上社恐。步入青春期時,青少年也在尋找自己的價值、尋找榜樣和伴侶,這都可能會加劇社交焦慮的情況。

社交焦慮的發展原因是什麼?

症狀可能始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據我的觀察,以下可能是人們產生社交焦慮的一些原因。

1. 缺乏安全依附:在生命的前3年中,孩子需要一位照顧者或父母能夠在他們不知所措時給予安撫並調節他們的情緒。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右腦還沒發育完全,因此看護者將會代替右腦的工作。在看護者缺席的情況下,孩子將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可能會產生高度的恐懼反應—戰鬥-逃跑-凍結。慢慢地,孩子即使在不危險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同樣的反應。父母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回應,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好讓他們舒適地探索自己的環境,將幫助他們發展一種安全的依附,對自己和他人有一種安全感。

2. 與父母或是照顧者的不穩定關係:該父母或看護者可能讓孩子覺得,有時被愛,有時被拒絕。可能大多數時候孩子都覺得被父母拒絕了吧。這父母未能樹立一個安全舒適的社交互動榜樣。因此,孩子可能也開始將其他關係視為不安全以及可怕的。

3. 焦慮的父母: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感到焦慮也會使其發展成焦慮症。一個感受到父母的焦慮的孩子,自己也會變得焦慮。焦慮的父母無法成為孩子的情感支持。這樣的孩子將無法面對生命各個階段帶來的挑戰。焦慮的父母使孩子容易產生焦慮,因為孩子成長所處的社會環境並不支持健康的情緒發展。

4. 缺乏其他支持性的關係:如果你的孩子在大多數情況下感到被拒絕,除了父母,而又缺乏其他足夠關愛的關係(例如:來自祖父祖母、叔叔阿姨或同齡人的支持),她將無法形成一個健康的自我觀念,無法覺得自己是一個重要的、有價值和寶貴的人。沒有人把她當成一個個體來反映。

5. 孩子的性情: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害羞、內向或膽小,則可能使她容易產生焦慮。這也使他們容易成為學校裡被霸凌的目標。

6. 羞辱或創傷性經歷: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被拿來與另一個孩子比較、被批評、被單獨挑出來指責或懲罰、被貼上家庭的害群之馬的標籤,他們會對自己產生消極的看法。其他外界的羞辱經歷也有可能讓孩子產生焦慮,例如:一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作業扔到那孩子的臉上,並要求那受了驚嚇的孩子把它撿起來。

或產生羞愧型人格

如果以上6個事項都發生,你的孩子將會有可能產生羞愧型人格。她會感覺自己有缺陷,認為自己是一個負擔,甚至是沒有存在的權利。這樣的孩子有很低的自尊心,並且在成長過程中會以與父母和其他人一樣的眼光看待自己。反過來,她也會覺得其他人是在以同樣的方式看待她。

可悲的是,儘管許多患有社恐的人知道他們的恐懼是非理性的,但他們仍無法停止焦慮。在更深的層次上,他們渴望被接納、擁有歸屬感、友誼、親密以及愛。他們內心的吶喊:“我只是需要一個真正的朋友來接受真實的我。為什麼就這麼困難呢?”若他們在學業和工作中表現出色,這些成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他們的自尊。我們看到許多有能力、身居高位的成年人仍然對拒絕很敏感、自卑以及患有社交焦慮。

如果你的孩子或家庭成員患有嚴重的社交焦慮,影響了他們在學校、工作或家庭生活中的正常能力,請諮詢你的家庭醫生,他們會在必要時轉診給精神科醫生。

肯定優點給予鼓勵

對於孩子來說,目前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足夠關愛的關係,從而慢慢地修復情感,改善羞愧的自我,創造出更自信的人格。這人可以是叔叔或阿姨、同事、好朋友、鄰居、導師或好的伴侶。

作為父母,你也可以開始修復你和孩子的關係,肯定她的優點、即使小小的社交行為,都給予她鼓勵。

不強迫她做不舒服的事,在她探索世界需要你時,成為她隨時的幫助和陪伴。如果你是一位焦慮或抑鬱的父母,請諮詢輔導員,因為你的心理健康狀況將會影響到你身邊的人。

與輔導員的治療關係也可以幫助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體驗一種新的關係,這將幫助她重新開始她的情感發展,最終能夠在沒有恐懼和焦慮的情況下發展其他的親密關係。

父母們,如果有一項技能是你的孩子在生活中需要學習的,那就是幫助他們學會如何社交。他們的社交能力是從父母那裡學習而來的,因為父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個體。

你如何看待他們,他們也將如何看待自己。

主持人

■小啟: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爾會跌倒、甚至受傷。《讓心亮起來》願意聽你的細訴,並安排輔導機構為你排憂解難。

讀者無論在親子、生活、學習、職場、家庭、愛情、友情、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或感到迷惑,都歡迎寫信來交流,尋求心靈諮詢。

不過,《讓心亮起來》並不是一個來函必答,有求必應的專欄。主答機構有絕對權力拒絕答覆不宜在報上討論的議題,或是性質類似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諒解。

來函請寄:

《讓心亮起來》負責人
12,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地址:02-45,02-47 Jalan Masai Jaya 1, Plentong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臉書:新山博愛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話:07-357 9195
傳真:07-357 9198
工作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務收費:半津貼制

如有任何疑問, 歡迎您撥打 07 – 357 9195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