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深 | 降OPR民众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OPR)下调25个基点,从3%降至2.75%。这是自2023年把OPR调高至3%后,国行首次降息。
ADVERTISEMENT
消息一出,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房贷利息将减少。由于我国大部分房贷为浮动利率,OPR下调将直接影响每月供款,借贷者的财务负担相对减轻,钱包也多了一些“零用钱”。
根据一般经济逻辑,OPR调降有助于刺激消费,进而带动零售、房产交易及股市投资等经济活动。然而,对于依赖定期存款赚取利息的储户来说,利率下降将压缩其利息收入,可能使部分人减少储蓄。
放眼全球,欧洲央行早在6月初已宣布降息0.25%,这也是其一年内第八次降息。而美国方面,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至7月期间已9次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多家国际机构预测经济增长将放缓,世界银行甚至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25年放缓至2.3%。此外,贸易战、关税壁垒、乌克兰战争及加沙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也持续冲击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支出。
虽然表面上降息是为了鼓励消费、提振经济,实际上民众更应趁此机会做好财务规划,因应未来经济可能出现的波动。若手头有多余资金,应理性布局,审慎安排,不宜盲目消费。
OPR下调意味着贷款更易获得批准。对计划购车或置业者而言,这是个利好消息:贷款利率较低、每月供款较少。然而,须谨记OPR未来仍有可能调升,届时供款负担也将随之上升,因此在做出财务承诺前应全面评估自身还款能力。
此外,手头宽裕并不代表可随意刷卡消费。相反,应加强储蓄意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紧急支出预留资金。
去年我国已有5977宗破产案例,其中因个人贷款导致破产的就有2776宗,占总数46%。其中最常见的破产原因包括商业贷款、房屋贷款、其他债务及汽车分期付款。
国行此次降息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对企业和整体经济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理解政策背后的用意,做出理性判断与选择,避免因为短期利好而做出可能影响未来生活的冲动决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