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浅谈轻说

发布: 1:50pm 31/07/2021

李群熙 | 疫情肆虐下的日本奧運會

作者: 李群熙

原訂於去年夏天打響的第32屆2020日本東京奧運會,由於當時全球爆發冠狀病毒,差點胎死腹中。後歷經百般磨難,終於在7月23日掀開序幕。

ADVERTISEMENT

本次東奧會有幾項重大的特殊情況:

(1) 有多達接近 70%的日本民眾表示應停辦或再延期。原因是日本疾情仍然嚴峻,全日本單日新增病例超過 3000 宗,民眾擔心,舉辦奧運會,可能招致疫情狂飆至災難性的嚴重後果。 日本有1億2000萬人,是我國的約 4 倍,每日三千多例,已引起民眾恐慌,而我國單日創“5高”,怎不叫人心驚膽戰!

(2)為了防患疾情惡化,政府採取多項預防措施:包括 95%的賽事空場,票房收入全部打水漂,本國運動員也少了觀眾震懾人心的助威吶喊聲。

(3)原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十萬外國人會到來參賽、觀賽和旅遊,被減少至 7 萬人左右,整個龐大的旅遊收入跟著泡了湯。

在如此冷冷清清、悽悽慘慘的背景下,23日舉行的 4 個小時的開幕禮,一般輿論都評為乏善可陳、沉悶及無創意。

幸好,在結束前,會場唱起曾是披頭士樂隊成員的約翰列儂(John Lennon) 的名曲《想像(Imagine)》,讓開幕禮圓滿結束。

出生於 1940 年的約翰列儂,是英國的著名歌手和作曲家。生前極積參與和平運動和反越戰,被反戰運動視為聖歌的《想像》,主要內容包括:“想像這世上沒有國家、宗教之分,沒有戰爭、殺戮和犧牲,沒有佔有和貪婪,沒有飢餓和苦難,四海皆兄弟,全人類都生活在和平中,共享大同世界。”唱出廣大人群的心聲,亦切合奧運會的原創精神。可悲的是 1980 年,他被右派極端份子槍殺了!

日本在奧運命運多舛,國內外重重壓力下,為什麼不取消,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舉辦呢? 申辦奧運會是日本多年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獲得主辦權,彌足珍貴。這離它之前(1964)主辦時,相隔了 57 年,若取消,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機會再舉辦。故非萬不得已,絕不放棄。

日本至少花了 200 億美元來籌辦奧運會,另外,還預先收取了國內外龐大的傳播費、贊助費和廣告費。一旦取誚,所有付出怕要竹籃打水一場空,血本無歸,還要賠償各方損失,因此,不舉辦的經濟損失,遠大於他們所能承擔的後果。

1985 年,當日本的經濟實力逼近美國時,美國等強迫它簽下《廣場協議》,日元兌美元大幅升值,頓使日本陷入泡沫經濟的困境。從此幾乎一厥不振。接著的 30 年被稱為“失落的 30年”。

故此,日本想藉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刺激和提升經濟,展現發展國家的決心和力量,樹立新的國家形象,提振國民士氣。當然,這也鞏固了首相的政治地位。

日本的另一主要目標,是在獎牌榜上力壓中國,除美國外,傲視群雄。近年,日本運動員進步神速,加上主場“便利”,反之,中國卻每下愈況,大有被日本超越的可能。

依筆者淺見,主辦國的決定正確,主要是考慮到各國運動員的利益和感受。

對運動員來說,奧運會是夢寐以求,期待已久的舞臺。獲得獎牌,除無限榮耀外,一生也幾乎可以高忱無憂。就算沒拿到獎牌,能現身奧運賽場,亦是多年克苦勤練的補賞與肯定,練了一輩子,付出血和汗,而不能在奧運上大顯身,是運動員無可彌補的遺憾和傷痛。

#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