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新旧对照

发布: 4:41pm 28/03/2019

新山哥文茶路兩座墓園的故事

2169HWM20193281310581784428.jpg
新山華團舉行春秋兩祭,追悼及緬懷諸先烈的場面。圖為2001年9月5日,新山華團的秋祭儀式,高舉標語及布條,抗議日本軍國主義者篡改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

ADVERTISEMENT

亞羅士打日軍紀念碑,鬧到拂拂揚揚,不由得令人想起在全馬各地的日本人墓園,及立於各地的抗日紀念碑。

在新山就有兩座類似的墓園,而無巧不成書,又立在相距不遠的哥文茶路邊,其一是新山日人墓園,其二是華僑殉難公墓。

哥文茶路在新山人眼中,無人不曉,因整條路除了這兩座墓園外,尚有新山中華公會哥文茶墓園、興都教徒墓園、穆斯林墓園及馬航空難墓園等,而構成了新山歷史悠久,具有多元民族、多元宗教色彩的墓園區。

新山日人墓園,到底立於何年,無法考證。1962年,馬來亞紡織公司開發土地時被員工發現,而予保留而恢復原狀。墓中保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墓碑,其中一座供奉真如親王,據說是死於馬來半島的高嶽親王,而散佈在麻坡、昔加末、峇株巴轄、哥打丁宜各地的日本人墓碑,被髮掘後,都會遷移至該墓園中。

一座原立在現今的碧桂園金海灣的日軍戰跡紀念碑,於1982年10月16日被在該處工作、計劃建一花園的新山市議會(新山市政廳前身)的除草工人發現。

此事經華文報大篇幅的報導後而轟動一時。此紀念碑刻有侵馬日軍頭子山下奉文的大名,碑文除“柔佛”用日文雕刻外,餘者全用漢字。石碑高24尺、寬7尺,被發現時己斷為兩截。其旁有一大石基,石碑原立在其上。紀念碑的豎立,意在宣揚日軍佔領馬來亞的“赫赫戰功”。

石碑後移入哥文茶日人墓園,至於何時移、怎樣移,沒人知曉,而大石基就留在原處,成為麗都海邊一景點。後來隨著本世紀初年,該地填土及高速公路的擴建及碧桂園金海灣的興建,也就永遠的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個日人墓園,平日大門深鎖,不過筆者有幸得以兩次進入;一次在2009年8月2日,隨日本和平腳車進入參觀,另一次是在2018年8月,在安煥然博土的邀約下,與日本愛知大學師生再一次踏入。兩次都目睹到紀念碑的盧山真面目。

去年再看時,由於年代久遠,從沒修復,字跡已模糊不清,無法辯認,加以倒置在地上,其上長滿樹木,若不知道背景或沒人有介紹,沒有人會知道其為何物!

墓園管理層,如此低調處理,不張揚,至少已顧及新山各族人民的敏感神經線,因此,多少年來,園中置放的這一塊石碑,從未引起點滴的風波。

至於華僑殉難公墓,現易名為文化園林,位在寬柔一小之旁,原佔地10畝,由柔佛蘇丹捐贈。1947年3月17日下午1時,舉行安葬典禮及公葬儀式,由時任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鄺達仁擔任主祭,柔佛攝政王東姑依斯邁及新山中華公會理事長黃樹芬擔任陪祭,當天約有數千名新山市民參加。

公墓埋葬了逾2千具被日軍屠殺,而散佈在各地的難胞遺骸,包括了當年起而領導抗日的新山華社各領袖,如陳合吉、陳全奎、謝振傳、盧鴻雲、陳樹典等。墓園立有公墓、碑坊、碑文、福神、小亭等,每年春秋兩祭,以追悼及緬懷諸先烈的英魂。新山各華團都受邀參加,前幾年更有寬中生及笨珍培群獨中赴會。

2018年春祭,中國駐馬大使白天,亦親臨現場祭拜。儀式包括新山中華公會會長致詞、致送花圈,放白鴿及拉布條等,場面莊嚴肅穆。這一儀式,從1947年舉行至今,從未中斷。

殉難公墓秋兩祭這一熱烈場面,與日軍戰功紀念碑,被人民群眾推倒後,輾轉又神神秘秘地移遷至日人墓園,一直倒置在地上,再也沒有以真面目示人,成了強烈的對照。多年來,新山人對這兩座墓園存留的戰時遺物,就以這一最實際行動給予最正義的回應。

今年新山華團的春祭活動,已訂4月7日早上下9時舉行,請大家踴躍出席。

2169HWM20193281310591784431.jpg
哥文茶日人墓園。

2169HWM20193281310581784429.jpg
新山哥文茶華僑殉難公墓,埋葬了逾2千具被日軍殺害的難胞骨骸。

2169HWM20193281310581784430.jpg
哥文茶日人墓園內,倒置在地上,字跡模糊、其上長滿樹木的日軍戰跡紀念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