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
大柔佛焦点
儿童庙会英歌舞体验活动 将文化种在小朋友心中
(新山30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三月初三锣鼓响”在今天下午举办的儿童庙会中,别开生面地为小朋友准备了英歌舞体验活动,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了潮州文化的根,期待日后长成传承文化的大树。
2天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三月初三锣鼓响 | 潮州美食街 品新山“潮州味”
(新山30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品牌活动“三月初三锣鼓响”今早迈入第二天,新山直律街今早化身成为潮州美食街,不少民众扶老携幼前来品尝新山难得的“潮州味”。
2天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击鼓响锣!《三月初三锣鼓响》潮州庙会约定您
(新山30日讯)继昨晚在新山中华大厦举行的开幕礼暨潮州美食宴之后,第二十四届《三月初三锣鼓响》潮州乡音民俗庙会系列活动,从3月30日起至31日在柔佛古庙隆重登场。 此系列活动是由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主办,柔佛颍川陈氏公会、新山镇安古庙、柔佛古庙管委会协办。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黄木祥在会上致辞时说,此庙会活动,是为了庆祝元天上帝宝诞而举办。除了系列传统节目,大会今年特别邀请新加坡南华潮剧社演绎酬神大戏。 他说,各理事分工合作,执行任务,也结合柔佛颍川陈氏公会儒乐团、新山镇安古庙潮州大锣鼓队,分别呈献潮州折子戏和潮州大锣鼓等节目。 活动工委会主席徐鑫泉表示,回首过去24年,三月初三庙会来到现在,与最初有所不同,但依旧保留一些拥核心文化价值的项目,例如潮州美食,以及潮州大戏。 “各界的全力支持,是工委会继续前进的动力。”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有事未克出席,副会长拿督姚文春代表致词时强调,当今,地缘性社团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姚文春表示,面对时代变革,必须顺应发展潮流,积极创新,使乡会活动发挥更大价值,为华社繁荣献力。 他说:“这不仅是对文化的坚守,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此外,昨晚代表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为活动致开幕词的黄祥銮时说,农历三月初三对潮州人深具意义,不仅传承文化,也是认同身份纽带的重要活动。 晚宴精心特备潮州传统菜肴,同时安排人员现场解说。 这些潮州菜分别是:潮州红桃粿、卤味目斗、潮州卤味五件配白粥、豆酱水蒸方鱼、白蒸刺壳鱼、花雕白灼虾、香菇素菜、南洋风味青目、甜品金瓜芋泥等。 昨晚出席活动者,尚有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署理会长郑达洺、总务洪徕腾等。 《三月初三锣鼓响》潮州乡音民俗庙会将陆续登场的精彩节目,尚包括:3月31日的元天上帝参拜祈福仪式(早上11时)、闭幕礼暨美食餐车(下午6时)、新加坡南华潮剧社酬神大戏(晚上7时)。
2天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陈旭年街“潮味十足” 为“三月初三锣鼓响”造势
(新山22日讯)新山陈旭年文化街今早“潮味十足”,热闹的潮州大锣鼓、义兴英歌队及潮音小组表演,为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一年一度的“三月初三锣鼓响”进行暖场活动。
1星期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马潮联青全国学艺赛柔南区开赛 近千学生切磋交流
(新山22日讯)马潮联青全国学艺比赛柔南区域赛今日在新山宽柔二小盛大举行,共吸引近千名学生到场参赛,沉浸在书艺活动切磋交流。
1星期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柔潮州八邑会馆22日启动 三月初三锣鼓响活动
(新山14日讯)看潮剧,尝潮州美食!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将于3月22日,启动乙巳年第24届庆贺元天上帝圣寿之“三月初三锣鼓响”民俗庙会活动,为民众带来一场融合潮州美食、传统大锣鼓、英歌舞等元素的文化盛宴。
3星期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再考察中国青龙古庙游神 黄木祥:明年为游神添新表演
(新山20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黄木祥表示,他与团队明日将到中国潮州,考察当地青龙古庙游神盛会,拟继英歌舞队之后,再将当地游神的其他精彩表演项目带返新山,为来年的游神活动增添新演出节目。 为期5天的柔佛古庙游神盛会昨日划下句点,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于昨晚举办游神平安宴,黄木祥在会后受访时这么说。 据他指出,会馆6名代表包括他本身,将于今日乘搭班机赴潮州考察青龙古庙游神活动,而青龙古庙游神活动将于明日举行,为期一天,表演节目精彩丰富。 他表示,他与团队将在近一星期的拜访行程中,从人力与经费等角度考量,仔细研究可带返加入古庙游神庆典的表演项目,让本地善信大开眼界。 他说,在引入中国当地游神表演项目之前,也必须考虑本地华社对有关表演节目的接受度。 他提到,会馆去年2月组团考察青龙古庙游神盛会后,分别于去年4月和5月派员到当地学习英歌舞,随后于同年8月成立自身英歌舞队──“义兴英歌舞队”,并于今年游神首次亮相。 他说,青龙古庙游神队伍的表演项目,演出者一般需拥武术功底,英歌舞也不例外,当初会馆主要是自费派出属于教练级的人士到中国学习英歌舞。 他希望此趟赴中国,能获中国当地单位赞助经费,让会馆派员学习青龙古庙的其他表演项目。 大会昨晚筵开80席,出席者尚包括: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名誉顾问林俊民、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新山广肇会馆会长陈德福、新山客家公会署理会长拿督斯里杨国兴,以及其他华团与社团代表等。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呼吁其他华团,效仿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将具有深度的游神表演项目带入柔佛古庙游神,为游神申请列入世遗加分,成为一大助力。 他也感谢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团队,在过去5天的古庙游神盛会共同献力,携手为世遗认证申请工作付出努力。 他说,世遗认证申请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希望今年3月就能提呈申请。 他强调,古庙游神若要成功申请列入世遗,在保持原有“传统文化风味”的同时,游行表演素质也必须有所提升。 他赞扬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英歌舞队,会馆去年特地派员到中国学习,学员经深入学习之后,得以在今届古庙游神盛会呈献表演。 他认为,若各会馆能为柔佛古庙游神带来不同的精彩表演项目,将更有助于游神活动申请列入联合国世遗名单。 另一方面,平安宴筹委会主席纪维雄在会上表示,参与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是华裔族群捍卫华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大家无论来自海内外任何一个地方,每年都会回来赴会。 他忆述,他本身是于1976年开始看游神,当时老家就位于新山老城区的啰咪街一带。 他透露,儿时记忆中的游神活动,队伍是提灯游行,游神方式与现今十分不同,现在的游神进步与提升了许多。
1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柔潮州会馆新春晚会 250人同庆新春
(新山8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昨晚举办2025乙巳年新春晚会,250人齐聚一堂欢庆新春佳节。 会长黄木祥在会上致词时表示,新春晚会是会馆一个让所有人可以借此机会聚在一起互相拜年、交流联络感情的常年活动。 他说,新春拜年与团拜是应该被传承下去的华人传统文化,以让年轻的一辈更了解这个文化。 他也表示,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去年成立了义兴英歌舞队,这是全马第一支从中国潮汕地区传过来的英歌舞队。他对团员努力练习的态度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可以将英歌舞这个属于潮汕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他对晚宴出现不少年轻的面孔感到欣慰,同时呼吁对英歌舞有兴趣或想学习英歌舞的民众,前来会馆询问了解。 出席晚宴的嘉宾包括新山中华公会副会长胡志强、新山福建会馆副会长拿督王隆华、新山广肇会馆副总务张永昇、新山客家公会妇女组署理主任谢佩芝、新山海南会馆署理理事长拿督莫壮强、依斯干达公主城市议员陈贤绮,以及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署理会长郑达洺、副会长孙彦彬和李玉品、总务洪来腾、青年团团长罗健宏等。 晚宴筵开25桌,由会馆的舞龙队呈献表演掀开序幕,紧接著出场的就是画著脸谱,身著服饰的义兴英歌队带来英歌舞表演。 晚宴上也有专业风水师与出席者分享今年十二生肖的整体运程,当然也少不了歌唱以及财神爷派红包的环节,让出席者开开心心过一个充满好兆头的新年。
2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坊街亭韵”游神衣搭英歌舞,柔潮州八邑会馆元旦开放订购
(新山21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来到第六系列的潮州八景“坊街亭韵”游神衣,搭配引入新山的民俗活动英歌舞,以崭新面貌亮相,并将在明年1月1日开放线上订购。
3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洪和忠:柔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 让潮州文化焕发出新光彩
(新山11日讯)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副总会长拿督洪和忠,赞赏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成立的义兴英歌队,让潮州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说,这支甫成立不久的队伍,早前在会馆配合“万盏华灯庆中秋”举办的活动中,带来了震撼人心的表演,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演出,令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南方传统民俗中于中秋节通过“烧塔”表达丰收的喜悦。 不仅如此,他也表扬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在上述中秋庆典中荣获4个奖项,除了举办“月圆舞英歌,中秋共欢乐”赢得“中华杯”,同时还囊括社团组特优奖、传灯奖和布置奖单位之一,表现极佳。 洪和忠昨晚代表马潮联会总会长出席柔佛潮州八邑会馆90周年会庆晚宴时,发表以上谈话。 他指出,90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程。 他说:“多年以来,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不仅是潮州乡亲的温暖港湾,更是共同传承文化、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潮州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推动和发扬潮州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潮州文化在每一代人心中延续。” 此外,他强调,潮州人注重教育与文化,作为华团的领导,他呼吁同乡在未来继续为文教出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柔潮联谊会值年主席刘德祥欣见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人才济济,但仍希望有更多青年加入潮州会馆,发扬及传承潮州文化。 会上,他也鼓励乡亲,不论年纪,都以潮州话交流,他更以身作则,特别以潮州话致词。 此外,他也宣布乌鲁地南潮州八邑会馆正式加入柔潮联谊会的大家庭,使柔潮联谊会进一步壮大。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黄木祥在90周年会庆晚宴上,感谢历届会长和理事为会馆付出的时间和精神,成就了今日的会馆。 他提及,会馆较早时成立了全马首支英歌舞队,随著这支队伍顺利诞生,他也希望借此让潮汕文化在新山发扬光大。 配合会馆庆祝成立90周年,大会也呈现了一部“九秩同心庆,百年共携行”节目剧,透过8个剧目将会馆一整年的活动重演一遍,包括慈善篮球赛、回潮日、甲辰年柔佛古庙游神、三月初三锣鼓响、全国学艺比赛、义兴英歌队成立、出花园及马潮联会全国代表大会,让出席者一目了然。 晚宴上,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也秉持先贤精神,献捐各1万令吉给新山宽柔中学和南方大学学院,由宽中副校长陈德生和南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亲自接领。 其他出席嘉宾包括: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永久名誉会长陈泰昌博士、陈周平、陈伟雄和总务洪徕腾,以及工委会主席黄志耀。
6月前
大柔佛焦点
华社
马潮联青全国学艺赛 柔八邑会馆 夺总冠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在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青年团(马潮联青)2024年全国学艺比赛中,摘下“拿督斯里黄赐兴”常年杯,成为本年度总冠军。
8月前
华社
大柔佛焦点
汕头市委书记见证 义兴英歌队柔佛古庙成立
(新山10日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今日在柔佛古庙正式成立,并由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黄木祥感谢大家抽空出席义兴英歌队的成立仪式,同时希望各界能够支持这支英歌队的发展。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表示,义兴英歌队的成立,是值得新山华社纪念的事情。 他说,12年前中国汕头市的英歌队特地前来参与柔佛古庙游神,他很高兴看到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随后成功成立本土的英歌队。 他指出,早期新山因为潮州人居多,一度被称为“小汕头”,义兴英歌队的成立对新山的潮州人来说算是一个里程碑。 他希望英歌舞这项活动能够在新山发扬光大,并期望义兴英歌队能够像二十四节令鼓以及高桩舞狮一样,成为马来西亚的华族文化象征之一。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于今年5月30日至6月4日,组织考察团前往中国汕头市,分别向当地的3支英歌队学习脸谱、阵型及鼓乐,随后成立了义兴英歌队,并即将在本月举办的马潮联会上首次亮相表演。 成立仪式出席者,还包括中国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钊、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副会长李富新和李玉品、名誉会长陈周平及柔佛古庙管委会主席拿督张学禄等。
8月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特稿】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 发扬潮汕独特传统文化
(新山30日讯)近年来,英歌舞以其刚劲雄壮的舞姿和磅礴威武的气势,在中国潮汕地区掀起了一股热潮。如今,这股“英歌”热潮也蔓延至柔南的新山,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组建了本土英歌舞队——义兴英歌舞队,计划在8月的马潮联会上进行表演,以促进这项独特的潮汕传统文化在本地的发展。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黄木祥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会馆成立义兴英歌舞队的目的是希望将英歌舞队从中国引进本地,并向学校推广。 他在全马各州走访期间,向各属会介绍了义兴英歌舞队。几家北马属会对此表示了浓厚兴趣。他希望在义兴英歌舞队8月于马潮联会的演出之后,吸引更多的属会共同在本地推广英歌舞。 他披露,目前购置英歌舞队的配备与服装等已经投入了超过10万令吉,其中耗资最大的是服装。 “完整的表演队伍有108位表演者,就需要108件服装。以一套平均价格1000令吉来说,108套服装就需要18万8000令吉。所以服装我们是分批购买,尚未凑齐108套服装。” 他对该队的训练情况感到满意,也祝愿他们在马潮联会的初次登场顺利,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并吸引他们加入英歌舞队。他期望英歌舞进入校园,让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壮大本土英歌舞队。 该馆青年团副团长兼武术团主任罗培文表示,许多本地人对英歌舞完全不了解,目前已有约20至30人报名参加体验课。 “正在开始编排8月马潮联会的表演阵容,最少需要20名表演者。” 对于今年6月率团前往中国潮阳学习英歌舞的机会,培文表示,会馆一直希望将英歌舞从潮阳引入我国。自从2012年英歌舞在柔佛古庙游神中首次亮相并引起轰动后,就萌生了将英歌舞作为每年游神演出项目的想法。然而,由于每年邀请海外英歌舞队的费用问题,他们决定成立一支本土英歌舞队。 “我们通过许多管道,尤其是潮阳区政府的协助才促成这个学习团。恰逢今年马潮大会在新山举办,希望能够在大会上呈现表演。” 她说,当时前往潮阳学习英歌舞的团员都是有武术或龙狮功底的教练或助教。由于人数有限,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回来传授和教导。 “我们学的是中快板的潮阳派英歌。英歌舞分成直槌和横槌的打法,所传授的3支潮汕英歌舞队都是横槌打法。” 她说,当初向三支队伍学习时,担心会引起混乱,但所幸各队伍间互相沟通和安排,分别传授槌法及阵型、脸谱和服装,以及敲击乐的部分。由于槌法和鼓乐需要互相配合,传授这两项的队伍也事先做好了沟通。 “这三支英歌队在当地颇具代表性,选择分别向他们学习是为了集百家之长,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成立有自己特色的本土化英歌舞队。”她说,如果只向一支英歌队学习,新成立的英歌队就像是那支队伍的海外分队,这并非他们的本意。 她指出,有说法认为英歌舞源自傩舞。傩舞是一种祭祀舞蹈,舞者戴着面具驱赶鬼怪,后来英歌舞演变为画脸谱的形式。此外,早期一些地区的英歌舞队由乡村武装自卫队伪装,并在宋朝后融入《水浒传》元素,增加了趣味性。演变至今,英歌舞已成为一项传统文化表演。 “早期的表演分成前棚和后棚,前棚为现在的英歌舞表演,后棚是鼓乐以及潮州戏曲演出,但是现在大多数已经将后棚省略。唯有在中国一些地区,保留了完整的前棚后棚表演。现在的英歌舞表演内容,多为梁山好汉乔装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桥段。” 她表示,脸谱的颜色也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像舞蛇者时迁,其脸谱为白色,凸显了人物奸诈狡猾的性格。而时迁在英歌队伍里主要是协助指挥与调整队伍,有些队伍没有时迁这个角色,则由扮演公孙胜、吴用,或者武松的表演者来舞旗和担任指挥角色。 她在潮阳感受到当地民间团体对英歌舞的热爱,也被表演者们的体力及耐力所折服,表演者在整场演出需要一直不停地跳,耗费体力,但是也能够感受到表演者的活力及振奋的士气。 武术团教练杜华是首次接触英歌舞。她在抵达潮阳的第一天看完表演后,知道要在3天内把整套英歌舞学会感到非常大的压力。 她笑说,虽然跟著学习团过去的团员每个都是武术高手,但是学习英歌舞还是第一次,尤其学习的时间那么短,更何况他们还有要回来训练队员的任务在身,所承受的压力更是非同凡响。 不过在实际练习后,她发现英歌舞比武术简单很多,武术的招式更多,而英歌舞更注重团体配合。 她说,英歌舞的鼓乐打法比起龙狮来说相对简单,打鼓的鼓手负责掌控了全场的表演节奏,因为阵型和跳法快慢都是由鼓乐的节奏决定的。负责打鼓的乐手大多数会扮演《水浒传》里的宋江,在表演队伍里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 她指出,目前来试课的人很多,年龄从最小的6岁到超过60岁的各个年龄层都有。然而,由于英歌舞要展现彪悍、强壮和刚劲的感觉,舞蹈动作属于战舞的一种,更适合青壮年来演绎。因此,他们在挑选适合表演的年龄层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她补充,英歌舞适合各个年龄层练习,既能锻炼身体协调性,年长人士也能训练手脚末梢神经。英歌舞在表演时能展现年轻人的活力,表演时的叫喊也能让年轻人情绪得到发泄,因此她非常鼓励年轻人来学习英歌舞。 义兴英歌队教练王应里表示,因为他有二十四节令鼓的经验,所以在英歌舞的鼓乐上手方面比较容易,且英歌舞的鼓乐也比较简单,更强调的是表演者和鼓手的配合与默契。 对他而言,最大的挑战是队伍的配合以及牢记并熟练每一个动作。由于鼓乐的节奏和动作没有停顿,因此必须非常清楚并熟练地知道下一步的动作。 关于首次观赏英歌舞的感受,对于表演人数众多动作还能整齐划一感到震撼,而自己练习后才发觉英歌舞耗体力。因此他很佩服表演者在表演时,除了要不停地舞动之外还要不停地变换阵型。 武术团助教,同时也是英歌舞学习团中年龄最小的锺凯泓(11岁)指出,他很喜欢英歌舞的鼓乐,同时也表示步法与阵型是最难学的部分。 他表示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将英歌舞的步法练熟,这样才能去表演。 义兴英歌队教练曾文达表示,他在潮阳第一次看到英歌表演时觉得非常精彩,也感受到了不小的文化震撼。 他说,槌法因为很考验身体的协调性,所以是最困难和最累的部分。身体的协调性配合不好,动作一乱就会跟不上大队。此外,表演时除了要注意团队配合之外,也要注意鼓的节奏变化。 “这些要通过训练,除了自己个人的训练,还有与队友一起进行配合度方面的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8月前
大柔佛焦点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12年前到新山表演的第一支祖籍乡英歌舞队
12年前,新山迎来了的前来表演的第一支祖籍乡英歌舞队。 这支来自祖籍乡的英歌舞队于2012年2月13日开始,在柔佛古庙游神盛会上亮相,这距离第一支来自泰南的英歌队于2011年6月26日,参与由柔佛颍川陈氏公会在陈旭年文化街主办的“颍川之夜”庆祝创会50周年,已是250天前的事,又与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于今年6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决定成立在地英歌舞队,相距了12年了。 无论如何,迟来总比没来好。 于距今12年前,踏上早年被誉为“小汕头”,后来依然是潮人聚居地的新山是一支名为汕头潮阳后溪英歌舞队,当年舞队此行的全部费用计100万人民币,全由汕头市政府赞助。 这次柔佛潮州八邑会馆赴汕头学习取经的武术团,亦蒙潮阳后溪英歌舞队诸同人热烈的接待与授艺,这诚是历史因缘际会撮成的一件美事。 当年远道而来的这支英歌舞队是一支老中青结合,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队伍,全团共有武者72人、鼓乐手15人及10人为工作人员。 全团年龄最大者是81岁的杨卫,他是英歌队的传承人物,他最大贡献是开创出适合广场表演与舞台艺术的的新套路。 另一位是年约67岁的林忠诚,他是汕头市英歌舞队队长。他们在接获出国表演任务后,每星期六下午及每天晚上就加紧训练。 该队于2006年获中国国务院宣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山表演期间,该队在柔佛古庙众神出銮到行宫及夜游时,以气势磅礡,雄壮威严的歌舞表演,深深吸引了沿途围观及驻足观看的千千万万新山市民的眼球,并引起大家高度的兴趣与共鸣,毕竟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如此就近亲睹这支高水平的民俗表演歌舞。 该团的表演是根据水浒传吴用智取卢俊义的故事改编,团员还特地在陈旭年文化街红楼举行英歌舞图片展及在街上表演。 在展览会开幕仪式上,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红致词时指出,这次是潮阳英歌舞队首次出国交流,希望借此提高这民俗文化的层次,也为新山与汕头市结为友好城市付诸行动。 时任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会长陈泰昌博士指出,潮阳英歌舞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合的是,柔佛古庙游神亦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喜上加喜。 他说,汕头与新山签署结为友好城市后,汕头政府特别出资百万人民币,资助汕头潮阳英歌舞队前来参与柔佛古庙游神庆典,意义重大。 新山与汕头是于2011年11月4日签署结为友好城市。
10月前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
【新旧对照】 拿督陈联顺:引进英歌舞到新山的第一人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决定在新山推动英歌舞活动,可喜可贺。 该会馆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將于今年8月间在柔佛古庙成立英歌舞队,也计划于今年8月15日,在新山舉行的第90届马潮联代表大会上進行表演。 这是随着日前派遣由罗培文率领,包括总教练杜华在内的武术团,到访汕潮阳区实地交流与学习后,带回来的最新成果。 该武术团在逗留期间,获得热烈的欢迎与接待,各纸媒及电视台一再报导,有关成员也实地接受训练,现今在杜华指导下已开班学习,这体现了新山与祖籍乡两地潮人关系的紧密,第一支本地化英歌舞队的公开亮相指日可待了。 翻查历史,英歌舞队在新山公开表演前后有两次,第一次在距今13年前的2011年6月26日,来表演的是一支泰南的英歌舞队,在陈旭年文化街表演。 第二次在2012年2月13日,来表演的是中国潮阳后溪英歌舞队,当年正值这项庆典获颁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年。 本文先记述第一次泰南英歌舞队在本地表演的盛况,第二次将在续篇中,于6月21日刊出。 泰南英歌舞队之所以会到新山来,得力以柔佛颍川陈氏公会时任会长已故拿督陈联顺的远见与魄力,在他的安排下,泰南英歌舞队才得以成行。 2011年正是该会创会70周年纪念,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拿督陈联顺的领导下,第一次把庆典活动移至户外,以陈氏先贤陈旭年名字命名的陈旭年文化街于是被选中,一场命名为“颍川之夜”的文化飨宴,就在该街道上的停车场举行。 这场活动节目丰富及多彩,由时任柔佛州行政议员拿督陈国煌主持开幕。 呈献的节目计有:儒乐团的折子戏及合唱、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的福建南音曲子、南院的艺弦华乐团及其他文化表演。 现场同时还特备“颍川小食”免费招待在场人士,让大家一边吃,一边欣赏表演,节目的高潮是燃放烟花。当晚捧场的人士约有2千人,座无虚席。 泰南英歌舞队的表演,引发众人好奇与兴趣,因这是类似表演第一次在新山登场。表演者们在鼓声中,在老街穿梭走动,吸引众人围观。 第二次在台上表演,则演出人叠人,把全场气氛带入另一个新高潮。 这支英歌舞队成员约有20多人,服饰、器具、脸谱、表演节奏、技巧及配乐等,与传统英歌舞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在于他们全是道地的泰国人,不谙潮语。泰国潮州人众多,移居历史悠久,或是已被同化了的潮州人。 据当年陈开顺透露,上述英歌舞演员在他安排下,由泰南乘搭罗里南下新山,当晩演出结束后又乘原罗里回去。 日前,在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与来自潮州的学者陈椰相会,他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 院历史讲师,刚去泰国进行学术研究。他说,目前在泰国的英歌舞队有20多支,非常热闹,由此也反映泰国英歌舞活动的蓬勃。 综合上述,基于陈联顺生前的地位与影响力,他才是真正把英歌舞这具有400多年历史,且是中国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带入新山的第一人。 陈联顺于2013年及2014年出任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及新山中华公会会长,并于2014年5月5日与世长辞。
10月前
新旧对照
大柔佛焦点
柔潮州八邑会馆开大会 黄木祥任新会长
佛潮州八邑会馆昨日举办2024年度会员大会,大会通过6项提案,也推选出新任理事会,黄木祥被推选为会长,署理会长则由郑达洺担任。
11月前
大柔佛焦点
更多柔佛潮州八邑会馆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