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年久失修

4天前
焦点社区:峇株巴辖巴力拉惹泉源花园 (峇株巴辖20日讯)曾被列为蚊症黑区的峇株巴辖巴力拉惹泉源花园(Taman Parit Raja),后巷水沟年久失修并严重崩塌,导致水沟阻塞,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接获泉源花园居民投诉,指当地后巷水沟已有近30年没有重修,狭小的水沟长期水流不通,成为一滩死水。 当地多条后巷水沟都已年久失修,其中以明当5路及明当7路之间的后巷水沟损坏情况最为严重,部分沟堤已完全崩塌,无法疏通水流。 据居民透露,泉源花园在去年底曾接连发现4宗蚊症病例,因此被卫生局列为蚊症黑区,并在当地进行清洁运动,但崩塌的水沟至今不获重修,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当地多年来频频传出蚊症病例,居民一直处于提心吊胆中,希望当局能够尽快重修损坏的水沟。 居民黄月英(64岁)表示,她在明当5路居住了近30年,但却从见到水沟获得提昇,而且从大约20年前,水沟就开始出现崩塌受损的情况。 “虽然这里并未发生水患,但水沟崩塌却造成阻塞及水流不通,导致蚊虫滋生及引发蚊症。” 她透露,当地的蚊虫特别多,早年她的3名儿子都曾患上蚊症,当地居民一直饱受蚊症困扰。 住在明当7路的卓进财(65岁)希望当局尽快重修受损的后巷水沟,以免沟堤崩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也有助于疏通水流及避免蚊虫滋生。 他说,泉源花园去年底曾被当局列为蚊症黑区,并在当地进行清洁运动,所以居民都已对蚊症提高警惕。 峇株巴辖第6区市议员卓培忠表示,他已要求峇株巴辖市议会尽快重修泉源花园的后巷水沟,并将旧式的V形水沟提昇为新式的U型水沟。 “我在1月间已向当局提呈报告,强调当地的水沟年久失修,而且一些水沟崩塌受损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水流不通及滋生蚊虫,加剧蚊症问题。” 他说,旧式的狭小水沟排水缓慢,必须提昇为新式的U型水沟,才能应付未来的需求。 “市议会将会派员前来视察后巷水沟的受损情况,再安排进行重修工程。”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5月前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焦点社区:峇株巴辖苏雅花园 (峇株巴辖25日讯)峇株巴辖苏雅花园组屋和雨盖球场的多处设施年久失修,令当地民众饱受困扰,希望当局能够协助解决。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接获当地居民投诉,指苏雅花园3座组屋的垃圾槽损坏多年,导致各楼层共用的槽管中垃圾阻塞,影响环境卫生,而且组屋屋顶的排水管也破裂漏水。 上述组屋内的水沟,因为年久失修及受到大树树根的破坏,已出现崩塌损坏及垃圾阻塞的情况。 此外,组屋停车场内的树木生长太过茂盛,也为居民带来不便,希望当局能够协助修剪树木。 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也投诉雨盖球场面对篱笆及篮球框损坏等问题,并且缺乏水电供应,导致居民无法进行各项活动。 苏雅花园组屋居委会主席赖兆民说,3座组屋内各楼层居民共用的垃圾槽及槽管已损坏多年,居委会通过峇株巴辖市议会向房地部申请拨款维修垃圾槽及槽管,但申请3年仍未获批准。 “组屋屋顶的排水槽也已破裂,一旦下雨便会漏水,许多居民都投诉夜间被水滴声吵得无法入睡。” 此外,他指出,居民们希望在组屋楼下增设公共信箱,以免邮差将信件随意置放在楼梯口,但居委会却缺乏经费。 因此,他将向国州议员申请拨款,以重修组屋范围内的水沟及增设公共信箱,同时也希望当局协助处理一些车子长期停放在组屋停车场的问题。 峇株巴辖苏雅花园雨盖球场管理委员会主席王友成指出,该委员会希望获得当地居民支持及当局的协助,以重新整顿雨盖球场及修复受损的设施。 “我们将逐步重修篮球场的设备,如篱笆及篮球框等,让居民拥有完善的空间,以进行各项文化、体育及休闲活动。” 他透露,该委员会计划逐步推动二十四节令鼓、醒狮团及土风舞等健康活动,希望居民们能积极参与。 峇株巴辖马华市议员党鞭戴华光表示,他将会协助苏雅花园组屋居委会,通过市议会向房地部申请拨款,以解决组屋的垃圾槽损坏和屋顶排水槽破裂的问题。 “我和负责本区的峇株巴辖市议员蓝吉星,也会协助居委会向国州议员申请拨款,以添设公共信箱和修理水沟。” 他已向市议会反映组屋树木太过茂盛的问题,因此当局将会派人到组屋修剪有关树木。 另一方面,戴华光指出,峇株市议会已开始重修雨盖篮球场的篱笆门并增设铁门,以保护民众的安全。 他说,在去年6月间,市议会承包商在修好雨盖球场旁的石墙后,没有重设因为施工而拆除的篱笆门,令居民感到不满。 “我向市议会反映及不断跟进后,市议会近日已安排承包商到现场重设篱笆门及铁门,希望居民们也能保护 公物,不要再破坏球场的篱笆。” 此外,他表示,苏雅花园居民也投诉该花园的加蒙路进行提昇水沟工程时,承包商修筑的沟堤太高,经过他向市议会反映及协调后,当局已派人重修及筑低沟堤。 “当局也顺应居民要求,在加蒙路的沟上建造一个通行桥,以方便居民从大路越过水沟回家。”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新山15日讯)新山百合花园巴刹年久失修,不仅地面坑洞处处、沟渠坍塌,楼梯也缺扶手,厕所门更已松脱,巴刹小贩与市民面对诸多不便,期盼新山市政厅能够关注,并尽速修复和改善设施。 这座位于新山百合花园莫烈2/38路的巴刹营业已超过20年,新山柔佛再也州议员廖彩彤今早陪同一些巴刹小贩与市民召开发布会,说明设施失修的情况。 廖彩彤表示,她于2019年曾协助巴刹业者,由当局为巴刹进行屋顶漏水修补工程,并修复厕所设施以及加设巴刹围篱等;如今,部份设施已出现问题。 她表示,倘若新山市政厅未能及时处理,她计划与新山县署商议,先动用柔佛再也州选区来自县署的拨款,为巴刹优先增设楼梯扶手,以方便乐龄人士出入。 鱼贩许喜财(58岁)表示,巴刹内部的地面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洞,不仅对市民造成不便,小贩用推车运货,轮子也因此常被磨损。 他说,地面坑洞易酿意外,乐龄顾客行走时也担心会跌倒,间接令小贩流失不少顾客,加上经济不景,巴刹小贩生意大受影响。 他表示,他本身除了早上在巴刹售卖鲜鱼之外,晚上也得到夜市卖鱼,才能糊口。 巫裔小贩尤克利透露,父亲于多年前曾自资数百令吉,买洋灰填补档口前方地面的坑洞,但数年后地面再出现坑洞。 鱼贩李振泰(47岁)表示,巴刹后方罗里缷货处的沟渠数年前坍塌,有一名妇女于行管令期间一时不察踩空,导致手部受伤。仍再发生。 李振泰透露,在更早之前,大约6年前,巴刹小贩曾合资逾2000令吉修建沟渠坍塌处,但有关沟渠坍塌的问题过后仍再发生。 另一方面,民众李丽卿(60岁)在受访时建议,巴刹入口处的楼梯应加设扶把,方便乐龄人士上下楼梯。 她说,她有多位乐龄朋友在使用巴刹楼梯时都打醒十二分精神,担心一个不小心会从楼梯处摔下。 她指出,楼梯下端衔接平地的沟渠边缘有些裂缝,也令人担心沟渠会随时坍塌。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