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株巴辖20日讯)曾被列为蚊症黑区的峇株巴辖巴力拉惹泉源花园(Taman Parit Raja),后巷水沟年久失修并严重崩塌,导致水沟阻塞,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
ADVERTISEMENT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接获泉源花园居民投诉,指当地后巷水沟已有近30年没有重修,狭小的水沟长期水流不通,成为一滩死水。

当地多条后巷水沟都已年久失修,其中以明当5路及明当7路之间的后巷水沟损坏情况最为严重,部分沟堤已完全崩塌,无法疏通水流。
据居民透露,泉源花园在去年底曾接连发现4宗蚊症病例,因此被卫生局列为蚊症黑区,并在当地进行清洁运动,但崩塌的水沟至今不获重修,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当地多年来频频传出蚊症病例,居民一直处于提心吊胆中,希望当局能够尽快重修损坏的水沟。

居民黄月英(64岁)表示,她在明当5路居住了近30年,但却从见到水沟获得提昇,而且从大约20年前,水沟就开始出现崩塌受损的情况。

“虽然这里并未发生水患,但水沟崩塌却造成阻塞及水流不通,导致蚊虫滋生及引发蚊症。”
她透露,当地的蚊虫特别多,早年她的3名儿子都曾患上蚊症,当地居民一直饱受蚊症困扰。

住在明当7路的卓进财(65岁)希望当局尽快重修受损的后巷水沟,以免沟堤崩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也有助于疏通水流及避免蚊虫滋生。

他说,泉源花园去年底曾被当局列为蚊症黑区,并在当地进行清洁运动,所以居民都已对蚊症提高警惕。

峇株巴辖第6区市议员卓培忠表示,他已要求峇株巴辖市议会尽快重修泉源花园的后巷水沟,并将旧式的V形水沟提昇为新式的U型水沟。
“我在1月间已向当局提呈报告,强调当地的水沟年久失修,而且一些水沟崩塌受损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水流不通及滋生蚊虫,加剧蚊症问题。”

他说,旧式的狭小水沟排水缓慢,必须提昇为新式的U型水沟,才能应付未来的需求。
“市议会将会派员前来视察后巷水沟的受损情况,再安排进行重修工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