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加工

(哥打丁宜25日讯)上一期谈到运输费的“内外夹攻”加剧了柔州木业加工行业的淘汰赛。 本期则透过业界人士分享产业如何从辉煌时代,逐渐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死存亡边缘。 随着树桐产量的减少,相应地影响了下游的制板业务,这种情况已经掩盖了木业加工在70至90年代所展现出的辉煌成就,并同时阻碍了木业的整体表现。 再加上本地木业销售市场仰赖于国外出口市场,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购买力大幅下降,木业产业链的掌控权也越来越薄弱,持续走下坡路甚至缺乏竞争力难以翻盘的关键点上,也受制于环境管治制度、社会压力及市场抵制等,许多短板问题导致木业加工业者也感叹“生意难做”。 在1970年代,国内木材加工业蓬勃发展,到了80年代,木业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进入90年代,柔佛州政府开始限制伐木活动,导致当地木业加工行业以惊人的速度从鼎盛走向衰退。 尽管今年首4个月,我国木材业出口总额达76亿4000万令吉,比去年同期增长20.2%,发出前景看俏的积极信号。 不过,以上数据也涵盖了制造家具的橡胶木、胶合板、板材、木工制品(BJC)和纤维板等各种材质的制成品,而以树桐原木加工再出口的行业却未有相关的细分。 柔佛州木业加工商会会长拿督陈有坚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当下的国际形势考验着木业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而其中左右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上一期提及的“针对性燃油补贴”机制之外,还有树桐产量的普及性和经商环境。 他坦言,木业加工长期为各工业领域提供原材料加工或成品包装的服务,尽管制造业不断进步,但木材加工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近20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以及货源日益紧缺,商品成本不断攀升,以致制造商转向其他替代品。” 他表示,板厂越来越难生存,90年代柔州超过百间板厂蓬勃发展,以哥打丁宜区为例,从10多家大大小小的木业加工厂关闭50%,如今仅剩三四家活跃的锯木厂。 陈有坚披露,目前大部分柔州木业加工厂从登嘉楼、吉兰丹、彭亨、森美兰和霹雳等多个州属购买树桐,而树桐品种则包括:山樟木(Kapur)、樟脑木(Chengal)、油曹木或金柚檀(Balau)或杂木等。 他指出,柔州伐木业至少8年以上受严厉的条规限制,树桐产量大幅下滑也直接影响下游产能,木业加工厂要走出困局,只能采取破釜沉舟的自救策略,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就是果断缩小板厂规模,避免产能过剩演变成中长期问题;其次则是砸资跨州购买树桐以维持运作,应付订单。” 他说,这些年来,树桐的产量一直未能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能够坚持下来并熬过各种困难的木业加工已寥寥无几。与其固执地维持前景暗淡的产能,拖累整个企业,不如接受现实。结果是,州内的树桐加工和处理工厂逐年倒闭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哥打丁宜从事木业加工46年的第二代接班人郑忠荣则透露,冠病疫情爆发影响全球的消费力,随着全球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蔓延以及多个地区爆发冲突事件的影响下,木材行业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消费者也相对减少木材和家具等非必需品的支出,导致订单量减少。 “我的木业加工厂以高品质的名柴为主,油曹木和樟脑木经过锯木作业,有90%产品出口至马尔代夫、中东和南非等国家,10%则是供应本地消费市场,名柴的质量适用于门斗(门框)高品质路线。” 他指出,山樟木制成的板材或木制品,材色纹理美观、刨面光滑,非常适于雕刻,并且不容易生虫和发霉,尽管大马四季如夏也经得起耐高温不易劈裂或变形,在冬天国家也有抗严寒不形变的特性,还带有淡淡木材清香气味。 他说,从前邻国新加坡有一项硬性规定,凡建筑物的防火门必须采用实木的山樟木,以达到天然防火效果,惟近年已不再严格执行,选择新款式的替代品。 “木材代替品如铁和塑料等产品层出不穷。” 另外,陈有坚则指出,树桐产量缩减不仅令价格高居不下,面对国外订单深度下滑,下游产能过剩问题,再搭上木材代替品这道“拦路虎”,无形中让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更有不愿具名业者也感概道“白手起家创业43年始终坚守,目前也只能输少当赢,熬过残酷的寒冬迎来春天。” 业者的工厂以杂木加工为主,有70%的杂木出口至中东市场,剩余30%则供应本地市场,作为建筑用途。 “近年新加坡推崇预铸(Precast)的建筑方式,大量减少占用空间搭建膺架进行施工的作业,导致杂木使用量也大幅减少。” 陈有坚表示,在经商环境方面,政府不断修订政策执行条例,例如电子发票、销售税以及外籍劳工住宿等法规,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有业者反映,本地人不愿意屈就3D(肮脏,危险,辛苦)工作,导致业者引进外劳,要承担外劳人头税、宿舍、水电费、健康检查、医疗与社险等,不仅要支付月薪,每月每人要额外耗费2000令吉的开销,让中小型企业吃不消。 他说,作为工业辅助角色的木材加工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他呼吁政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应重视企业界的诉求。 “首先是协助我们开拓原材料持续供应渠道。” 他也希望政府能允许木业加工业者享有更灵活的政策调整空间,以及延长木材加工行业雇用外劳的年限。
2月前
4月前
(哥打丁宜22日讯)短短3年内“生椰拿铁”在中国卖出7亿杯,销售额突破人民币百亿元,而这场“生椰”狂潮不仅席卷中国,也在马来西亚掀起了弃“棕”转“椰”的风潮。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主力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精品咖啡迅速崛起,加上椰子本身味道鲜甜,脂肪含量低,令中国对椰子的需求大涨。 马来西亚种植的香椰也“敲开”了中国市场大门,椰子水和椰肉透过加工速冻技术冲出国门,逐步为椰子产业奠定辉煌的新里程碑。 看到中国市场庞大的“椰需求”,国内已有不少油棕种植业上市公司陆续改种椰子,强化“产椰链”抢占市场份额,盼能做到“点椰成金”的效果。 中国每年进口25亿个椰子仍然供不应求,目前承包本地2000英亩椰子园的陈维健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透露,中国适合种植椰子的地区和土地面积有限,海南岛的椰子产量约2.5亿个,占自给率10%。 他说,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下,中国的椰子进口量持续增加,有90%的椰子需依靠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进口,加上现代人讲究健康,纯天然椰水无添加糖分,深受消费者欢迎,椰子需求量一直在持续上扬。 “椰子的需求从冠病疫情开始持续增加,后来中国市场推出各种椰子饮料,相信椰子热潮暂时不会消退。” 他形容,椰子一身是宝,附加价值比油棕优秀一两倍,而且椰子充满了创造商业价值的爆发力,近年吸引我国不少财团,还有大大小小的园主纷纷加入种植椰子的行列。 一名园丘经理张金柳就向记者证实,他所服务的公司耗时两年的时间筹划椰子种植,并把居銮的1000英亩油棕树推倒,改种椰子树,预计今年6月完成最后的种植工作。 陈维健指出,近年棕油因环保问题遭欧美国家抵制,曾一度被视为黄金果的油棕鲜果价格节节下滑,每公吨一度降价至200令吉左右,令不少园主捶心肝。 他举例,每公吨油棕的收购价约800至900令吉,有时降至600令吉,七除八扣工资、肥料、运输等开销后,其实所剩无几。 “反观,每一英亩椰子园可收割800至1000个椰子,目前树上收购价为每个1令吉40仙至1令吉60仙,换句话,每英亩可赚取超过1000令吉的收入。” 他指出,椰子与油棕树远看相似,但椰子讲求更高的种植技术含量。 “每一英亩可种植100棵,椰树之间的距离相隔20呎,每4个月施肥一次,比起油棕种植成本较高,而且椰子成长期缓慢,在平地种植需等4至5年才结椰子有收成。” 此外,他说椰子属于季节性的植物,产量高峰期落在9月至2月,主要是因为这段期间水分充足;而4至6月因为天气炎热,导致产量减少一半。 农业部列椰子为四大工业产品之一,但陈维健认为我国的椰子种植与椰子加工下游工业并未见受到当局重视,如油棕、黄梨及橡胶般设立特别部门。 他形容,这场鸿“椰”(业)远图只交由农民独自闯荡和探索。 他分享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对椰子的追求,一定是新鲜嫰椰,以他的公司为例,公司每天至少要处理1万5000至2万个嫰椰,包括从削皮、切边(钻石型、菱形等)、打磨、清洗、打洞(视订单而定)、包装到冷藏。 “嫰椰取出椰子水后,果肉和椰子水在零添加的情况下透过速冻技术,出口到中国的广州与上海市场。而从在大马加工全程速冻运输到广州零售市场,预计耗时10天,品质接近新鲜开的嫰椰。” 他披露,在骨痛热症和冠病病例攀升时期,嫰椰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但行动管控令一度造成路边摊生意停摆,他最终逼不得已放弃分销给路边摊,把嫰椰集中火力供给加工业。 他表示,在商业竞争的残酷环境中适者生存,他在传统买卖嫩椰或老椰和投入椰子加工产业之间必须做出取舍,否则企业会被发展洪流淘汰。 他也补充,椰子被冠上“天然的电解质饮料”,饮用椰子水可以迅速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润状态,进一步推动了椰子的需求。 随着中国国内各项体育赛事日益发展,他希望大马制作和研发的椰子运动饮料,有机会在赛事亮相争取曝光率。 他形容,椰子全身是宝,嫩椰除了椰肉和椰子水可进行加工,椰花苞可制作椰花酒,老椰则可转化成椰浆、椰丝肥料、椰壳活性碳、椰粉、椰壳丝床褥及提炼成不同类型的椰子油,或萃取成初榨椰子油(VCO)等,充满各种商业价值和用处。 陈维健的父亲陈锡展于1987年从霹雳峇眼色海南下柔佛定居,当时家徒四壁,妻子罗初妹决心陪他白手起家,如今公司已交儿子管理,经过3人共同打拼37年,如今公司在椰子业界可说小有名气。 陈锡展坦言,从前他每天清晨时分到椰子园搬运老椰,驾着小罗里载到各区巴刹,供应给摊贩刨椰丝及挤椰浆。 “而妻子不仅帮忙接单和负责记录账目等工作,还要照顾家中4名子女,是幕后最大的功臣。” 他说,90年代路边摊开始蓬勃发展,人们喜欢上清凉解渴的嫰椰子水,而在当时也因橡胶价格低迷,园主大量改种利润较高的油棕树,全身心转战油棕业。 “我醉心椰子种植,因此选择坚守椰子产业。” 他就这么每天载送1000个嫰椰到路边摊分销,同时把嫰椰出口到新加坡市场,巅峰时期更需兼顾500英亩的椰子园种植,凭着自己的坚持和劳力赚来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说,2007年儿子接管生意后,透过椰子加工来赋予原始农产品新的价值,如今公司在柔佛州承包2000英亩椰子园收割椰子,旗下也有70英亩的椰子园,每个月的椰子产量可达6万个。 他也披露,早期种植的马瓦椰(MAWA)品种已慢慢绝迹,目前椰子园主要是种植班兰香椰(Kelapa Pandan,俗称“泰国香椰”)、马达椰(MATAG)、大马黄矮椰(Malayan Yellow Dwarf,简称MYD)以及红矮椰(Malayan Red Dwarf,简称MRD)。 员工用保鲜膜包裹椰子,完成新鲜嫰椰加工。(陆家明摄) 清洗经过“磨皮”的椰子,进入分类工序。(陆家明摄) 剥净椰子表皮后,来到“磨皮”工序。(陆家明摄)  尽管砸资投入机器化,可惜效率方面取代不了手工作业,加工厂仍保留椰子手工削皮和切边。(陆家明摄) 椰子加工厂有完整的作业流水线,员工为不同种类的嫰椰进行削皮和切边工序。(陆家明摄) 罗里载送嫰椰到加工厂。(陆家明摄) 老椰剥皮去壳后,椰子果会送往椰浆厂,椰壳则放入切碎机,变成椰壳纤维。(陆家明摄)
6月前
9月前
(振林山30日讯)柔佛州木业加工商会会长拿督陈有坚呼吁政府检讨外劳人头税、森林发展税、外劳宿舍等政策,辅助木材加工行业,乃至协助州内经济起飞。 他指出,人力短缺、材料难求等问题一直困扰著其同业,冀政府重视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柔佛州木业加工商会昨晚庆祝鲁班先师诞辰、四十四周年纪念,并举办第20届(2023-2025年度)理事就职典礼,该会法律顾问拿督云时进受邀出任监誓人。 陈有坚说,木材加工行业属于高劳动力行业,由于工作辛苦,无法吸引本地公民就业,必须依赖外劳在生产线操作,但是在国家外劳政策限制下,同业总无法聘请到足够的外劳。 “我们所生产的配件种类供给至少一百种行业应用,希望政府重视本行业在工业链所扮演的角色,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陈有坚也代表该会吁请政府检讨人头税的收取数目,降低第十年进入第十一年的外劳人头税。 “这一些外类都是厂商多年辛苦栽培的技术人才,高昂的人头税,不止增加雇主的负担更加会把成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他指出,希望政府能够允许木材加工厂将外劳宿舍设在厂房范围内,一来方便员工上下班,二来便于监管外劳,提升工作。 此外,他说,我国近年来实施“森林持续管理政策”,材料来源被限制,加上树桐税及森林发展税大幅度提高,柔佛州木材加工业者无法在本地取得货源必须从外州以高价购买,造成原材料需求大于供应。 “希望州政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检讨森林发展税措施,开放森林垦殖准证同时亦妥善规划植林计划,开拓源源不断的材料来源。” 他表示,因为疫情,周年庆活动暂停了4年,今次很开心得以再次邀请木材加工行业及各界工商友好齐聚一堂,并感谢大家的出席。 他说,作为全马唯一的木材加工业公会,公会有责任尽全力维护同业的权益及争取福利,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互相勉励,必定能将这门具有工艺价值的行业发扬光大。 柔佛州木业加工商会第20届(2023-2025年度)理事会 会长:拿督陈有坚、唐来顺(副);总务:王秀兰、温宪驹(副);财政:蔡汉龙、 福利:吴德华、交际:陈南发;理事:庄富景、蔡友、 温维雄、李洪伍;委任理事:黄玉文;查账:雷乃力。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