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弱势家庭

一名来自贫寒家庭的华小巫裔女生,因无法负担校车的车资,被迫旷课在家,所幸获学校董事会安排,经善心人士资助车费返校上课。女生不负众望,后来更凭田径优异表现,被吉隆坡体育学院录取。 新山班兰华小董事会和家教协会秉持“一个都不能少”、有教无类的精神,于10年前启动援助清寒生车资计划,确保清寒生每天都能乘校车上学,而上述巫裔女生就是其中一名受惠者。 过去10年间,在班兰华小车资援助计划下受惠的学生人次近100人,总额超过20万令吉。这些学生分别来自清寒家庭、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 孩子们因各种原因,在家长未能负担车资情况下旷课,所幸皆获老师及时发现,并给予特别关注与援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善心美事》专访了班兰华小董事长邱忠信、财政锺玉凤、家教协会主席邹义辉,了解车资援助计划,如何帮助弱势家庭。 邱忠信长年在社区服务,担任班兰华小董事长多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凡遇上真正需帮助的清寒生,他与团队都会竭尽所能帮助。 他强调,站在有教无类的立场,绝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他认为,有些学生可能学术成绩不好,但他们或有其他专长,如画画、运动、舞蹈、歌唱、鼓乐、扯铃表演等,可从其他方面栽培。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获得到校上课的机会,不要让他们落单。 他说:“在学生当中,可能有一个人歌唱得特别好,以后就是另一个‘梁静茹’,也说不定。” 班兰华小在核准援助学生车资之前,十分谨慎。除了进行家访,审核条件,受助学生也必须每日到校上课,维持100%出席率,才能持续获车资援助。 邱忠信提到,上述个案中的巫裔女生已毕业,并前往吉隆坡体育学校升学,班兰华小师长对此皆感欣慰。 当年,这名巫裔女生兄弟姐妹众多,只靠父亲微薄工资支撑整个家庭。后来,家里实在负担不起校车车资,她唯有无奈旷课在家。 回顾当年情况,邱忠信说,老师在家访后了解到女生的困境。经董事会安排,女生不仅得到善心人士资助全年车资,也获校方提供早餐和干粮等援助。 班兰华小现有2600名学生,部份孩子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经济情况比较不好。有的家庭每月收入2000至3000令吉,加上孩子人数较多,生活窘困。 邱忠信指出,这些孩子分别来自华巫印裔家庭,以华裔占多数。 他提到,部份家长有心无力,一些家长则缺乏教育意识等。这些孩子都需获特别关注。 在经过家访和审核后,董事会将联系善心人士,为学生提供一整年的车资赞助。此后,校方会继续跟进,以了解学生上学情况。 邱忠信表示,若一些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获车资援助后,依旧旷课,校方将再次进行家访,向家长和孩子作出劝告,让他们明白上学受教育的重要性。 他透露,若碰到棘手个案,由善心人士出资的一整年车资援助计划则将暂时喊停,改由董事会观察跟进,再视情况给予资助。 他表示,一些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意识不高。当中,有个个案,家长因睡不醒,就没给孩子上学。另外,也有单亲家庭家长,因长期从事夜班工作,未能关注孩子在教育与生活上的需要。 他说,面对上述复杂的个案,董家协与老师们尽力协助,有时得同时为学生与家长进行辅导和规劝,盼能改善情况。 他认为,教育是两面的,家长也需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多方面配合校方,共同辅育孩子。 在寻找车资赞助人方面,邱忠信是主要推手。他说,许多人了解车资援助计划的意义,并陆续给予赞助,认领车资援助,为社会传递温情。 邹义辉透露,班兰华小家教协会成员全力支持车资援助计划,因为这些孩子来自弱势家庭,包括贫穷或单亲家庭,极需援助。 他说,通过此计划可解决学生通勤上课的问题。另外,顾及学生家庭清寒,校方也为学生提供餐食,让孩子们安心上学,专心读书。 锺玉凤从2022年开始,成为车资援助计划赞助人之一。第一个资助的一对华裔兄妹学生的车资,直至两人毕业。 她说,目前,她赞助的是另一对印裔姐妹,两人仍在班兰华小就读。 她表示,她是本著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的想法,参与车资援助计划,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能关怀类似遭遇的学生,多给他们援助。
6天前
6月前
6月前
11月前
1年前
(新山29日讯)一名华裔鱼商趁著斋戒月向穆斯林送暖,将一批海产免费送给经济能力有限的友族家庭,让他们开斋的饭桌上也有鱼虾、苏东,善行令人感动。 根据《阳光日报》报道,这名热心鱼商辜俊松(51岁)今日特地载了150公斤的海产,包括黄尾鱼(IkanSelar Kuning)、甘望鱼( Ikan Kembong)、硬尾鱼(Ikan Cencaru)以及苏东、虾和啦啦等到士都兰人民组屋(PPR Sri Stulang),分发给当地的弱势家庭,受惠者包括单亲妈妈和身障人士等。 辜俊松曾经在泰国曼谷担任皮肤科医生,后来与家人一同经营鱼行,并于数年前投入送鱼的慈善事业。 他受访时指出,在物价高涨的时代,他对弱势群体面对的困境深表同情,因此,过去数年的斋戒月,他都会派发免费海产给弱势群体,目的是分享适合开斋或开斋时可作为配菜的食物。 “我相信捐赠各种海产可以减轻弱势群体的负担,这样他们就毋需承担到市场上买鱼的费用。” 受惠的单亲妈妈卡姆西亚莫斯塔里(64岁)坦言,自从鱼价于一个多月前飙升后,一家人已没有能力买鱼,因此,全家人在一天的禁食后,开斋仅能以蔬菜配饭吃,如今有善心人士免费送鱼,令她深受感动。 她说,受到经济因素影响,她只能做简单的食物,于开斋时准备蔬菜配饭,供一家大小果腹。 “之前我们也只是偶尔享受美味的食物,但鱼价升高后,我们已没有这样的能力。” 卡姆西亚莫斯塔里透露,一开始听到有人免费送鱼的消息,她还不敢相信,但今日亲自领取到无需付费的鱼虾和苏东后,她不仅相信,而且非常开心。 另一名家庭主妇罗哈亚塔洛(66岁)说,她们一家人很感恩能获得善心人士免费派送爱心海产。 她说,她已计划稍后开斋时,为她4至12岁的孙子煮他们最爱吃的咖哩鱼。 “我很感谢这名善心人士,希望这样的善行能持续下去。”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
4年前
4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