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美事 | 善心人捐助车资 助贫寒生返校上课




一名来自贫寒家庭的华小巫裔女生,因无法负担校车的车资,被迫旷课在家,所幸获学校董事会安排,经善心人士资助车费返校上课。女生不负众望,后来更凭田径优异表现,被吉隆坡体育学院录取。
新山班兰华小董事会和家教协会秉持“一个都不能少”、有教无类的精神,于10年前启动援助清寒生车资计划,确保清寒生每天都能乘校车上学,而上述巫裔女生就是其中一名受惠者。
ADVERTISEMENT
过去10年间,在班兰华小车资援助计划下受惠的学生人次近100人,总额超过20万令吉。这些学生分别来自清寒家庭、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
孩子们因各种原因,在家长未能负担车资情况下旷课,所幸皆获老师及时发现,并给予特别关注与援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善心美事》专访了班兰华小董事长邱忠信、财政锺玉凤、家教协会主席邹义辉,了解车资援助计划,如何帮助弱势家庭。
邱忠信长年在社区服务,担任班兰华小董事长多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凡遇上真正需帮助的清寒生,他与团队都会竭尽所能帮助。
他强调,站在有教无类的立场,绝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他认为,有些学生可能学术成绩不好,但他们或有其他专长,如画画、运动、舞蹈、歌唱、鼓乐、扯铃表演等,可从其他方面栽培。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获得到校上课的机会,不要让他们落单。
他说:“在学生当中,可能有一个人歌唱得特别好,以后就是另一个‘梁静茹’,也说不定。”
班兰华小在核准援助学生车资之前,十分谨慎。除了进行家访,审核条件,受助学生也必须每日到校上课,维持100%出席率,才能持续获车资援助。
邱忠信提到,上述个案中的巫裔女生已毕业,并前往吉隆坡体育学校升学,班兰华小师长对此皆感欣慰。
当年,这名巫裔女生兄弟姐妹众多,只靠父亲微薄工资支撑整个家庭。后来,家里实在负担不起校车车资,她唯有无奈旷课在家。
回顾当年情况,邱忠信说,老师在家访后了解到女生的困境。经董事会安排,女生不仅得到善心人士资助全年车资,也获校方提供早餐和干粮等援助。

班兰华小现有2600名学生,部份孩子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经济情况比较不好。有的家庭每月收入2000至3000令吉,加上孩子人数较多,生活窘困。
邱忠信指出,这些孩子分别来自华巫印裔家庭,以华裔占多数。
他提到,部份家长有心无力,一些家长则缺乏教育意识等。这些孩子都需获特别关注。
在经过家访和审核后,董事会将联系善心人士,为学生提供一整年的车资赞助。此后,校方会继续跟进,以了解学生上学情况。

邱忠信表示,若一些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获车资援助后,依旧旷课,校方将再次进行家访,向家长和孩子作出劝告,让他们明白上学受教育的重要性。
他透露,若碰到棘手个案,由善心人士出资的一整年车资援助计划则将暂时喊停,改由董事会观察跟进,再视情况给予资助。
他表示,一些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意识不高。当中,有个个案,家长因睡不醒,就没给孩子上学。另外,也有单亲家庭家长,因长期从事夜班工作,未能关注孩子在教育与生活上的需要。

他说,面对上述复杂的个案,董家协与老师们尽力协助,有时得同时为学生与家长进行辅导和规劝,盼能改善情况。
他认为,教育是两面的,家长也需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多方面配合校方,共同辅育孩子。
在寻找车资赞助人方面,邱忠信是主要推手。他说,许多人了解车资援助计划的意义,并陆续给予赞助,认领车资援助,为社会传递温情。

邹义辉透露,班兰华小家教协会成员全力支持车资援助计划,因为这些孩子来自弱势家庭,包括贫穷或单亲家庭,极需援助。
他说,通过此计划可解决学生通勤上课的问题。另外,顾及学生家庭清寒,校方也为学生提供餐食,让孩子们安心上学,专心读书。

锺玉凤从2022年开始,成为车资援助计划赞助人之一。第一个资助的一对华裔兄妹学生的车资,直至两人毕业。
她说,目前,她赞助的是另一对印裔姐妹,两人仍在班兰华小就读。
她表示,她是本著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的想法,参与车资援助计划,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能关怀类似遭遇的学生,多给他们援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