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话柔南 道柔北

发布: 6:00am 19/10/2025

财政预算案

教育

负担

育儿

财政预算案

教育

负担

育儿

黄建荣 | 高昂育儿费用与少子化

话柔南道柔北
本报:黄建荣

在2026年中,部获得662亿令吉的拨款,成为预算最高的部门,充分显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普通家庭而言,教育不仅是政策议题,更是沉重的现实责任——父母无不希望子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教育的隐藏成本和高昂的费用也成为华人家庭少子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个人而言,预算案给了大家一些福利,包括150令吉的开学援助金,应对新学年开支,来购买校服、书籍和文具等;年满18岁的公民可获得100令吉的SARA一次性援助金,或多或少减轻个人或家庭的

ADVERTISEMENT

然而,在物价飞涨的今日,以上这些援助虽有帮助,但对许多家庭来说,口袋里的实际收入和开销还是首要考量,这是因为逐年提高的育儿和教育成本还是由家长承担。日前与一位小学校长交流时,大家一致认为,尽管UPSR考试已取消,校内测验和一些中学入学考试比如独中依然存在,家长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关注有增无减。教育工作者也认为适当地给孩子接触不一样的课外和体育活动,有助培养抗压能力。

从日渐攀高的学前教育费用开始,为了提升孩子在各阶段的学业与综合竞争力,家长在补习班、课外活动和才艺培养上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课外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以及钢琴、绘画、奥数等进阶课程,几乎每个孩子都参加一两项,每月费用从数百到上千令吉不等,一年下来动辄数千令吉。

对普通家庭而言,以上的活动并非“富养”,而是培养孩子基本竞争力的必要开支。经济条件较佳的家庭,则选择私立或国际学校,这些学校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但学费高达数万令吉,不是普通家庭负担得起。

由于教育、学杂费和生活费用的攀升,许多华裔家庭因经济压力而选择少生或不生。论学业成绩、技能、社交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栽培,意味著父母不仅要投入金钱,还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情感。每天接送孩子到课外活动,与导师或教练讨论孩子的学习进度,无一不是对父母的考验。

虽然,政府通过了预算案和援助金,减轻了大家的负担,但教育的隐形成本仍是挑战。面对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父母们不仅要面对当下经济压力,还得为子女未来的长期规划而努力。如何在有限资源下,为孩子提供最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成为家长们的共同话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