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美事〡帮助各病患清寒家庭 峇普陀净寺用香油钱回馈社会




香火鼎盛的峇株巴辖三角埔普陀净寺观音庙,自2018 年开始,将香客所捐的香油钱用在慈善工作以回馈社会,至今已帮助逾200户各族病患及清寒家庭。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善心美事》来到拥有百年历史的普陀净寺,该庙除了提供医疗设备支援,还有多项长期关怀计划,包括派送干粮及爱心餐等。
ADVERTISEMENT

普陀净寺观音庙理事会主席郑雪妮(50岁)表示,她投身慈善工作已有约20年,曾见过无数病患和家庭在痛苦与无助中挣扎,所以希望尽其所能,减轻他们的压力与负担。
“我是获得观音菩萨在梦中指引,才有缘分来到普陀浄寺,并从2018 年起正式接管庙务及担任理事会主席。”

她当时便立下心愿,要将香客前来敬香膜拜所捐的香油钱用在慈善工作,才能更广泛及更直接的造福社会。
“这些香油钱是大众的善心积累,所以应该回馈给大众,把这份福气和功德延续下去。”

她透露,该庙至今照顾与协助过的家庭和病患已有200多户,而且行善不分种族,受惠病患包括巫裔和印裔同胞。

“庙里提供的病床、轮椅、氧气机、抽痰机、拐杖等多种医疗设备,全部都让人免费借用,并且直接由义工送到病患家中。”
她说,该庙受惠病患来自峇株巴辖、永平、笨珍、居銮、龙引及麻坡等地区,在病患康复及归还医疗设备后,义工会进行清理与消毒,然后再送给下一位有需要者使用。
“对于单身独居或贫困的病患,我们还会免费提供他们所需的生活和医疗物资,如尿片、奶粉、伤口护理用品、鼻管、尿管、尿袋及粪袋等。”
她说,该庙与本地数支救护车队配合,能够以优惠价获得救护车服务,以免费载送贫困或独居病患,到新山、吉隆坡、麻坡、马六甲等地就医。
“如果是载送病人到医院复诊及取药等非紧急情况,就由我们的义工亲自载送。”
普陀净寺进行的多项长期关怀计划,包括每月为贫困家庭派送干粮及每天派送爱心餐,还有协助申请援助金、福利金等社会支援工作。
郑雪妮透露,该庙每天安排义工上门两次,为80多户独居人士或贫困家庭送上爱心餐,确保他们三餐无忧。
她说,上述获得爱心餐的家庭,包括单身独居老人、孩子在外地工作的老人及没有交通工具无法出门者。
“我们的义工包括了2名护士,她们可以上门为病人提供清洗伤口及按摩等护理工作;其他义工也会到病患家中,协助他们冲凉、理发、剪指甲及剃胡须等。”
她非常感恩义工们的无私奉献,包括派送爱心餐、提供医疗护理、载送病人及运载医疗设备等。
“还有许多团体、神庙、救伤车队、老人院、疗养院及善心人士,一直支持并配合我们,让我们的慈善之路走得更稳及更远。”
郑雪妮最大的愿望,就是建设一所属于普陀净寺的敬老院,为更多长者和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个温暖、安心的家。
她希望建立一所“非一般”的敬老院,每天都安排下棋及烹饪等丰富的活动,让长者们开开心心及健康平安的安享晚年。
“如果能够获得善心人士资助,让我们在峇市一带购买两三英亩的土地自行发展,我们便能著手筹建敬老院。”

她透露,在多年来进行送餐活动时,曾多次遇上独居老人在家中跌倒失救而过世的事件,因此才想要建设敬老院,让独居老人获得妥善的照顾。

“我希望能像照顾自己父母一样,照顾及陪伴老人家,如果为人子女者要工作或出国旅行,也可以安排父母暂住在敬老院。”

郑雪妮说,根据普陀净寺的“开山碑”记载,该庙于1924年11月26日开山立庙,至今已有101年历史。

她指出,该庙去年举行百年庆典前,也展开“观音庙百年修复计划”,包括重新油漆粉刷及维修庙内设施,让庙宇焕然一新。
普陀净寺拥有多达71人的庞大义工团,包括3名友族成员,协助该庙凝聚大众的善心,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该庙义工团成员包括:郑雪妮、林道信、郑欣月、林桃英、陈金枝、陈梅花、沙妮达玛妮、李秀凤、叶淑枚、周亦婷、慕依娃、林秀美、刘椿玉、王美莲、林丽花、许然清、李惠娜、许秋芬、郑金顺、杨碧云、叶秀霞、莫萃民、林宝明、陈捷奇、邱德峰、张连福、郑翰彬、巫春忠、覃育广、郭文和、林国聪、蓝成宗、郭来来、林浩民、张诗祥、郑汉明、连欣伦、林子超、林润华、黄胤源、张梦良、何星煌、吴祖德、郑钰佩、哈菲斯、庄联华、洪美云、郑翰文、姜薇美、郑耀强、林明燕、李惠芳、赵悦冰、刘筱薇、林志豪、郑永盛、郑少铭、黄亚财、施美丽、陈瑞玉、陈亚永、陈家劲、林益正、王志安、林思敏、林明銮、杜凯莉、陈国伟、陈雅凤、陈雅媚、黄玉群。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