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六日议言堂

发布: 2:41pm 26/08/2025

收费

政府医院

公共医疗体系

收费

政府医院

公共医疗体系

黄益豪 | 政府医院收费需否重新检讨?

六日议言堂·王城谛

文:黄益豪(文打烟州议员)

在马来西亚,几十年来几乎没有调整:普通门诊1令吉,专科门诊5令吉,住院费每日3令吉至80令吉。对病人而言,这几乎等同于“免费医疗”,但对政府来说,却是一笔越来越沉重的财政包袱。

问题是,我们还能这样走下去吗?

ADVERTISEMENT

免费,不代表可持续。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患者增加,加上医疗科技和药物费用逐年攀升,我国的医疗开销已节节上升。财政年年吃紧,若收费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迟早会拖垮整个体系。

不仅如此,政府医院长期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许多医生、护士因超时工作、待遇偏低而流向私人医疗领域或国外。如果没有额外资金提升薪酬与福利,要如何留住人才?

设备老旧,也是许多病人最深刻的体会。从候诊到动手术,往往一等就是几个月。收费若能稍作调整,增加的收入便能用来更新设备,加快服务效率。

换句话说,过低的收费不仅让财政难以承受,更让医疗质量难以提升。

从邻国看见什么?

新加坡的常被视为典范。他们从不走“免费医疗”的路线,而是采取“政府补贴 + 个人共付 + 医疗保险”的模式。

原因很清楚,就是要避免财政无限膨胀,防止资源被滥用,同时让全民共同分担,以确保制度能够长久运作,并保持医院有能力提升设备与待遇,从而留住专业人才。

由此可见,“不免费”并不是政府不补贴,而是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让制度更具可持续性。

大马的现实:反对声必然存在

在我国,收费调整始终是敏感课题。一旦谈到“涨价”,必然有人担心生活成本增加而反对。

然而,我们必须更冷静地看待事实:即便收费调涨 100%,普通门诊也只是2令吉,专科门诊10令吉,住院费依然只是私人医院的零头。

更何况,政府早已设有多项援助机制,例如 MySalam、PekaB40 以及医疗援助基金,为 B40 群体提供保障。只要继续保留对低收入者的豁免或补贴,收费调整并不会成为沉重负担。当然收费调整应该以渐进式推行。

医疗从来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可持续才最好”。几十年不调整收费,等同于走向“免费医疗”的陷阱,最终换来财政恶化、人手流失、设备落后,受苦的还是人民自己。

适度调整收费,并配合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才是守护全民健康的关键。

与其担心“多付几块钱”,我们更该思考:我们要的,是便宜但持续恶化的医疗,还是人人都能依靠的优质政府医疗?

更多报道,请见星洲日报、星洲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