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稿

发布: 12:41pm 11/08/2025

纪念碑

南侨机工

死亡公路

滇缅公路

纪念碑

南侨机工

死亡公路

滇缅公路

特稿 | 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报道/苏韵鸰(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2012年一众嘉宾为柔佛南侨机工抗战暨二战殉难同胞纪念牌,主持破土仪式。(受访者提供)

(古来11日讯)1939年至1942年间,约3200名南洋华侨机工(简称:),义无反顾地踏上,驾驶与维修罗里,将关键物资从缅甸运往中国,为抗战输送生命线。据当年士乃区南侨机工召集人黄子松的孙子黄绍珉首次揭露的珍贵史实,首批放弃安稳生活、奔赴战火前线的南侨机工,竟从柔佛士乃出发!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彰显了他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

ADVERTISEMENT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南侨机工后裔诵读祭文后,焚烧祭文。(受访者提供)

今年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古来南桥二战抗日机工暨罹难同胞管委会将于本月12日(星期二)举行第13届公祭仪式。

黄绍珉在受访时指出,当年他的公公响应南侨总会领袖陈嘉庚的号召,在士乃及古来一带召集机工。

“第一批前往中国云南的机工,就是在我公公的住家集合。”

“我记得是在1939年2月18日,第一批南侨机工共40人,从士乃出发前往中国云南。”

他重温当年南侨机工的历史时说,之后陆续有8批南侨机工出发前往中国云南支援抗日,9批超过3200名南侨机工前往支援,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却是南侨机工壮举的起点。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滇缅公路运送物资之路,沿线“二十四道拐”。(取自中国新闻网)

1939年,随着中国沿海失守,滇缅公路成为对外唯一命脉。

滇缅公路也被称为“”,是连接中国云南昆明与缅甸的崎岖山道,也是中国与外部联系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南侨机工驾驶罗里在滇缅公路上奔波载送物资,车道旁就是悬崖峭壁。(取自中国新闻网)

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从缅甸通往云南昆明,当年技术人力匮乏,严重缺乏罗里驾驶员和维修技术人员。

在时任南侨总会领袖陈嘉庚发出号召,呼吁南洋华侨青年支援抗战,而南侨机工们也展开了一场奔赴虎山的考验。

南侨机工穿越横断山脉,冒险行驶在崩塌、瘴疠与日军轰炸交织的滇缅公路上,克服断桥、雨季、疟疾与枪林弹雨的空袭等四大“生死关”,若驾驶者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超过三分之一的南侨机工在公路沿线牺牲,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

南侨机工在1939年至1942年间,通过滇缅公路共运送超过50万吨军需物资,以及1.5万辆汽车,亦参与远征军撤退,惟逾千人壮烈牺牲。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黄相敬:一年一度的南侨机工公祭仪式,对世界和平的呼唤。(苏韵鸰摄)

古来南侨机工纪念碑管理委员会轮值主席黄相敬指出,南侨机工的事迹体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

他形容,南侨机工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抗战,也秉持“有国才有家”的信念,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如今的年轻人或许对中国抗战历史感到陌生,认为这不关他们的事。”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南侨机工后裔从云南带了土壤,在柔佛南侨机工抗战暨二战殉难同胞纪念牌动土礼时,进行“陪土”祭拜仪式,以表达南侨机工的敬意。(受访者提供)

他认为,正是先辈们的牺牲与付出,大家今天才能享有和平与安稳的生活。

“保留与宣扬南侨机工的历史,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

他强调,每一年举办的南侨机工公祭仪式,并非为了激发仇恨,而是一次对世界和平的呼唤,让大众明白和平的可贵。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巫仁勇:南侨机工公祭仪式是一种文化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延续。(苏韵鸰摄)

另一方面,管委会秘书长巫仁勇则指出,南侨机工公祭仪式不只是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而是一种文化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延续。

“借由历史教育、世代传承,让和平的种子得以在社会深植生根,才是这项仪式最深层的意义所在。”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2022年时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前排左起)出席第10届抗日南侨机工及罹难同胞纪念碑公祭仪式,并颁赠纪念品给巫仁勇和巫辉坚。(受访者提供)

古来南桥二战抗日机工暨罹难同胞纪念碑,是继槟城、吉隆坡广东义山之后,在马来西亚第三座特别纪念南侨机工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的诞生,离不开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前任会长黄福庭的坚持与努力。

2011年,黄福庭立下决心,召集古来区28个华团,商讨设立南侨机工纪念碑事宜。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陈善玲:建立南侨机工的纪念碑曾经过许多波折。(苏韵鸰摄)

富贵集团南马区董事陈善玲透露,当年建立南侨机工的纪念碑的过程并不容易,经过许多波折,最终才成功在古来富贵山庄内设立纪念碑。

她说,纪念碑于2012年开始动工兴建,隔年竣工,也凝聚了28个华团努力。

“如今已经走过13年,回首前程往事,确实感慨万千。”

她深信,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对南侨机工的致敬,也是文化之根。

已签发 柔:头条之一:特稿:二战结束80周年: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输物资 首支队伍从柔佛士乃出发
柔佛南侨机工抗战暨二战殉难同胞纪念牌于2012年动土兴建,嘉宾与南侨机工后裔见证。(受访者提供)

南侨机工的历史不仅在我国、中国及新加坡等地设有纪念碑,2018年其历史档案入选为《世界记忆亚太名录》,成为全球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南侨机工之中不乏女英雄、技术人才与非华裔志士,战后部分返南洋,部分则滞留中国。

南侨机工舍家报国,以血肉之躯护送物资,是抗战生命线上的守护者,值得世代传承,这次重温南侨机工的历史,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也让读者们记住第一批从士乃出发,奔赴虎山的英雄,让南侨机工的精神在大众的心中长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