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善心美事

发布: 5:47pm 08/08/2025

环保

佛教慈济基金会

手工编织

环保

佛教慈济基金会

手工编织

善心美事 | 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视频)

报道:李玉萍
摄影:陆家明、李玉萍(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山8日讯)一把剪刀、一堆包装袋,在他手中能变成漂亮实用的篮子与爱心摆饰。退休建筑工友投身志愿服务,用创意把“垃圾”变成宝藏。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通过环保手工唤醒人们爱惜地球资源。

现年73岁的林成发,于2023年受培训成为(简称慈济)马来西亚新山支会见习志工,并因热爱环保、手艺出众,成为大家喜爱的“环保老师”。

ADVERTISEMENT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大象和狗狗是林成发的得意之作,光是调整大象头部的弧度,就花了一整天。

他以塑料包装袋为素材,赋予废弃物新生命,不只为社区播下环保种子,也悄悄改写了自己的退休人生。

这位热心的环保老尖兵,日前在慈济志工黄绣英及梁宝芬陪同下,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善心美事〉访问,娓娓道出他的环保初心与手工缘起。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日常丢弃的饮料与食品包装袋,不论有无锡箔层,都是编织篮子的材料。

来自峇株巴辖的林成发表示,他早年与人合伙经营建筑与装修生意,随后前往新加坡,持续在相关领域工作逾30年,2013年因颈椎受伤才退休,回到新山定居至今。

“退休后的日子有些无聊,身体健康也出了毛病,一次因缘接触慈济的活动,看他们做“小爱心”觉得很有趣,自己在家也学着做,没想到一做就上瘾了。”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养眼又实用的篮子和包包,没有多余的装饰,连提手都是由回收物或晒衣绳制成,充分体现环保巧思。

林成发说,他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家中不少日用品都是自己动手制作,从修理家具到打造收纳架都难不倒他。

不过他坦言,过去爱做手工只是出于兴趣,对环保概念并不清楚,也没有特别关注环境问题。

“直到参与慈济的活动,我才意识到地球资源遭严重破坏,这才开始关注环保议题,也更懂得珍惜身边的资源。”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的即兴创作:上图是为外孙打造的婴儿车,仅用纸箱扎带与塑胶管组装而成;下图是从优管自学制作的拉筋板。

疫情期间,他减少外出,却也因此更专注在环保编织上,反复钻研技巧、改良设计,创作出一个个兼具实用与美感的篮子、包包、水壶袋、吊饰与动物造型饰品。

随着技艺日益成熟,在黄绣英的鼓励与推荐下,林成发开始负责慈济环保手工班的教学,并协助义卖募款。同时,他也常走进校园指导教师环保编织。

他说,只要掌握基础技巧,就能自由发挥创意,他也希望借此在教师心中播下环保种子,日后能带动学生一起实践资源再利用。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左)的环保创作,令梁宝芬(右起)和黄绣英两位师姐佩服不已。梁宝芬使用的斜挎包,正是他的作品。

据他介绍,环保手工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咖啡袋、米袋、零食袋、麦片包装袋等日常可见的塑料包装;有时,朋友会将工厂印刷错误而无法出货的整批包装袋送给他,在他眼中,这些“垃圾”都是宝贵的资源。

他指出,编织前需进行一连串的“前置作业”,包括清洗并晾干包装袋,将裁剪后的包装纸片对折成细条,再卷成圈并以订书钉固定;编织时,将4个圈交叉穿插成席子状,再依需求延伸塑形。

“一个中型篮子约需300条纸片,大型的则超过500条,这些材料必须事先准备妥当,才能开始编织。”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沉浸在他一手编织的缤纷世界里,乐此不疲。

每逢义卖,林成发很少为作品明码标价,而是让公众随缘乐捐。他说,有一次在义卖会上,一对小兄妹各出5令吉买走了他精心制作的两只小狗。“其实我的时间和心血远不止5令吉,但看到他们那么真诚,我还是欢喜让出了。”

对于行善,他总是抱持很佛系的心态,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人人都负担得起,这样既能筹到善款,又能推广环保,才是真正的三赢。”

他认为,环保手工的价值不仅在于减少垃圾、实践资源再利用,更在于透过义卖转化为善款,实现“化无用为有用”的意义。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制作环保手工所需的塑胶纸片和工具。

长年投入环保,不知不觉中也让林成发的个性柔和许多。他坦言,专注手工使他变得更有耐心,脾气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火爆。

他分享,有一次在早市进行爱心箱募款时,因向捐款者鞠躬致谢,竟遭对面摊主破口大骂:“一大早就被你们拜,真倒霉!”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他没有反驳,只是轻轻说了声“对不起”,然后默默将摊位移开。

“换作以前的我,肯定吵回去,但那天我竟然能心平气和向对方道歉,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走入校园义务教学,细心指导老师们制作环保手工,传递资源再利用的理念。

他平日除了帮忙两名女儿接送孩子上下课,大多数时间都埋头编织,老伴则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帮他清理和裁剪纸袋。

他笑称,退休前只顾赚钱养家,现在才发现,生活不仅是为了三餐温饱,也能为守护地球尽点心力。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今年4月,慈济志工一同前往新廊华小授课,吸引逾30名老师参与,课堂气氛热络。

“以前每天吃饱睡,肚腩都跑出来了;现在常常动手又动脑,身体健康了,肚腩也没了。”

他说,最大的满足,是作品有人欣赏,还能为慈善募款,“更重要的是,我读书不多,没想到大家都叫我老师,原来我也还有用,还能做点事,真的很欢喜。”

虽已年逾古稀,说起未来,他依然眼神发亮、充满干劲。他常说:“只要身体健康、有心,就不怕迟,我会一直做下去。”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由林成发带领的慈济环保手工班,至今已进入第五期,学员人数累积超过60人。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林成发注重细节,自创外圆内方的“中国铜钱”编法,用于组合小动物的耳朵,让整体造型更加柔和美观。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传统编织品的边缘通常为直角,林成发改良后的水壶袋(右)呈波浪状斜角,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感。
善心美事:慈济老志工   环保手工献大爱
今年卫塞节,福林园共修处举办环保手工义卖,林成发(左一)在摊位前与大众结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