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发布: 5:00pm 21/07/2025

种菜

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

金山园组屋区居委会

种菜

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

金山园组屋区居委会

特稿 | 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报道、摄影:张赛玉(部份图片取自金山园社区菜园脸书)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社区菜园就在金山园A座组屋对面,居民欲前来协助非常方便。

(依斯干达公主城18日讯)不是菜农,种出来的菜却成了(Kebuniti Flat Impian Emas)好样的!

这个社区菜园实际是由参与依斯干达公主城低碳社区计划4.0(Iskandar Puteri Rendah Karbon 4.0,简称“IPRK 4.0”)的所管理。

ADVERTISEMENT

据主席阿兹里透露,居委会是在去年向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厅提交社区菜园计划书,结果从89份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25个成功申请的单位之一,获得当局提供2万5000令吉拨款。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金山园社区菜园面积虽然只有2600平方尺,但可种植菠菜、空心菜、小白菜、芥兰和大白菜等蔬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面积只有2600平方尺的社区菜园,从去年10月开始种植蔬菜以来,短短半年就取得相当傲人的成果,共收获316.5公斤蔬菜,分别是菠菜(83公斤)、空心菜(176公斤)、小白菜(41公斤)、芥兰和大白菜(16.5公斤),创造了1420令吉收入。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近期,社区菜园也尝试种植果类蔬菜如茄子、长豆等。

有了叶菜类蔬菜的成功个案,金山园社区菜园的成员随后也尝试种植果类蔬菜如茄子、长豆和秋葵,期待收获满满。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阿兹里指出,社区菜园种出的蔬菜很嫩,口感很好。

阿兹里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以目前来看,最受欢迎的是空心菜和菠菜,因为这些作物生长快速,其中,空心菜只需20至25天就可收成,菠菜则约30至35天。

由于这些蔬菜既新鲜又无农药,且价格是依据联邦农业销售局(FAMA)定下的标准,较外面的市场低,因此深获组屋区居民欢迎,不仅如此,还吸引了周边住宅区甚至是二十几公里外的消费人前来抢购。

阿兹里说:“来自皇后花园、大学城及周边的居民都会来我们的菜园光顾,甚至也有消费者从巴西古当远道而来。”

“有时我们也会接到大量预订,例如来自学校食堂、金山园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等不同单位的订单。”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玛丽娜(右)早前在收割期到访金山园社区菜园。

早前,士姑来州议员玛丽娜也前来支持这个社区菜园的销售活动,并赞扬居委会的努力值得效仿。

玛丽娜在脸书贴文指出,根据过去在其他地区的经验,种植,人人都会,但要维持下去并让这项努力持续发展,并不容易。

“有人会觉得自己付出比较多,因觉得不公平而产生争执,也有人久了就懒得管理,最后计划被搁置,但金山园组屋区居委会依然保持热忱,坚持到底。”

事实上,随着好口碑口耳相传,已有好几个单位有意派员前来了解金山园社区菜园的操作模式。

阿兹里说:“新山北区警区和依斯干达特区发展机构(IRDA)早前已联系我们,希望安排时间前来交流。”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社区菜园也使用自动浇水系统。

这个社区菜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居委会主要的15名成员之外,背后其实还有工艺大学士姑来校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巴西古当校区以及新山县农业局,给予专业咨询与农业技术支援的功劳。

“我们和这几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施肥灌溉系统、种子及其他农业技术与物资支援。”

换言之,在执行层面上,这个项目完全由当地居民主导推行,并由来自工大的阿拉菲扎教授和农业局官员沙菲克定期监督。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这是秋葵的叶片,图中长桌就是“桌上施肥灌溉系统”。

据了解,这座社区菜园主要使用的是“桌上施肥灌溉系统(sistem fertigasi meja)”,目前,园内有4组系统,即各长40公尺、宽4公尺的长桌,另有一组长10公尺、宽5公尺的额外系统。

此外,园内也设有一个小型的“滴灌施肥系统”(sistem fertigasi titis),主要用作种植果类蔬菜。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诺莱妮(右)和雅妮几乎每天都会到菜园照护蔬菜。

49岁的雅妮和60岁的诺莱妮,是其中两位每天到菜园细心照料蔬菜宝宝的参与者。

两人皆为家庭主妇,一般会选在下午5时30分左右到菜园看看,主要的工作包括施肥、了解肥料测量值和清理等,逗留约2个小时,若工作多则会待得更久。

她们称,除了斋戒月和开斋节,其他时候她们都会出现在菜园,显见两人都很尽心照顾社区菜园。

据了解,她们是从冠病疫情时期开始对种植产生兴趣。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诺莱妮(左)和雅妮检查长豆的生长状态。

诺莱妮说,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时,因为生活太无聊,她们才走出家门,将组屋区附近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清理乾净,种植了一些花果蔬菜,借此机会让身体出汗;换句话说,投入社区菜园之前,她们已有3年左右的种植经验。

加入社区菜园团队后,她们更是受益不少,特别是从当局提供的课程,掌握到各种种植的知识。

“而且,我们有甚么不明白的话,可以直接跟负责的教授或官员联系,他们会为我们指点迷津。”

雅妮指出,最初她们也遇过种出来的蔬菜“黄黄”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泥土过度使用失去了营养,此后,她们才懂得每翻种4次后,就要更换一批新的泥土。

尽管采收蔬菜出售后有一笔收入,但这些钱皆会回流作为社区菜园营运与维护的周转资金,因此,诺莱妮笑言,她们是不收薪水的,唯一的回报就是可以吃到新鲜采收的蔬菜。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阿兹里(右起)、雅蒂、兰拉、法拉、傅芝雅以及诺莱妮(左起)、诺丽达及雅妮都是金山园社区菜园的主要成员。

另一方面,阿兹里提到,透过这个社区菜园项目,不仅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新鲜、无农药的蔬菜、创造收入来源,同时也鼓励居民通过园艺活动参与体力劳动。

他指出,尽管固定成员约有15人,但在举办大扫除或采收时,会有更多居民自发协助,无形中加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与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邻里互助,此外,这个项目也为居民与周边社区、大学以及政府机构搭建了合作桥樑。

(已签发)柔:封面特稿:居委会种出热销品   金山园社区菜园成楷模
到菜园买菜还可以体验亲自收割的乐趣。

他开心分享,依城市政厅于本月份发放另一笔3万令吉的拨款,有了这笔钱,居委会有意进一步改善社区菜园的设施。

此外,他说:“我们种植的蔬菜,也获得农业局颁发安全食用认证。”

其他出席成员尚有雅蒂、兰拉、法拉、傅芝雅、诺丽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