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六日议言堂

发布: 3:45pm 13/07/2025

电动车

边城讯

电动车

边城讯

边城讯 | 曾笳恩:让柔佛成为东南亚电动车研发中心

文:曾笳恩(士都兰区州议员议员)

我国的(EV)普及率正在快速上升,2024年的电动车注册量,比2023年增长了63.8%,达到2万1789辆。

不只是城市的高收入族群,连更多普通家庭也开始考虑入手电动车,尤其是在政府提供免税、回扣等优惠后。

ADVERTISEMENT

这不仅是一种消费选择,更是产业转型的契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是打造东南亚第一个“电动车研发全栈(EV Full-Stack)基地”的最理想地点。

柔佛与新加坡的距离,或许只隔着一条短短的柔佛长堤,但如果我们善用这个地理优势,柔佛未来可以是另一个不一样的“硅谷” ,只是这个硅谷,专注的是电动车的研发与创新。

为什么我如此有信心?

首先,柔佛和新加坡有着历史和地埋因素形成的亲密联系。柔新经济特区将在政策、人才、资金流、技术转移上,成为柔佛与新加坡的互动桥梁。

新加坡有资金与高端科研,柔佛有土地与制造潜能,再加上两地在半导体、绿色能源上的互补,电动车的研发链、测试链、生产链,都可以在这里形成一个产业生态。

其次,我们的驾驶环境、道路系统、文化习惯,和中美这些驾驶盘在左侧的国家不同。

我国与新加坡都是右驾国家,加上热带气候、雨季、道路弯曲多样、左边行驶的驾驶习惯,能为电动车的AI智能驾驶、驾驶安全、节能测试提供了绝佳的“实景实验室”。

你可能不知道,电动车之所以“聪明”,靠的是背后的AI模型,而AI模型越“见多识广”,越精准、越安全。

想让AI学会适应全世界的道路,就得让它在不同文化与驾驶环境中“历练”,我们这里的道路标志、路口设计、摩托车与汽车共道的情况、赤道国家的多雨气候,都是训练AI的大数据。

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有未来的主动权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本地驾驶数据”转化为产业资产,柔佛就不再只是电动车的消费者,而是AI自动驾驶模型的重要贡献者。

另一个现实层面是,柔佛若要成为EV的研发基地与消费城市,充电桩、快速充电站、维修技术、配件供应链等,必须在各城市与乡镇同步布局,否则买了车却没地方充电,就是对EV最大的讽刺。

我也希望未来的柔佛青年,不再只是想到“去新加坡工作”,而是能在家乡参与最前沿的EV研发、测试、创新,成为AI工程师、自动驾驶算法设计师、绿色能源系统工程师,高价值、高技能的就业机会,才是让柔佛持续发展的根基。

因此,我要借《星洲日报》这个平台,向全球的电动车制造商、AI科技公司、绿色能源企业发出邀请,来柔佛、来柔新经济特区,设立你们的研发中心。

柔佛已为你们做好准备,未来的柔佛,会是面向世界的EV中心。

#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