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华光 | 政策不该扰民伤民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无论制定政策或落实任何措施,先决条件应该是惠民、便商、利国,这样对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发展,都能起一定的效益。
昌明政府最近出台的一连串政策和措施,显然和惠民利商是背道而驰。虽然其中有些在民意沸腾的反对声中撤销或U转了,可是却凸显了政府草率行事,好像在跟人民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猜错了就拉倒,根本是在折腾人民和社会。
ADVERTISEMENT
从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A-不再当成A等成绩,不能自动被大学预科班录取,到进口的苹果和橙征收5%销售税(SST),昌明政府难道没有先了解民情收集回馈,就坐在冷气房拍案叫定吗?结果遭到民间强烈反弹,经过一轮喧喧嚷嚷,政府才来俯顺民意,好像是从善如流来个U转政策,简直是无事找事让大家团团转一番。
昌明政府一直强调良好治理国家,可是从A-变成不是A,到老百姓最普遍吃的最便宜的进口水果橙和苹果都要征收SST,很明显跟良好治理沾不上边,更暴露了昌明政府没有吸取它的前身希盟政府的白鞋黑鞋教训,政策随心所欲实行然后又U转,扰民又制造乱象,这岂是治国之道?
在全球面对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以及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仍未尘埃落定之际,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政策应对,尽量让经济平稳发展,减少影响民生,协助人民与商界能安度难关。
偏偏昌明政府却选择在这个非常时刻,大动干戈从7月1日开始实行诸多新政策,包括扩大SST征收范围、调涨电费、实行电子发票,可以说是影响了各阶层和各领域。
昌明政府口口声声说影响的范围有限,然而这些攸关民生的措施,都将牵一发动全身,势必带来恶劣的连锁反应,对普罗大众的生活担子是百上加斤,对商家是增加营运成本,结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中下层人民将是最大的输家。
诸如上述种种的新政策与措施,最大的受惠者不言而喻是税收增加了的昌明政府。政府是开源成功,可是却是人民买单,靠税收来充裕国库,这是人民在养政府,不是政府在造福人民。
为政之道应该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昌明政府如果是把税收增加当成政绩,那也只能充当一名称职的税收官,而不是照顾好人民的父母官,这恐怕就不是人民所要的昌明政府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