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 | 一桶“奢侈”水



原来,一桶水才是最贵的奢侈品。
过去的一个星期,是我移居新山23年后最难熬的一个星期。虽然只是短短3天的制水,却让我深切体会到“水”的重要,也明白了“钱”虽万能,但有时候竟也派不上用场。
ADVERTISEMENT
制水第一天,早上起床后,老妈告诉我家里没水了。当时我不以为意,照常到学校上课。渐渐地,一切开始不对劲:学校的水龙头也滴水不“下”。上厕所成了一种煎熬,马桶里堆满了同事们“欲盖弥彰”的卫生纸,我每次都强迫自己看不见。
回到家,噩梦正式上演。洗碗槽里堆满了脏碗,厕所还留着老爸“未冲走的黄金”。我们平日没有储水的习惯,加上家里用的是饮水机,自来水一停,饮用水也随之消失。科技带来的便利,瞬间成了最大的帮凶。
情急之下,我决定带家人去酒店过夜,却发现方圆20公里内也都在制水。爸妈不愿跟我住酒店,我只好四处“扑水”-买矿泉水。可惜为时已晚,商店货架早已被扫空。最终,好不容易才在一间印度店买到几瓶水,才重新出发找酒店。折腾一番,躺在酒店床上时已是午夜。
第二天的考验才刚开始。学校厕所虽然由Kakak打扫干净,但厕所里就只剩下那么一桶备用水。厕所弥漫着洗洁精的味道,但马桶里依旧残留“痕迹”。放学后,我载着积压的脏衣服,跑了15公里去自动洗衣店,一边等洗衣,一边继续补货矿泉水。回到家,又是半夜。在这非常时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奢侈不是‘钱’,而是一桶水。
原以为能歇口气,谁知教育局临时通知,隔天改为网课。我立刻变身“免费客服”,接起一通通家长电话。有的忘了密码,有的忘了如何登入谷歌视频会议。我一边解说,一边重整教案——实体课的内容完全无法照搬进线上教学。
第三天下午放学回家,终于见到久违的“黄黄水流”从水管涌出。虽然浑浊得不堪入目,但我们还是欣喜若狂——这3天的经历,实在太难熬了。
这场制水风波让我深刻明白,不是每件事都能用钱解决,也不是每样科技都能万无一失。希望经历过这段日子的我们,能更懂得“未雨绸缪”的智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