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浅谈轻说

发布: 3:23pm 24/05/2025

音乐会

新山南大校友

音乐会

新山南大校友

李群熙 | 从音乐会谈到新山南大校友

文/李群熙(特约作者)

上星期六(5月17日),突然接到好久没有联络的老同学沈美华的来电,邀我出席隔日的“相约新山”。

我告诉他,近年,健康每况愈下,双脚日益沉重,虽不必柱杖,走起路来,巍颤颤的,好久没出门了,所以婉拒他的邀请。他说,可以理解。

ADVERTISEMENT

我和美华相识至少有几十年,时不时都有联系。

印象较深的是,2020年8月16日,他和黄循积到我家来访谈。我们东南西北,聊了几个小时,包括谈论当时的南方大学学院(下简称南院)华文必修科风波。

南院风波首由许炳正(已故)燃起。当时,传闻南院取消华文必修科,改以自选科,炳正要求南院澄清,遂引发一场争论。

我们都很关注事态的发展,特别是循积,他曾任南院理事长多年,担心南院变质。幸好,风波很快得到妥善处理,圆满解决。

那次来访,循积送我两本他的著作,同时透露,不久要办个人书法展。可惜,不久,他的健康开始亮红灯,目前行动不便,卧病在床。我曾两次去探望他,希望他早日康复。

美华歌声嘹亮,爱唱歌。这次,由他及其他马新两地爱唱歌的南大校友,筹划的“相约新山音乐会”,如期于18日下午假宽中杨文富讲堂举行。

音乐会节目包括经典名曲及原创作品,计有赞歌、故乡、传灯、大江东去、松花江和活到一百岁等。

演唱者约20人,他们是:美华、许其明、陈幼枝、杨思达、朱亮亮、洪其章等;钢琴伴奏:杨汶宁、口琴:吴连兴,奏琴:刘元富。

本人虽未能到现场欣赏,不过,从网络上可以看到,出席人数众多,会场爆满,人人热情洋溢,尤其是唱到有关南大的事件时,更是群情激昂,彷佛回到南大的怀抱中。其中,洪其章的《月光光》、美华的《一江春水浪千重》、多人合唱的《活到一百岁》,显示一众的南大“老家伙”,宝刀未老,让人艳羡。

从美华等校友在音乐领域的坚持和传承,令我想起许多新山校友在文教等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其中有:张文强。刚逝世不久的文强,是新山校友的老大。他于1958年入读南大地理系,华业后下不久,从政,曾在马华的旗帜下,连任多届州议员,后从商,事业有成。

文强1994年受黄复生(已故)的邀请,加入南院理事会。2006年任会长,直到2017年荣休,在南院服务了23年,贡献良多。

于1953年出生的陈再藩(小曼),多才多艺,才华横溢,是漫画家、诗人,又擅于策划大型文化节庆项目,是家喻户晓、响当当的人物。

他多年来推动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陈徽崇(已故)共同创作的《二十四节令鼓》影响深远,项目遍及全马,并在全球开枝散叶,鼓声隆隆。

有一位与新山华小的发展关系密切的校友,他就是黄剑锋。

来自吉打的他,几经辗转,最后于1969年落脚新山,1978年,任家协理事,从此踏上华小的不归路。前后担任新山县华小发展工委会主席、宽柔5所小学的董事长迄今。他说:生而为华人,死而为中华魂,数十年如一日,为华教鞠躬尽瘁,永不言倦。

,自然不会忘记《新山南大校友会》。

创立于1974年的校友会,51岁了。我虽然很早就加入为会员,但少参于活动。抱歉。

校友会多年来平稳发展,对社会也做了应尽的责任。只是,最近全球校友为新纪元大学学院的筹款活动,似乎并不积极。原因何在,不清楚。顺便提一下,全球南大校友为新纪元筹款,已达到约1千309万令吉,成绩斐然。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