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琪 | 经济转型 人才先行



发明快闪记忆体,让随身碟体积越做越小,容量却越来越大的群联电子创办人潘健成,第二次回马创业,投资1亿令吉、8个月内让公司落地成型,第一批甫刚毕业的工程师经培训,立即投入研发生产。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经济产业往高价值产业链发展,不再是口号,而是能够做出来的事业,问题是,家长、学生、学校、其他产业跟上了吗?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昨日在布城为潘健成的MaiStorage开幕,成立不到一年,这家半导体晶片设计公司已经成功培训50位本地大学毕业工程系学生投入研发,公司要在2028年挂牌上市,以股票分红方式让工程师的收入跟着新创公司一起成长。
潘健成直言,国内无论是公立或私立大学的毕业生,素质都不差,问题只是学校传授的知识与业界应用有差距,我们必须弭平高等教育学府与业界职场需要的知识。
因此,大马专才机构从去年开始,与不同产业的业者,成立未来技术人才委员会,由各个领域的业者领导委员会,判断产业需要的人才、技能、课程,大马专才机构提供人才培训资金、人才媒合。
可是,我国目前最严峻的挑战依然是学生望理工科却步。2024年我国有51%中学生就读理科,但是,一旦继续升学,这个数字必定往下掉,更遑论说不少中学生实际上是被迫读理科。就算往理科发展,医学系永远都比工程科系吃香。
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劳动市场需求趋势丕变,但我国每年大学招生成绩放榜,最热门的5个科系依然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剂系、法律系、会计系,好像除了这5个科系,其他科系都不是专业,都不怎么受大家青睐。
或许因为这些工作长期以来在社会建立的专业形象,让大家认为念了大学做个专业人士,就必须是以上5个专业;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也可能是这些专业工作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中,依然是收入较高的领域。
因此,潘健成此番二次回马创业,开宗明义要让国内父母、学子看到,工程师一样赚钱,一样有创业机会,工程师不只是在工厂的车间工作,下一代的工程师有不一样的事业前景。
大马专才机构去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份针对人工智能、绿色经济、数位转型对我国10个产业劳动力的影响报告,全文发布在MyMahir.my,该报告指出,60万份工作岗位将会承受不同程度冲击,几乎每个领域都有工作必须提升技能或转变以求存。
因此,学校与父母再也不能以上一代的个人求学、求职经历来为现在以及下一代学生做决定,马来西亚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才,也更需要主动出击找答案与资讯的人才,不能再坐等其他人把资料喂到嘴边。
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