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7日讯)新山一家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的律师遭有心人士冒名,私自承接诉讼业务,甚至使用律所标志伪造文件,企图鱼目混珠,事件引起该律所高度关注,并提醒民众提高警惕。
郑律师事务所发言人郭律师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律所近期陆续接到2名巫裔人士询问,求证是否有一名叫琪拉的律师在律所任职,并提供一些委托案件的对话记录和文件,方惊觉有人在外冒充其律所接案。
ADVERTISEMENT
她说,事件开始是4月30日,当时有一名马来女子联系律所打招呼,并未道明来意,只是询问是否有一名叫做“琪拉”的律师,直到5月2日收到对方发来的一份文件。
“从对方发给我们的文件中,可见有人使用我们律所律所的名义,与该名女子联系,并承接一份诉讼案件,律所内确实有一名律师叫琪拉,但她仅处理房地产相关事务,不会接诉讼案件。”

她透露,文件上有着律所标志,也有信头,但是信头样式并非律所使用的,此外,文件下方除了委托人的签名及盖章,还附上律所内蓝律师、赵律师和琪拉律师的签名,不过,文件上方的签名,均非当事人的签名。
她还提到,对方提供有心人士的WhatsApp资料,获悉使用的头像使用琪拉律师的照片,也和琪拉律师的联系一模一样,可能是从律所网站取得,有意模仿来骗取外界信任。
“直到5月5日,我们又再次接到另一名向我们求证律师是否任职的公众询问,便十分确定有人在冒用我们的律所,在外承接业务。”

郭律师强调,律所绝不容忍任何冒用专业身分的行为,并已著手搜集资料,并通过律所社媒脸书平台向外进行公告,而3名涉及的律师也陆续到警局备案。
她呼吁公众在委托律师处理案件时,应直接联络律所官方管道确认律师身分,以避免坠入诈骗陷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