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来4日讯)30名华巫民众今早踊跃参与“环保缝纫活动”,利用旧衣一针一线缝制爱心环保手提袋,积极倡导减纺织废料爱地球,把旧衣变废为宝。
为了响应“2025年世界地球日”,士乃州议员办公室、士乃区昌明社会、马来西亚创意缝纫艺术协会,以及士乃区国家资讯传播中心今早联办一场环保缝制活动。
ADVERTISEMENT

现场有30名年龄介于10岁至72岁,华裔和巫裔的民众报名参加,走进缝纫世界。
士乃州议员黄勃扬在致词时表示,丢弃的纺织衣物难以分解,2018年我国每年高达20万吨的纺织废料面前,快时尚产业已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与挑战。

他认为,不少民众把旧衣当作当擦地布或洗车布用,因此特别举办环保缝纫活动,目的是建立一种升级再造(upcycling)模式,让旧衣改出创意的环保手提袋。
“如此一来,旧衣不被丢弃,变成日常手提袋,循环再利用。”
他也指出,民众学习缝纫手艺也能掌握一技之长,可透过缝纫创意手作创业,增加家庭收入。

出席者包括古来县新闻局主任诺拉希拉、士乃昌明社区秘书阿丝丽娜、士乃区国家资讯传播中心主任拉碧雅都、马来西亚创意缝纫艺术协会柔佛州主任祖莱卡、缝纫导师阿蒂拉、素希及阿丝卡。
另一方面,筹委会主席彭宇恩则表示,这项有意义的环保缝纫活动旨在保护环境,不浪费旧衣并赋予新的再循环价值以实现环保,同时也能促进亲子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10岁小学四年级的梁悦希表示,他把旧衣服当作手提袋的内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穿针引线和操作缝纫机很困难,但非常有趣。”

与她同行的还有其姐姐梁乐希(12岁,初中一),因缝纫机频频出状况,最终在导师的引领下完成缝纫。
而11岁小学五年级黄彦婷坦言,她把两年前准备要捐出去的旧衣服带到活动上,希望能缝纫一个环保袋。

“第一次接触缝纫机,刚开始很紧张,也很害怕手受伤,不过导师在旁教导穿针引线,吸取缝纫经验就不怕了。”
72岁退休人士梁碧燕说,年轻时在古申工厂担任裁缝师,婚后成为全职家庭主妇。
“今天重拾缝纫旧时光,同时可以废物利用,把旧衣变成环保手提袋,很有意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