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狮城二三事

发布: 5:48pm 12/04/2025

地中海贫血症

怀孕

血癌

骨髓

地中海贫血症

怀孕

血癌

骨髓

新婚妇喜迎头胎 突罹癌化疗保命 幸遇好心人 获骨髓重生

范晓楣化疗掉头发,丈夫黄汉雄毅然剃光头陪伴,让她备受感动。(新明日报图)

(新加坡12日讯)少妇满心欢喜迎接头胎,不料孕期突确诊得提早产子化疗保命,她担心生命进入倒计时,一度狠心违背天性疏远宝宝,所幸最后治疗见效,母子平安。

38岁的范晓楣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她与丈夫新婚不久在2021年怀上头胎,二人原本满心期待地迎接爱情结晶,孕期检查也一路绿灯,不料第23周的一次例行验血,彻底改变夫妇俩的命运。

ADVERTISEMENT

范晓楣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忆述,她在无症状的情况下,突然被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即血癌。她恳求医生等足月生产完再开始治疗,不料被告知若不立刻化疗,她恐怕等不到宝宝出世。

无奈下,她一周后开始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化疗,期间开始掉头发且不断狂吐,但第一个疗程效果不理想,医生只能换用更强劲的化疗药物。为了避免对胎儿不利,她得提早一个多月剖腹产子。

范晓楣和丈夫的爱情结晶健康成长,如今已满3岁。(新明日报图)

范晓楣说,儿子早产后得插管并住进保温箱一个月,而她则与死神搏斗,唯一的救命灵药就是移植。然而家人配型失败无法为她捐献骨髓,她找寻陌生骨髓捐献者的路也一波三折。

在此期间,她因为不知道能否活下来陪伴儿子长大,甚至狠下心与宝宝保持距离,尽量不去抱他或和他培养感情。“语言很难形容我那时候有多难过。”

幸好在2022年中,她找到一名好心的泰国人愿意捐献骨髓,她在同年10月接受移植手术。此后恢复的两年多内,她每日陪伴儿子,弥补失去的时光。

范晓楣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的造血干细胞治疗和移植项目下,受惠的几千名病患之一。成立40年至今,这个项目给予超过2200名病患新生的希望。

夫剃光头力挺癌妻

注重形象的丈夫毅然剃光头陪她渡过化疗煎熬。

范晓楣的丈夫黄汉雄(40岁,低碳政策顾问)同样是永久居民,他在妻子患病期间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关爱。

黄汉雄申请每天在医院陪护并远程工作,范晓楣第一次化疗后开始掉头发,无法接受自己的样子时,他毅然剃了光头陪伴,让妻子感动不已。

接受移植后的范晓楣无法再次受孕,但她感激儿子能够健康成长,他刚满3岁,如今就读幼儿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范晓楣也在一个多月前重返岗位。

宋传献(右二)和妻子对面坐着的是捐血给他的王凌和丈夫。(新明日报图)
来新接受世界首例移植术 宝宝健康成长现已结婚

30多年前在新加坡接受世界首例移植术获新生,男子如今结婚开启人生新阶段。

宋传献这个名字一度出现在新加坡各大报纸和媒体报道中,90年代他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从马来西亚沙巴州来中央医院求医。

患有先天性严重(Thalassaemia Major)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例,通过抽取非亲属捐献者的血液,提取其中造血干细胞,根治这个顽疾。

捐血救人一命的是当时只有18岁的新加坡女子王凌。

一晃眼30多载,如今34岁的宋传献身体健康,继承了父亲在沙巴的照相馆,并在两年前新婚。而王凌的两个孩子都将参加会考,接近她当时捐血的年龄。

王凌和宋传献两家人在过去30多年内虽然只见过4次面,但是一直用脸书保持联系。两人今日重聚中央医院,庆祝院方移植项目成立40周年,并得以第5次重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