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甲26日讯)东甲巴刹禁止售卖猪肉?东甲县议会的答复,称这皆因空间不敷使用所致。
ADVERTISEMENT
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东甲巴刹,一直都是大部分东甲居民购买新鲜食材的地点,无论是蔬果、海鲜或各种肉类等,包括猪肉,都能在巴刹购得。
过去数十年,巴刹的猪肉档都被安排在巴刹后方特别隔开的空间营业。尽管猪肉档从早期的十多档减至如今的1档,却一直相安无事,也未引发任何争议。

这座巴刹于去年展开装修工程,并在今年初完工后,曾一度传出禁止宰鸡及卖猪肉的课题,但事件在经过协商不久后就被解决。
而今,巴刹再度传出禁售猪肉的消息,甚至有传言指,当局有意将东甲巴刹打造成符合清真教义的巴刹。
该巴刹唯一的猪肉档于周一(3月24日)在巴刹复业首日,被多人告知“巴刹不能再卖猪肉”,令业者感到困惑及手足无措。
据悉,东甲县议会在周二派员到巴刹检查,惟碰上猪肉档休息日;业者于今日清晨到巴刹营业,直到上午10时许收档时,则未见有官员现身。
尽管如此,业者希望当局能收回成命,允许猪肉档继续原地营业。
根据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观察,东甲巴刹的装修工程,包括提升原有的猪肉部门,使其变得更明亮干净。
虽然猪肉部门面积被缩小至只剩2个档口,但档口前方有被安装铁杆,似乎为了方便业者作业。
另外,猪肉部门门口正对着储水槽支架;由于猪肉部门与巴刹宰鸡处相连,因此前方空间被放置数十篮生鸡,对出入购买猪肉者而言,有一定的困难。

猪肉档主郭义伦(35岁)受访时披露,其母亲陈金格(63岁)在巴刹营业已有42年,也经历过2次巴刹装修或翻新,一直都没有任何争议,因此不解为何突然被拒于门外。

他披露,巴刹展开装修工程期时,所有小贩都被安顿在巴刹旁的临时档口,唯独他们被要求自行寻找营业地点。
“我们只好在外租下临时档口,并签订半年租约。今年初,我们被通知可以迁回巴刹时,因租约尚未到期,我们要求等租约期满后才返回巴刹,不料,复业第一天就被告知不能再卖猪肉。”
他不确定档口被拒的原因,仅表示一家人过去数十年都靠着猪肉档维生,所以将继续争取原地营业。
他透露,自数年前猪肉大起价及影响销量后,巴刹猪肉档就不断减少,一些档口搬迁或结业,只有母亲坚持留在巴刹,并调整至一周只营业3天,即星期一、三及六。
“我们的顾客来自东甲、砂益、野新及莲花村等地。许多老顾客在巴刹买菜后,会顺道购买猪肉,生意量比在外租档口时还好。”
郭义伦补充,他与其他摊贩在巴刹装修工程近尾声时,就着手处理各种必要文件,包括申请电供及新营业执照,但其电供申请失败,营业执照则迟迟未批。
东甲县议会主席莫哈末纳兹受询时表示,县议会是基于巴刹空间不足,才决定取消猪肉档口。
他解释,巴刹内有多个由各族群经营的鸡肉档口,为了更妥善安置各族业者,县议会依据族群来重新规划各族的档口地点,却面对空间不足的问题。
“据我所知,猪肉档在巴刹翻新期间,已在外租档口营业。我觉得他们可以继续在外营业。”
询及县议会官员是否曾与猪肉档主沟通,以及巴刹翻新时是否原本就已保留猪肉档口,莫哈末纳兹对2道问题皆表示不确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