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东鱗西爪

发布: 6:00am 09/02/2025

宽柔学村

新山华社

宽柔学村

新山华社

舒庆祥丨宽柔学村一定有更好的明天!

东鳞西爪(特约作者)
文:舒庆祥

.座谈南方》乙巳年新春对谈会,2月4日在南方大学学院讲堂举行,对谈题目“新春话宽柔学村脉络”,受邀参与对谈的共有6人:对谈嘉宾宽中董事长童星存、宽中校友纪家癸教授、南洋大学校友白士泮博士、南方大学学院校友会赵月祥,对谈人宽中南大校友刘圣烈及南方文化委员会主席陈再藩。

对谈会于下午2时30分举行,当天中午12时也安排了另一场规模较小的聚餐会,筵开两席,部份对谈人也有参加。以出席人数而言,下午的对谈会至少有70人出席,反应不错。

ADVERTISEMENT

两场活动有一特点,大部份在场人士都与宽柔学村有缘。有的或是学校董事会、校友会或家教协会的成员,其他的是校友、前或现任教职员及关心宽柔学村发展的社会人士。

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可能是多年来,上述单位及个人第一次有此机会济济一堂,抒发己见或聆听别人的声音。

欠缺包容性及有效的交流,是近年来面对的主要问题,通过这次对谈会,终有一点新的突破。

所谓万事起头难,又处在新春佳节期间,能把这两项活动带动起来,绝对是好的开始,不是常听有人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吗?

谨此向热心促成这一桩好事的幕后推动者报以掌声,多日来的努力终于让这两场活动成功举行。

宽柔学村是新山华社独有的产物,它包括了现今的南方大学学院、三所以宽柔为名的独中及5所宽柔小学,学生人数约近2万人。

宽柔学村的概念,是由已故郑良树教授提出来的。

他说:“我们有‘学林’、‘学海’、‘学宫’的词汇,没有‘学村’的说法。”

对于“学村”,他进一步称:“始于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陈嘉庚在厦门及集美创办一系列教育机关。此一设置的教育机构,多如一座乡村的林林总总,不但一间一间栉比鳞次,而且彼此相互配搭,形成一个完整教育体系,提供一条圆满的学术研究线及文化生产线。”

郑教授也指出,宽柔学村是集美学村之后,海外华人办学的最大飞跃。其历史或没有集美学村那么悠久,规模或没有集美学村那么大,可是,其意义及所要传达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

他总结说,宽柔学村的形成与构建,是新山华社久已存在并一直坚守及加以贯彻的五帮共和“一校”概念,在现代时空下的具体体现。事实上也只有新山有这个特殊条件,能圆满地组建这样一个学术研究圈及文化生产线。

宽柔学村对新山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确保宽柔学村永绩存在及健康发展,则是刻不容缓。

宽柔小学能从1913年一变为五,中学一变为三,进而建立我国华教史上第一所大专院校,这都是宽柔学村精神,在不同时段的实践体现及取得的成果。

面对时代的改变,作为新山华社最重要文化教育保垒的宽柔学村,无可避免也面对新的挑战。

是调整步伐,发挥宽柔学村固有的相互提携、相互合作精神,以及整装出发的时候了。

“新春话宽柔学村”对谈会的举行,意在寻找学村存在的脉络及如何配合,以面对新时代的来临。会上诸对谈人,都己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足够参照。

谨此再提两项大建议。

(一)“讲好南院的故事”,这是可行之道,三所宽中应肩负这一重任,在相互合作的渠道开通之后,向宽中生及家长传达,让他们在心目中存有报读南院的意愿,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南院也应坚守固有的辨学理念,加强师资,提升设施,成为家长与学生另一选择。新纪元大学学院能辨到的事,办校历史更悠久的南院没有理由办不到。

学生是南院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依据,有更多的宽中生进来,将能大大提高南院的知名度。今后宽中与南院有必要建立更多新的衔接管道,让有意报读南院的宽中生提早有所准备。

(二)宽柔学村各单位与各领导不应规避原有矛盾,应正面视之,并著手处理。

宽柔校史现有两大文本,一是宽柔小学五校官方网站的宽柔校史,二是两本以宽柔中学名义出版,由个人撰写的地方史,孰对孰错,是起而纠正的时候了。

总之,在华文大有用途的今天,历史悠久,根基雄厚的宽柔学村,肯定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