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專才機構剛發佈了人工智能、數位科技與綠能對10個產業的就業趨勢衝擊。60多萬個工作機會面對挑戰,但也意味著各行各業的人才與企業主必須提升各自的技術能力,因應市場趨勢。
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下,除了過去幾年本來都有提供給中小型企業技術轉型的低息貸款、配對津貼,2025年起,政府更是加大力度鼓勵業界培訓人才、提高生產力。例如,聘用大專或大學生為實習生,僱主可用實習津貼申請雙重扣稅優惠,人數少、預算低的企業也可以申請配對津貼,政府提供最高每人每月300令吉或50%的實習津貼。
ADVERTISEMENT
除此以外,聘用離開職場兩年的女性重新就業,僱主也可以憑所付薪資,得到額外50%扣稅額。這還不包括,僱主可以使用已繳交的人力發展機構費用,繳付所聘用的應屆畢業生工資津貼,可繳付一整年,每月繳付額可達1000令吉。
這些人才培訓政策,最重要的都是為了確保我國人才追上產業需求,同時,也協助企業在政府稅務優惠與津貼底下,及早找到適合的人才。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快速取代許多現有工作,但同時也在創造更多新型就業機會。例如過去以人手洗衣的洗衣工被洗衣機所取代了,但洗衣店產業依然存在,但業務更多元、精緻、高手藝,從單純的清潔衣物,到清潔手提袋、鞋子,用更好的方式去汙。
同理,無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面對人工智能與數位科技,產業都必須往更高價值的生產鏈位移,或是開發附加價值商品與服務。
2025年預算案在下議院還剩下最後6天的審查會期,待至上議院審查通過,2025年轉瞬就到。這份預算案除了調整最低薪金,最重要的其實是各項提高生產力的政策。企業主必須把握機會搭上政府提供的產業升級、人才培訓扣稅的優惠,否則面對的下一波全球企業競爭勢必更嚴峻。
更多報道,請留意星洲日報、星洲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