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让心亮起来

|
发布: 6:00am 08/11/2024

管教

情绪失控

情绪管理

管教

情绪失控

情绪管理

帶兒看精神科 醫生竟說管教問題 心理師能治療我孩子嗎?

柔:让心亮起来:充满爱心的妈妈

主持人:

我的兒子今年10歲,他真是讓我操碎了心。

ADVERTISEMENT

從小我們就給他滿滿的愛,耐心地教導和保護他。比如:他常常和弟弟搶玩具,一搶輸就會打弟弟,還會把家裡的東西摔壞,我總是耐心規勸他,讓他慢慢學會情緒管理。

在孩子面前罵家公

有一次,我的家公嚴厲責罵他,我為了保護兒子,不讓他的自尊心受損,於是我在他面前嚴厲罵回我的家公,我要讓兒子知道我會保護他。

懷疑兒子有雙相情感障礙

上個月,同學不肯和他一起去食堂,他又因為情緒管理問題,在食堂大喊大叫還打同學,老師為了調解此事導致無法上課,於是要求我們帶他見精神科醫生,以瞭解兒子是否有情緒障礙的問題。我後來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兒子的狀況很像“快速循環雙相情感障礙”(rapid cycling bipolardisorder)。我急忙帶孩子去見了精神科醫生,結果醫生竟然說兒子沒病,是我出了問題。

我的天啊!馬來西亞的醫療專業真是差勁,醫生不但不會治病也不肯開藥,反而說是我們不會做父母,既不專業也沒禮貌。

我覺得還是心理治療師比較有愛心,更懂得愛的教育,你能治療我的孩子嗎?

充滿愛心的媽媽

病理化管教無法糾正孩子不良行為
需要改變的是父母
充滿愛心的媽

你好。人說“養兒一百,常憂九十九”,非常理解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不安和困惑。

孩子的情緒問題,確實會給家長帶來很大的壓力。你對孩子的愛和保護之心,無疑是出於善意,而你也盡心盡力在支持他、教育他,這是很值得尊重的。養育的路上,辛苦了。

孩子脫序行為在尋求關注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孩子的情緒似乎確實比較難以控制,而他在學校和家中的一些行為,也可能是在尋求支持和關注。雖然情緒波動的情況可能會讓人聯想到精神健康問題,但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都可能與環境因素和能力發展有關。

情緒失控不一定是躁鬱症

談到環境因素,儘管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自由、物資豐富的年代、父母也比以往更“有愛心”和覺知管教的技巧,然而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越來越多情緒失控的孩子,越來越多害怕孩子有精神或情緒疾病的焦慮父母。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有精神科和心理治療師為此現象提出看法。

這些前輩認為,孩子情緒一失控,或有衝動性爆發,就馬上被判定為躁鬱症。但是,孩子們都會有情緒波動。

將這種情況定性為精神疾病,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父母不願承認自身管教出問題

2006年,在華盛頓郵報有一篇關於兒童精神的專業文章“急於治癒年輕人的心靈”(原文:The rush to medicate young minds),也提到治療界越來越多的錯誤診斷和過度用藥治療孩子的普通叛逆和不良行為。

孩子們發脾氣和好鬥行為越來越被認為是精神或心理疾病。雖然作者提及的是國外20年前的情況,但是我認為他的敘述同樣適合放在馬來西亞的現今實況。

許多臨床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發現,與其告訴父母他們的育兒方式出了問題,不如告訴父母他們的孩子患有精神或情緒的疾病來得更容易。許多父母沉迷於快速的解決方案,藥物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這是一個鮮少被談論的醫療現象:病理化管教的無能 (pathologizing incompetent parenting)。比起承認自己有問題,有些父母“善用”科學或醫學名詞以掩蓋管教無能的事實。

在面對管教的難題時,比起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有些父母更傾向於透過藥物治療,希望能用藥片解決孩子行為問題。

比起聽到醫師或治療師對他們說:需要改變的是父母;這些父母更期待聽到:需要治療的是孩子。

比起自審“我是不是失敗的父母”,這些父母更能接受的是“孩子生病了”。

比起開始著手調整自己身為父母的責任和能力;這些父母反而追問:幾時開始治療我的孩子?

比起肩負管教的痛苦和責任,這些父母也把管教責任外包給學校老師、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

愛的教育應側重於“教育”

這些鮮少被談論的醫療現象,其實也很難被談論。一談論起來,也會讓父母產生內疚和挫敗感,認為大家都將問題完全歸結為家長的“過錯”或“無能”,你投訴精神科醫生的案例,就是如此。

其實精神科醫生的意見或許有些直接,但他嘗試告訴你的道理是:孩子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是可以通過父母恰當的約束和良好的家風來改善的,他其實是真誠的給予你一個提醒。

愛的教育,始終應該側重於“教育”。愛是一種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最後,令我好奇的是:情緒管理不好的孩子,在看見你應對家公和精神科醫生的態度時,不知道他的心裡在想什麼?

主持人上

■小啟: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爾會跌倒、甚至受傷。《讓心亮起來》願意聽你的細訴,並安排輔導機構為你排憂解難。

讀者無論在親子、生活、學習、職場、家庭、愛情、友情、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到困擾或感到迷惑,都歡迎寫信來交流,尋求心靈諮詢。

不過,《讓心亮起來》並不是一個來函必答,有求必應的專欄。主答機構有絕對權力拒絕答覆不宜在報上討論的議題,或是性質類似的問題。希望讀者予以諒解。

來函請寄:

《讓心亮起來》負責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博愛輔導中心新山分會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臉書:新山博愛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話:016-275 9195

工作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務收費:半津貼制

如有任何疑問, 歡迎您撥打 016-275 9195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