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柔佛透视

|
发布: 7:15am 08/11/2024

大学

标签

MBTI

大学

标签

MBTI

张满恩 | 标签化的社会

柔佛透视(读者投稿)
文:张满恩

高中毕业前夕,避免选错专业就读,我做了无数份的测试,这些测试涵盖兴趣、性格等方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今很流行的“”人格特质测试。

在大学偶然参加一场活动后,情绪有些失控,当下很多人觉得我是E人,我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于是便回复他们:“我是一个大I人”。

ADVERTISEMENT

这次暑假与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提到“MBTI”人格特质,他得到我的回答后,便表示认识我的时候就知道我属于那个类型。

如今,社媒经常可以看到网民会以一些来命名自己,如精力充沛E人的一天等。当然,除了I人或E人的标签外,还会以年龄、职业、性别等作为标签。

这些标签虽能快速让外界理解自己,也可能阻碍他们更多认识自己的机会,和限制了自己的潜力。

如果大家一直都用某个标签来定义自己,生活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些标签的描述规范自己行为,好让自己的行为和所贴的标签内容相符合。

可怕的是,现实中的自己本来就不是那类人,但还要努力经营这些所谓的标签,这样的生活会让人感到压力,且也没有必要。

这些标签就像膏药布一样,贴上去很简单,但撕下来的时候就会伴随著疼痛。标签贴的时间越长,它就会慢慢地侵入体内,成为骨肉,成为身体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因与其让这些标签束缚自己,不如勇敢撕掉这些标签,卸下包袱,探索不同领域,探索不同的自己,勇于突破外界给予的定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