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7日訊)柔佛州華人尊長拿督黃匡順拜訪曾祖父黃亞福的祖籍故鄉,受到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還參與了村莊的300週年紀念日宴會,意義深重。
對於黃匡順來說,這趟旅程是富有教育性的,並讓他更深刻地瞭解自己的“根”。
ADVERTISEMENT
適逢村莊的300週年紀念日及重陽節,黃匡順第二次重返他的祖籍家鄉廣東省台山市斗山鎮眼鏡村,與他同行的包括堂兄黃匡飛和黃匡強。
黃匡順在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的專訪時說,此趟“回鄉”是為了祭祀祖先,也就是他的曾祖父黃亞福,而他是按照傳統燒香和紙錢,並爬梯子上到祭壇上香。
他也到太祖母(黃亞福的母親)麥夫人的墓地祭拜。
實際上,黃匡順的真實身份是黃亞福的曾侄孫,也就是說,黃匡順的祖父黃光炎,血緣上是黃亞福的侄兒。
黃匡順透露,他的祖父黃光炎在9歲時,曾祖父黃永基就逝世,於是祖父被過繼給曾祖伯父黃亞福,並從中國廣東臺山帶到新加坡。
黃亞福位於眼鏡村的故鄉老宅,至今依然保留完好,惟已沒有後人長住在那裡,僅少數後代回鄉時會短暫居住。
黃匡順於今年3月曾到訪眼鏡村,當時發現祠堂陳舊,於是決定資助祠堂的翻新工程,但必須保留原貌。
他說,翻新工程從今年6月開始,直至10月初完工,工程包括提升電燈、電扇,重刷砂漿、重新粉刷牆壁,並安裝新窗戶,讓整個祠堂空間頓時明亮起來。
他表示,當地村民也贈送他一幅“光宗耀祖”牌匾掛在祠堂內,上面刻有他的姓名“拿督黃匡順”及頭銜“柔佛州華人尊長”。
黃匡順說,眼鏡村目前大約有500人,但許多年輕人都往城市發展,村裡大部分住著的是年長一輩,主要以農業維生。
他這趟旅程是搭乘巴士進村,並在眼鏡村一共逗留兩天,碰巧也遇上了從美國及紐西蘭歸來的遠房侄兒。
在村莊的300週年紀念日宴會上,共有約300人參與共進饗宴,桌上全是道地的家鄉菜,有燒鵝、魚、蝦、叉燒、芋頭、蔬菜、鮑魚炒米粉、湯等等,當中還有村民自己耕種的米,以及村民飼養的雞,令黃匡順大讚美味。
宴會上,黃匡順給在場逾150名60歲以上的長者派紅包,象徵給村民們送上好運,同時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得享平安及財富。
在場最年長的有黃匡順的85歲遠房堂哥黃悅源。此行黃匡順也遇上從紐西蘭回鄉的71歲侄子。
黃匡順表示,他到訪眼鏡村時,受到村民以鞭炮和舞獅表演歡迎,村民還在拱門前舉起紅布條接待,上面寫著:“熱烈歡迎海外宗親回鄉省親拜祖”。
他說,眼鏡村的村民主要以粵語四邑話溝通,這也是村民之間慣用的媒介語,而他也入鄉隨俗使用粵語四邑話與村民交談。
離開臺山後,黃匡順此行也前往廣州市,小畫舫齋的主人龔婷和管健嘉,邀請他站在牌匾前,為小畫舫齋主持開幕。
小畫舫齋是一座藝術畫廊,位於廣州荔灣區,屬於黃亞福約半英畝的大宅的一部分建築,黃亞福的長子兆楠曾將其作為個人書房。
宅邸的後門通往一個小碼頭,可直通河邊,周圍種滿了荔枝樹,又因這座宅邸位於河灣處,因此該區得名“荔灣”。
自1993年8月起,這座宅邸就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宅邸後院的祠堂至今仍保持著原貌,茶室和餐廳也同樣保存完好。
黃匡順逐一參觀這些房間,並坐在裡頭,試著感受那個世紀的氛圍。
黃匡順也受邀在宅邸內寫書法,並使用龔婷特別為他刻制的傳統姓名印章,在墨寶上蓋了印章。
此行對黃匡順來說別具意義,不僅讓他與曾祖父的同鄉團聚,也實地瞭解及感受當地文化與歷史遺產,令他期待未來重遊祖籍故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