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是多元民族的國家,各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語言和宗教信仰,各族間的和平共處與互相接納,形成了獨特的社會架構。
然而,國立大學民族研究所榮譽教授拿督張國祥卻批評“華人只懂講華語,不願融入馬來社會結構,這些華人都不是聰明的族群”。這句話不只傷了華裔子弟的心,也凸顯張國祥本身沒有智慧。
ADVERTISEMENT
在我國,作為國語的馬來文是所有學生的必修科,掌握馬來文雖然重要,但不能以語文能力來定位某個族群。
華裔祖輩在多年前飄洋過海到馬來半島生活,為這片土地貢獻各自的力量,也為國家奠定良好的發展與經濟基礎。
祖輩們當中有許多都不諳馬來文或只能以簡單的馬來文交談,但他們通過商業思維來帶動經濟發展,是無法被否認的。雖然當時大家無法流利地以馬來文溝通,但大家都會互相尊重,不會以貶低他族來抬高自己。
華小雖然教導三語,卻非人人都精通三語,而華小課程都由專業人士編寫,若張國祥若對華校生無法掌握馬來文有意見,應該與教育部長或官員溝通,設法提升馬來文的掌握能力,不該斷章取義地責怪華校生不聰明。
張國祥身為華裔,卻發表如此煽動性及藐視種族和諧的言論,令人感到羞恥。
至於華文獨中,同樣把馬來文和英文列為必修課,更栽培出許多醫科、科技與商業翹楚,因此,張國祥不該一概而論,把不深諳馬來文者列為不聰明者。
而且,我相信政府所關注的,是華商推動經濟的能力,而不是能否口操流利的馬來文。
張國祥若關心華裔教育課題,就應該發揮積極作用來協助華裔提升教育水平,同時,也更應該關注許多自稱“專業”的機構,在全國各地推廣的教育課程,如左右腦開發課程。
我認為,張國祥可關注這些課程是否具備合法性與有效性,同時建議政府採取更嚴格的審核機制,鑑定有關課程是否具備國家認證水平,以確保能為孩子們提供真正有益的教育。
教育不能以商業利益為主導,也不能只是口頭承諾,而是注重在孩子的長期發展。
合格的老師都必須經過培訓才能在學校執教,幼兒園、保育中心、安親班和補習中心也必須獲得官方認證才能開辦和運營,這是為了確保教育質量符合標準。
對於其他類型的教育課程,如激發潛能培訓班、心靈輔導班和才藝課程等,是否也應該受到同樣嚴格的監管,才能確保真正具備教育價值?
關心華裔教育問題的張國祥,應該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包括監督市面上各種課程的教育價值,才是真正為了學生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