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5:51pm 12/10/2024

花踪17

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

第17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

花踪17

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

第17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

首跨出都門 新山現“花蹤”

报道:蔡慧春、何华强、苏韵鸰、张赛玉、林金兰
摄影:陆家明、林添喜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星洲日報第17屆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座無虛席。(蔡慧春攝)

(新山12日訊)首跨出都門,新山現“花蹤”。

星洲日報第17屆花蹤文學獎頒獎禮首次走出都門,移師位於南馬的新山舉辦,來自四方的華社人士昨晚齊齊赴會,並讚許頒獎禮猶如東南亞區的文學“奧斯卡”,讓南馬人看見文學的魅力!

ADVERTISEMENT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覃大強。
柔佛州書藝協會會長覃大強:

花蹤是國內文學界最崇高的典禮,我很榮幸有機會來觀禮。

我國擁有很多文學作家,包括柔州的文學作家也曾經獲得花蹤獎項。

作為書法愛好者的我,向來會寫些古詩詞、唐詩,在看了花蹤之後,我會嘗試書寫我國詩人們的新詩。

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到花蹤現場觀禮,儘管自己不是寫作人,但很期待看到特別動人的短文和文章,並且在往後用書法呈獻,抄寫下來。

我希望更多類似文學風被帶到新山來,因為新山已經具備條件,包括已經擁有歌劇院作為舉辦盛大場面的場地。

我們也與星洲日報長期合作舉辦活動,希望未來能更密切往來,合辦更多文藝活動。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曾慶仁。
馬來西亞國際現代書畫聯盟柔佛州聯委會會長曾慶仁:

赴這場久違的饗宴,讓我看到主辦方《星洲日報》的用心,在馬華文學上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持,使得馬華文學更能延續使命。

在這也要讚頌策劃者,整場頒獎典禮流程緊湊、表演節目一流。

頒獎典禮也讓我感受到大家在自己專業領域上的謙虛和文人純真直白的一面,這就是馬華文學創作上最可取之處。

末了要再次感謝《星洲日報》對本土文化藝術的支持,以及讚賞星洲日報副總編輯兼柔州高級採訪主任賀婉蜜現場自然且沉穩的司儀主持風格。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胡志強。
新山中華公會副會長鬍志強:

花蹤文學獎對推動大馬文學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讓大馬本土文學有了一個家。

有了這個平臺,大馬文學作家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進而鼓勵更多的創作。

整個晚上除了頒獎流程和文藝表演,最精彩的還是看到作家們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這些創作的心路歷程,會感染到許許多多的讀者。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陳文達。
柔佛州中華總商會副總會長拿督陳文達:

花蹤首次跨出吉隆坡到新山舉辦,無疑帶動了新山乃至柔南區的文學氛圍。

如果沒有花蹤這個文學獎平臺,許多文學創作或愛好者將無所發揮平臺。

花蹤讓更多文學創作者有平臺得以發揮文學所長,否則在本地無處展現這方面才華。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林德明。
新山福建會館會長拿督林德明:

這是我第一次到花蹤文學獎頒獎禮現場觀禮,整個頒獎過程讓我充滿新鮮感。

從精心挑選的會場到臺上獲獎者激動人心的發言,一切都讓我感受到文學的獨特魅力。

典禮不僅展示了許多優秀的本地作品,讓我看到了本地作家們的才華與激情,穿插其中的文化藝術表演更令人震撼。

通過這次的文學餉宴,我對本地的馬華文學創作充滿了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的作品會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得到更多的認可與讚譽。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張嘉群。
永平獨中校長張嘉群:

本次的頒獎典禮可謂是從心靈到感官上的饗宴,花蹤文學頒獎禮除了是對文學創作者的肯定外,更展示本地馬華文學的百花齊放,藉由創作者的文字傳遞本地文化的省思。

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創作與表達,馬華文學都向人們展示了我們與這片土地共榮共生的點點滴滴,也承載了馬來西亞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此外,本屆世界華文文學獎得主黃春明老師的生平歷程,更是讓身為教育工作的我深有感觸,從他身上讓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所能帶來的天翻地覆的影響。

本次頒獎禮選擇在新山舉辦,從現場座無虛席的反饋中,就能反映其對新山社區帶來的正面影響,儀式到節目編排都能深刻體會主辦方的用心。

我相信每位參與者都深受悸動,而我也絕對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悸動對後續激發本地文學創作及閱讀將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彭進財。
新文龍中華中學候任校長彭進財:

觀看了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頒獎禮後,整體感覺非常棒,頒獎禮傳遞的訊息,不僅限於文學的成就,還蘊含對文化傳承的堅守和對創新的鼓勵,同時展現華文文學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獨特魅力,強調通過文字表達對社會、情感與歷史的反思,不僅激發觀眾的思考,也能讓更多人關注並參與文學的創作和討論。

新山作為我國南部的重要城市,文化氛圍相對其他大城市較為低調,但這次活動無疑為在地文化氛圍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吸引不同地區的文學愛好者、作家和學者聚集一堂,促進文學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也能激發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文學的興趣,促使他們關注文學創作並積極參與,讓新山逐步成為文學創作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花蹤文學獎擁有一定的聲望與影響力,吸引全國乃至國際的關注,這能為新山帶來更多的文化資源和機會,而且頒獎禮不僅是對現有文學成就的肯定,也通過表彰和展示新銳作品,激勵更多有志文學創作的年輕人參與。

當文學創作被廣泛推廣,並受到社會重視時,便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閱讀與寫作的行列,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使他們更加重視文學閱讀和創作,並通過文學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花蹤文學獎頒獎禮的舉辦,無論是在提升新山的文化氛圍,還是在激發當地的文學創作上,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鄭美珍。
寬柔中學至達城分校校長鄭美珍:

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確實辦得非常出色,不論是評審、講評人,還是獲獎者的分享,都鼓舞大家對文學的熱忱,也激發了我們對未來文學創作的期待。

活動穿插的各類表演,蘊含花蹤文學的獨特韻味,又融合新山本土藝術的元素,展現了主辦策劃人的用心。

現場觀眾的專注和投入,我覺得此次活動不僅能引起觀眾對文學創作的興趣,還將影響他們對文學的思考和探索。

新山的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文學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通過這個活動,觀眾,特別是學生,有機會接觸並閱讀到獲獎作品,進一步瞭解本地作家的傑作,從而激發他們對文學創作與閱讀的興趣,這真是一場很棒的盛會。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蔡潤煌。
南方大學學院校長蔡潤煌:

花蹤頒獎禮第一次在新山舉辦,讓來自中國、新加坡、臺灣,還有本地的作家齊聚一堂,讓人覺得很特別。

這項頒獎禮旨在表揚本地作家,鼓勵更多人對文學更有興趣,讓文學有更好的發展和產生更多的作品。

頒獎禮在新山舉行,也讓出席者有機會看新山的發展和潛能,花蹤文藝營在南方大學學院舉行,更是能讓外界有機會認識南方大學學院。

這是我首次參與花蹤文學獎頒獎禮,我覺得頒獎禮辦得很成功,表演也非常吸引人,超乎我的想像。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王潤華。
南方大學學院中華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兼馬華文學大獎決審評委王潤華教授:

花蹤頒獎禮移師新山舉行,對柔佛以南的文化人口起著正面影響,因為把這樣隆重的文學獎頒獎禮辦在這裡,讓他們覺得受重視,覺得很注重作家和書寫文化。

頒獎禮在新山舉行,也激發南方大學學院學生,甚至是其他領域人士對文學的關注,鼓勵更多人,特別是南方大學學院的學生往文化、文藝創作方面發展。

我發現,許多文化活動多集中在大城市,尤其首都舉行,但是我希望文化的影響力能擴大至全國各地,甚至下鄉,像我們到小地方舉辦“南方文學之旅”活動,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讓小地方的民眾受到更大的鼓勵。

花蹤文學獎頒獎禮移師新山,對星洲日報同仁來說可能工作方面不太方便,因為過去在吉隆坡舉行,那裡是星洲日報的“基地”,但是值得付出這個代價,因為帶來的影響幅度是很不一樣的。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陳洺臣。
南方大學學院董事長拿督陳洺臣:

花蹤高水準演出與其他商業頒獎禮截然不同,讓我感覺好像在看中文版文學“奧斯卡”頒獎禮。

高水準的演出也與商業頒獎禮截然不同,讓人感受到表演者對文化藝術的熱愛與堅持。

在時間把控上,比方說讓頒獎禮提早開始,或把發言時間能控制好,相信整個頒獎禮的進程將更順暢。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黃十林(左)與陳善玲。
馬來西亞易經風水總會總會長兼富貴集團首席風水顧問黃十林與富貴集團南馬區高級董事陳善玲:

我們之前多次錯過頒獎禮,當時不是人在國外工作,就是在國內處理其他要務。

直到頒獎禮首次移師新山舉辦,我們第一次共赴這場頒獎禮,期待著能看到不同的文學作品。

我們很喜歡閱讀中文文學,在閱讀過程中,透過優秀的文學作品讓心靈獲得滋養,也體會到一種文學的魅力。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李明亮。
富力馬來西亞公司董事長李明亮:

很榮幸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能成為花蹤文學獎頒獎禮的場地。

當星洲日報副總賀婉蜜前來接洽時,我第一次獲知這項東南亞區的文學“奧斯卡”。

我也感到很榮幸,富力集團打造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能夠成為花蹤文學獎頒獎禮的場地提供方。

“主辦方第一次從吉隆坡移師新山,做這項決定也非常忐忑,後來洽談場地期間,我們也決定給予大力支持。”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觀禮者提早到場赴花蹤之約,展現守時美德。(陸家明攝)

“其實我們都在貼錢去支持文化活動,包括上週的二十四節令鼓的演出。”

多場演出的票房收入,其實不足以支撐每年耗資上百萬令吉的維修開銷,不過富力依然支持與提倡文學藝術,希望能為歌劇院展現新的探索與創造。

未來或會與李雪亮洽談有關二十四節令鼓的定目劇演出,並與旅行社合作,希望海外觀光客來到新山時,能享受蘊藏在節令鼓的文化精神。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李雪亮。
《鼓動新山》聯合發起人兼製作人李雪亮:

我的同學曾是花蹤文學獎的得主。

我對花蹤文學獎印象非常深刻,即便時隔近20年,但我依然無法忘記中學同學陳奕君的作品《死亡》。

此次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首次移師新山,我帶了母親一同前來參與。

柔佛州經濟脈搏欣欣向榮,相信是未來3年的趨勢,也是文化藝術的里程碑。

上週《鼓動新山2.0》也在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震撼登場,4場演出售出1500張票,幾乎每一場爆滿。

我希望明年把《鼓動新山》打造成固定演出的“定目劇”,每兩個月開場,希望能為2026年柔佛旅遊年吸引更多海外觀光客,感受馬來西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令鼓的魅力。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陳再藩。
馬來西亞國家文化人物陳再藩:

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從首屆開始,便是文學與文藝的孿生體,這些年來,花蹤被譽為馬華文學的奧斯卡,也是馬華演藝界最絢麗的歌舞聚樂。

花蹤離開首善之地吉隆坡令人意外,但南下新山,卻又似乎順理成章。

花蹤獎座這件“花與鳥”的銅雕藝術品,其創作者陳瑞獻便是對岸新加坡的多元藝術大師。

這回花蹤南下,來到外面就是柔佛海峽和百年長堤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這也許是馬華文學與新華文學隔岸相望的最短距離了。

首屆花蹤在吉隆坡天后宮舉辦後,星洲日報安排臺灣大詩人瘂弦及旅美作家於梨華等南來新山演講,會場是寬柔中學空間不大的楊文富講堂。

悄悄將花蹤宣傳文案譜成了曲的陳徽崇老師,將整個寬中合唱團擠進了講堂兩側,在座談會結束時,唱起了來自對岸的《傳燈》,接著,又令人驚豔地唱起了剛剛譜成的《花蹤之歌》。

30多年過去,花蹤頒獎禮首次南下,《花蹤之歌》終於也如燕歸來,而初唱《花蹤》的楊文富講堂換成了新山地標性的蘇丹後查麗蘇菲雅歌劇院,陳徽崇的音樂廳大願,註定就由這首歌的靜靜開花與緩緩結果來落款與鈐印。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謝秀權。
新山寬柔中學前任校長謝秀權:

我是首次到花蹤頒獎禮現場觀禮。

這場頒獎禮以往都在吉隆坡舉行,多次錯過參與的機會,這是第一次移師至柔佛新山舉辦,非常高興能出席這場盛會。

我很珍惜這次的機會,同時也想了解學長們所推動的花蹤。

我之前在報章上看到花蹤相關內容,第一次現場參與,與其他作家們彼此交流,這也同時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賽和投入文字創作。

首跨出都门,新山现“花踪”
洪志文。
利豐港培華獨中校長洪志文

花蹤頒獎禮移師新山舉行,整體而言非常成功,水準接近國際級別頒獎禮。

尤其表演的部份讓人激賞,大部份演出者還是新山人,突顯新山元素,這是很難得的。

我希望這項頒獎禮能繼續在新山舉辦,這有助提升和帶動新山,甚至周邊地區的文化和閱讀氛圍。

我也建議若還有機會在新山舉辦,可以邀請中學生出席,這樣不但能激發他們的寫作和創作才能,也能讓他們產生共鳴,從中培養和發掘好的寫作苗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