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新旧对照

|
发布: 4:13pm 19/09/2024

摊位

粿条汤

义兴路

摊位

粿条汤

义兴路

【新旧对照】 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文、图:舒庆祥(部分为档案照)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在义兴路老家,义兴清汤粿条面在家门口摆卖,顾客如云的盛况。

新山历史悠久的 (Jalan Ngee Heng),不是现今位于玛丽雅专科医院前短而不起眼的小路,而是于1977年被易名为惹兰敦阿都拉萨(Jalan Tun Abd Razak)前,新山老城区最长的那一段旧路,总有不少令人怀念的传统小食,现今在新山美乐花园小贩中心经营多年,“义兴清汤粿条面”就是其中的一摊。

于1951年出生,现年73岁的林政材,在受访时道出了他继承父业,守护家业一路来走过的艰辛历程。

ADVERTISEMENT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义兴清汤粿条面现今的掌管人林政材。

他祖籍广东省潮安县意溪镇寨内十八间,父亲林松贞与原是新山潮籍名人的林秋贞是堂兄弟,他们离开家乡落户新山,一样住在义兴路,同样从事传统潮州小食。

他说,父亲每天就推着一辆木制的小车,从义兴路出发,推到老城区的陈旭年街摆卖。那时一碗2角,加上人们不习惯外吃,生意不是很好,到下午收挡,每天的收入约20多元。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林政材与侯多花数十年来坚守著义兴清汤粿条面,这是他们两人早年同在摊位忙于工作的画面。

他从宽柔放学后,就到帮忙,父亲每天会打赏他一块钱。

他后来能独当一面,烹调粿条汤的功夫就是那时一面观看,一面学习而来。这么多年,他的生意能一直火红,秘诀就在于他的古早味,散布在各地的老顾客,久不久都会回来找他。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在新山美乐花园小贩中心的义兴清汤粿条面,每天生意一样火红。

父亲于1980年代去世后,在义兴路老家,他就手父亲留下的生意。不久,他有一帮手,即与他共筑爱巢的侯多花,两人不离不弃,时至今时仍每天在摊口迎接纷纷而来的新老顾客。

在义兴路两边的建筑物被政府清空后,他除了搬家,也把自己的营业地点迁至现址,那是1989年的事。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新山美乐花园小贩中心的外观。

询及现今十分破旧的美乐花园小贩中心建于何年,他已不记得。不过,他说,现今有些摊主,从小贩中心启用时起,至今依然还在营业,当然有一些历史不太久的新脸孔。

他记得小贩中心曾有一次维修,那是现任国防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担任新山区国会议员时,时任市议员林明发提出的申请获批准后开始推行。

(已签发)柔:新旧对照:义兴清汤粿条面的历史
风行新山数十年的义兴清汤粿条面。

他说,在3年的疫情期间,对他的生意影响最大,幸好目前已恢复原状。现今的价格,大碗7令吉50仙、小碗7令吉,每逢星期四及五休息。

这位义兴之子,随着日愈年长,对逝去的岁月,尤其当年在义兴路生活的岁月十分怀念。

他说义兴路一、二、三巷,他有特别多的亲戚,以前都同住在那里;另一些建筑物如劳工党党部、南洋同奉善堂、大伯公庙等,早已不存在或已搬迁,现今的义兴路历史最久的建筑物,当推那座也不知建于何年清真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