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新加坡一名六旬叔墜“投資網店”騙局,原以為無本金、無囤貨、無風險能賺兩三成利潤,把多年積蓄和公積金近25萬元(新幣,下同;約83萬6757令吉)投入“店鋪錢包”後才發現,一分錢都無法提現。
《新明日報》報道,苦主黃先生(60歲)日前在社媒與陌生人聊天,對方自稱是一名電商推廣員,還告知能在“網店”賣貨,跨境賺錢。
ADVERTISEMENT
黃先生聽後想賺幾百元幫補家用,就進一步向對方瞭解做法。
後來一名“營運人員”通過WhatsApp聯繫上他,叫他卸載“個人版本”TikTok,併發送鏈接讓他下載“商家版本”的應用軟件。
黃先生按要求下載後發現,新軟件的界面和TikTok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多了一個“店鋪”功能,裡頭能顯示訂單數、產品數量、總利潤、銷售額、充值貨款和可提現金額等等。
他說,對方指運作方式是,加盟網店成為賣家,網店收到買家訂單後,需要先墊付一筆“進貨費”,平臺會將這筆錢交給供貨商,而供貨商收錢、發貨後,平臺就會把“進貨費”,以及訂單賺到的利潤返回到網店錢包。
“據稱每筆訂單的利潤約是20%到30%,對方還說前期的利潤就足以用作之後的貨款了。我一開始就充值了1000元(約3347令吉)。”
黃先生甚至在7月20日到8月14日,向對方提供不同銀行戶頭轉賬,總額近25萬元,後來發現所謂的網店根本不能讓他提現。
他說,這些錢都是多年辛苦工作存下的,積蓄也要用作孩子的學費。
“如今還不知道這筆錢能否拿回。我夜不能寐,食不下咽,還沒把遭遇告訴家人。”
為交“保證金” 向友人借逾11萬令吉
以為再付6萬元(約20萬零821令吉)“保證金”就能提現,還為此和朋友借錢,卻被告知還要再交“所得稅”。阿叔走投無路報警。
黃先生出示所謂“網店”應用上出售的產品,都是一些衣服、褲子等,二三十元(66令吉至100令吉)一件。
“上面顯示的訂單一開始價值幾千元,後來越來越大,一筆訂單五六萬元(逾16萬令吉至逾20萬令吉)。”
“我那時已沒錢墊付進貨費了。無法完成訂單得申請休業,訂單才不會進來。”
他說,申請暫停營業後,系統提示要交6萬元保證金,7天后才能提現。
黃先生為了提出早前投入到店鋪錢包裡的錢,向朋友借了3萬5000元(約11萬7146令吉)。
去交“保證金”,結果系統又提示要支付所得稅。
“我現在也不確定這些買賣是真是假。我已經沒錢了,只好報警。”
新加坡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報案,並表示調查工作還在進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