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3日訊)飲料營養等級標籤有效協助民眾減少攝取糖份後,當局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人們減少攝取鈉以及飽和脂肪。新加坡衛生部和保健促進局將攜手擴大營養標籤和相關廣告禁令的覆蓋範圍,把預先包裝的鹽和醬料等調味品、快熟面,以及食用油等鈉與飽和脂肪主要來源也納入其中。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於昨日在世界家庭醫生組織亞太地區大會上,宣佈上述消息。保健促進局預計,當局需要三年到五年來落實這個計劃。
ADVERTISEMENT
衛生部於2022年12月對預先包裝飲料實行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計劃,一年後擴大到現泡飲料,規定業者必須標明所售賣的飲品屬於A、B、C或D的營養等級,並對最不健康的D等級飲料實施廣告禁令。
預先包裝飲料含糖量降至4.6%
衛生部指出,這兩項措施降低了市場上飲料的平均含糖量和居民的糖份攝入量。截至去年9月,預先包裝飲料的平均含糖量從2017年的7.1%降至4.6%。
產品明確標示營養等級後,也鼓勵消費者轉向更健康的選項。2017年,每10個售出的預先包裝飲料中,只有約四個是較健康的A或B級,2023年增至約七個(69%)。
至於現泡飲料方面,約六成的餐飲店已加入“默認少糖” 運動,即如果食客不特別要求,業者提供的咖啡茶水一律少糖。
王乙康:本地高血壓患病率五年升至37%
王乙康指出,獅城的高血壓患病率過去五年從24%升至37%;約三分之一的居民患有高脂血症。
“這兩種疾病都是心臟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導致這些疾病的兩種關鍵成分是鈉以及飽和脂肪,而我們攝入的鈉以及飽和脂肪過多了。”
去年發佈的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新加坡人每日的鈉攝取量高達3620毫克;這比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高出近一倍。人民攝入的飽和脂肪佔總脂肪的36%,超過了應低於30%的建議值。
人們攝入鈉主要是通過鹽、醬料和各種調味品,以及快熟面;飽和脂肪的主要攝入來源則是食用油。
王乙康說:“因此我們也應該嘗試控制鈉以及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我們在控制糖攝入量方面的經驗顯示,消費者的選擇和行業的支持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局準備擴大營養等級標籤和廣告禁令的實施範圍,也包括上述鈉以及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食品,以幫助消費者做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選擇。這也能夠減少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並促進業者調整食品配方。
王乙康指出,標明鈉與飽和脂肪含量跟標明糖含量的情況很不一樣;含糖包裝飲料可直接飲用,含鈉與飽和脂肪的醬料和食用油則是烹飪材料。廚師如果採用普通鹽,但只要下手謹慎,仍可做出健康菜餚;相反的,如果廚師用的是低鈉醬油,但在做菜時添加過多,則會導致菜餚不健康。
當局將繼續諮詢業界 提供充足時間進行調整
他說,當局將繼續諮詢業界,確定各種用料應有的營養值,併為業界提供充足時間進行調整。有關詳情日後公佈。
保健促進局指出,市面上較健康的鹽、醬料和各種調味品以及食用油產品的選擇充足,但消費者和餐飲業者對這些產品的採用率還是很低。
今年4月至5月間,衛生部和保健局與80多家食品供應商交流,探討如何減少新加坡人的鈉與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業界一致認為有必要採取更多措施,零售領域的許多製造商也已經開始調整配方。
不過餐飲業者反映,消費者需要時間來適應新口味並接受低鈉菜餚,業者也需要時間來逐漸改用更健康的配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