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市議會紀念有功社會人士,將以彼等姓名為路名,華族有三名為已故陳合吉、黃羲初、杜亞文。”這是《南洋商報》於1963年2日5日的一篇新聞報導中打出的標題。
ADVERTISEMENT
這標題有一美中不足之處,把拿督卓亞文寫成“杜亞文”;他是新山華社早年一位非常知名的領袖。
不過,在歷經61年的風風雨雨之後,位在淡杯二巷的拿督卓亞文路,因淡杯發展計劃之需,在多年前就被徵用,巷中部份的住屋與商家,在獲得賠償後早已搬走。
如今,在當局採取進一步行動後,巷內的景觀,幾已面目全非。在巷尾一段,住戶與商家大體上已搬走一空,目前只在巷頭,還有幾間名字響噹噹的美食店在營業,再加上有整10間原有店號外,景氣已大不如前。
只有路口豎立而有斑駁的街牌,才能勾勒人們憶起這條街曾有過的輝煌。
當地咖啡店東主周國發在受訪時指出,現今大概只有5間有地契的地主賠償問題有待解決。
他接手經營這間咖啡店只有2年,原有屋主已移居國外。他說,即使真的要搬,至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 。他是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觀望心態,基於該地發展的趨勢已定,這條街最後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這意味著,新山以華文名命名的街道又將少一條了。
新山史上前後共有17條以華文名命名的街道,可是,數十年來,隨國內政局的變動,前後有幾條街道的命運被改變了,如餘泰興路被敦依斯邁路取代;長長的義興路易名為敦阿都拉薩路,原義興路被縮成短短的一段,接上直律街,位在現今的瑪麗雅醫院前。
另外,班蘭新村原有三條以該地華族先賢名字命名的街道,是該村居民於上世紀70年代自行命上的,但,於1996年被當局下令拆除,並改為馬來文名。後在居民歷經6年抗爭後,終獲批准複名,這三條街名分別是:盧鴻雲路、謝振傳路、甘家璉路。
淡杯的拿督卓亞文路 ,原是長長的一條,1997年3月3日的一場大火,燒掉它的一半,剩下現有一截。
淡杯的一巷原名為葉振春路,後被當局改為馬來文的Jalan Dato MD Seth,因沒有人出聲,就沿用至今。
前車之鑑,拿督卓亞文路應力爭保留。
卓亞文、陳合吉及黃羲初這三位華族先賢的名字,於1963年被命名為Jalan Dato Toh Ah Boon、Jalan Tan Hak Kiat、Jalan Wong Hee Coo。目前除拿督卓亞文路可能面對消失外,其他兩街的街招仍立在原地上。
卓亞文在20世紀時是新山首富,福建南安人,南洋華僑公所創辦人之一,曾任寬柔學校總理,1934年4月1日去世,墓碑目前仍立綿裕亭義山。
陳合吉,潮州人,曾任柔佛華僑公所、柔佛潮州八邑會館、寬柔學校總理及柔佛潁川川陳氏公會發起人,1942年1月31日日軍侵佔新山後,一家19口命喪在日軍屠刀之下。
黃羲初,廣肇台山人 , 1913年創立的寬柔學校4位創辨人之一,也是1950年創辦的寬柔中學創辦人之一,歷任該校諸多要職,包括董事長等,1961年去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