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易逝,岁月无情,陈鸿腾老师不知不觉离开大家已快14年了。
最近,由于有人又再提起早在1810年,新山已有柔佛古庙,此课题曾于2010年掀起一点争议,不过,很快就平息下来了。
ADVERTISEMENT
新加坡开埠于1819年,新山开埠于1855年,在荒无人迹的1810年,能有供人祭拜的神庙吗?这势难令人信服。
以为事隔14年之后,这个问题应不会有人再来翻旧案,结果事与愿违,还是有人振振有词,欲罢不能。
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已故陈鸿腾老师。他治史研究的严谨与认真态度,值得大家学习与传扬,再提起他是希望此不正之风应到此为止。
陈鸿腾是于2011年8月31日早上与世长辞,终年37岁。之前,在病魔搏斗之时,依然没有放下自已热爱的工作。
他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回来后在宽柔中学出任诸多职位,课余从事新山与宽柔历史的探讨与撰写。同时,他也是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属下潮青团领导人之一,在任期间,他持续协助推动探老街活动,以活动实现其历史教育。
他多年来的研究心得,散见于宽柔校友会设立的宽频网站、个人部落格及星洲日报大柔佛的“大家谈”论坛。
他的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纠正与补充了新山与宽柔历史上许多不解之谜与错误之处。
他是宽柔校史研究上,史上第一个持续从事这一工作,也是贡献最多的人。
对他而言,历史事件不期待美丽的结合,重要的是结论与第一手资料,经对照后是否正确,这是他坚守治史一大原则。
陈老师是一位脚踏实地、默默工作的文史工作者,在生前从未与人争执,他相信史实、崇信史实,因而备受敬重,透过他多年的悉心与认真研究,宽柔校史得以不断充实、补充与纠正。
笔者如今依然认为,如果陈老师今天仍健在,在他逝世后延续至今的宽柔校史争议也许不会发生。
陈老师对宽柔校史论述最大的贡献,是他确定宽柔学校于1913年5月18日开幕。该报导是于同年的5月20日刊登在新加坡出版的《振南日报》。而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得以重见天日,应归功于陈老师的努力付出。是他最先把这一资料刊登在宽柔校友会网 站“宽频”,日期是2009年8月12日。
当时有关宽柔学校成立于何时、是谁创办的,还未引起争议,所以陈老师把这一资料的题目定为“历史上第一次五一八校庆”,意在探讨何以宽柔会校庆会订在5月18日,而不是开学日的1月15日。陈老师的心愿总算是达到了,因为该报的报导,详尽记述当天开幕礼的盛况。
另一争议是日前才出现的林文卿校长的问题,如果陈鸿腾老师不英年早逝,这一问题也不会产生。
林木卿这位宽柔第一任校长,在任5年,不过人们对他的认识又实在太空白,从一篇报导中,仅知林校长是广东惠来人,也是潮州人。
正因如此,前不久有人竟这样记述:于1905年林文卿率领义兴私塾师生迁至林亚相专利区。
林文卿是1913年成立的宽柔学校第一仼校长,8年前他怎么率领所谓的义兴私塾师生到林亚相专利区呢?文中并没有解说。
总之,新山于1810年就有柔佛古庙无法令人信服,宽柔学校立于1913年之引发争议,何以林文卿于1905年率领师生到林亚相专利区令人置疑,都因提出上述述说者,没有陈鸿腾治史之精神。
新山之史学研究,是应该有多一些陈鸿腾式的治史专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