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0日讯)太厉害了!新加坡一名音乐学生在乌节路地铁站内,“躺”在钢琴凳上反手弹奏钢琴,根本看不见琴键,全凭肌肉记忆,令人赞叹不已。
《8视界新闻网》报道,21岁的严佐婉娜(Jovanna Yam)本月11日在TikTok上传了一段视频,展示自己与一名女性友人在乌节路地铁站共同演奏霍吉卡迈克尔(Hoagy Carmichael)1930年代曲目《心与灵》(Heart and Soul)的片段。
ADVERTISEMENT
不过,佐婉娜不是正常坐在钢琴前弹奏,而是背对钢琴、躺在钢琴凳上,把手伸向后方弹奏。
她不仅看不到琴键,她的姿势也非常考验核心肌肉,在健身界称为“桥式”。视频配文写道,这是“最适合钢琴家的核心练习”。
Watch on TikTok
这架钢琴是公共交通业者SMRT社区音乐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地铁站内的活力,丰富乘客的通勤体验。佐婉娜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在乌节路站内演奏,引发广泛关注。
影片上传至今已有144万人次观看,点赞数超过21万。不少网民称赞佐婉娜的灵活性和技巧,称其演奏“令人印象深刻”、“才华横溢”。
有人惊叹她在这种姿势下的弹奏能力,佐婉娜则在评论区回应说,她是依靠“肌肉记忆”完成了演奏。
佐婉娜受访时说,她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发挥创意,娱乐受众。谈及拍摄这个视频的初衷,她说:“很少有钢琴家会以奇特的方式表演,所以我决定在公共场合这么做。”
许多网民在评论区请求她以这种姿势弹奏更多曲目。对此,她表示,起初这种演奏方式极具挑战性,需要在脑中“反转”琴键结构,更改指法,但经过几次尝试后,她已经逐渐掌握要领。
目前,佐婉娜在南洋艺术学院(NAFA)攻读器乐与声乐教学教育学士(荣誉)学位课程,也是一名兼职钢琴教师,教授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及钢琴理论。
她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TikTok社区的认可,这激励她继续发布更多非常规和创意的钢琴内容,以激励其他音乐家,并带给观众欢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加坡20日讯)外佣在新加坡乌节路地铁站、巴士站摆卖食物,3小时卖5大袋约50盒小吃,做法惹议。
《新明日报》接获读者通报,指每逢周末,新加坡乌节路幸运商业中心附近常有外籍女子销售自制的食物,甚至有人直接将餐盒摆在巴士站的座位上“摆摊”,供人挑选。
该报记者昨日上午约11时走访,发现新加坡乌节地铁站进出口处,以及附近一个巴士站,共有6名女子在场兜售。
其中2人坐在地铁站口手扶电梯旁,脚边放着三四个装着一盒盒自制食品的袋子,每过10分钟就会有顾客掏钱购买。
一旁的巴士站人潮涌涌,至少4名女子正在“摆摊”,她们将十多个装着食品的大小袋子放在巴士站旁的矮墙上,自己则站在一旁聊天,或与顾客洽谈。
其中一名卖家说,她们都是菲律宾女佣,闲时在家制作家乡传统食物,为多赚些钱才拿来卖,她们卖的食品包括米粉、米糕等小吃,用塑料盒包装,一盒5元(新币,下同;约16令吉)。
另一名女子则透露,她们除了现场售卖,也接受熟客订购,供应到聚会场所。
《新明日报》记者发现,卖家还会用纸笔记录订单,生意极好,巴士站“摊位”约50盒食物3小时内就售罄。
数名女子一度将食品摆在巴士站的座位上供顾客挑选,等待巴士的乘客无位可坐。
商家称“流动小贩”抢生意 公众忧食品卫生
附近一间杂货店经理珍妮弗受访时说,这批女佣周末常在周遭出现,售卖自制食物。
“有顾客告诉我,外面有人在卖跟我们店里一样的食品,他们还不需要付租金。”
专卖菲律宾传统食品的店员蕾雅(57岁)透露,这些“流动摊贩”过去1年都有出现,地点并不固定。
“自从她们来了,我们的生意下降了约20%至30%。”
据观察,一般都是菲律宾人购买。
公众张彩虹(60岁,退休)说,自制食品可能无法达到食品安全要求,万一吃坏肚子也无处申诉。
疫前情况一度猖獗 当局来取缔
《新明日报》之前报道,疫情前,幸运商业中心的商家曾申诉,每星期日早上8时至1时,商场后的行人道会出现大批女佣“摆摊”做生意。
非法路边摊售卖的东西包括手提包、衣物、食物,有者甚至在户外提供理发及美甲服务,影响商场店家的生意。执法人员到场取缔以及充公物品。
根据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法令,没有该国食品局执照而在公共场所兜售食品属违法。
非法兜售食品一旦罪成,最高可被罚款5000元(约1万6472令吉)。如再犯,最高可被罚款1万元(约3万2945令吉),或坐牢3个月,或两者兼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