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3:20pm 23/04/2024

台湾

台湾高等教育展

麻坡留台同学

台湾

台湾高等教育展

麻坡留台同学

2024臺灣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升學選項

(校园版头条)*已签发*柔:新闻:2024台湾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选项
學生把握機會,向臺灣大專院校的代表詢問升學詳情。(鍾柔潔攝)

(麻坡23日訊)2024年臺灣高等教育展(柔佛站)今早掀開序幕,共有33所臺灣大專院校參展,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升學選項,預計將吸引5000名南馬區的獨中與國中生出席。

這項活動是由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會主辦,麻坡留臺同學會負責承辦柔佛站;臺灣高教展的指導單位有臺灣教育部,臺灣僑務委員會以及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ADVERTISEMENT

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卜正珉表示,馬來西亞向來是臺灣外籍學生的主要來源,過去數十年已有逾10萬名學生留學臺灣,也促進臺灣與大馬各方面的緊密交流。

(校园版头条)*已签发*柔:新闻:2024台湾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选项
黃永財(右二起)贈送紀念品予卜正珉,左一麻坡留臺同學會顧問林真福,右一教育展籌委會主席許統勤。(鍾柔潔攝)

他表示,撇開社會治安,臺灣在語言、文化及人文方面都與馬來西亞非常相似,留學生可輕易適應,還有助開拓視野、培養人格及對世界的觀察能力等,對學生的生涯發展及馬來西亞都有所助益。

他披露,臺灣在2023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第六,顯示臺灣擁有良好的政府政策、企業效能、經濟表現、就業情況、基礎建設、醫療及學術水平等,而臺灣的優質教育也為有關排名做出貢獻。

然而,他表示,2018年之前,臺灣是大馬學生升學的首選,如今則位居第三,希望臺灣當局及留臺畢業生或組織,能積極鼓勵更多大馬學生赴臺升學。

他補充,臺灣政府鼓勵學生畢業後繼續在臺工作數年,而馬來西亞畢業生平均每年有約4000人留在臺灣工作,顯示臺灣當局及企業一直努力培訓留臺畢業生,這也是臺灣與馬來西亞互惠互利的過程。

(校园版头条)*已签发*柔:新闻:2024台湾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选项
2024年臺灣高等教育展(柔佛站)獲得33所臺灣大專院校參展,多所國中及獨中也派學生出席,以掌握更多升學資訊。(鍾柔潔攝)

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蘇玉龍讚揚大馬學生質量非常好,是該委員會首要招生對象,而臺灣也特別照顧僑生,除了有各種獎助學金,也允許僑生工讀來賺取生活費。

他補充,臺灣的人民收入已達3萬美元(約14萬3300令吉),目前與韓國及日本差不多。

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副會長黃裕源,代表不克出席的總會長拿督斯里邦裡瑪陳榮洲致詞時,指從70年前至今,到赴臺升學的大馬學生已超過10萬5000人,是全世界最多學生留學臺灣的國家。

他說,目前在臺灣升學的大馬學生有1萬3000人,平均每年有5000人赴臺升學,高峰時期更達8000人,但隨著中國開始招攬學生,去年只有約3000人留學臺灣。

(校园版头条)*已签发*柔:新闻:2024台湾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选项
卜正珉(右二起)與蘇玉龍及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張佳玲(右一),鼓勵學生赴臺留學。(鍾柔潔攝)

他說,馬來西亞每年有約10萬1000人從中學畢業,其中只有約30%學生選擇升學,當中又僅有5%到臺灣,其餘95%則到中國、歐美或留在國內升學。

他認為,臺灣應把目光鎖定在70%沒有繼續升學的學生,設法吸引他們到臺灣升學。

麻坡留臺同學會會長黃永財說,教育展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更多大學及屬意科系的選擇,他也希望參展的學校能給予學生們更多的獎貸勵金等。

(校园版头条)*已签发*柔:新闻:2024台湾高等教育展柔佛站 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选项
黃永財(右二)在麻坡留臺同學會顧問林真福(左一)及教育展籌委會主席許統勤(右一)的陪同下,贈送紀念品予餘德華。(鍾柔潔攝)

峇吉里國會議員陳泓賓的代表餘德華指出,高等教育扮演者舉足輕重德角色,是傳授知識、培養人才、塑造人格及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

他指出,臺灣擁有能吸引全球目光的優質高等教育,為學生提供全免發展的平臺。

2024年臺灣高等教育展在全國共舉辦6場,其中屬於首站的柔佛站將在4月23及24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在麻坡新奇珍宴會廳舉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