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邊佳蘭12日訊)救救龍蝦寶寶!
素有“龍蝦故鄉”之稱的邊佳蘭,近幾年隨著龍蝦需求暴增出現供不應求現象,當地捕撈活動因龍蝦價好而愈加頻繁,令龍蝦寶寶面臨成長危機,亟需大家共同攜手,遵守及教育大眾,少於6公分的小龍蝦“不捕、不收、不吃”,為未來永續發展出一份力。
根據漁業局保育和保護部門2023年的數據,邊佳蘭(即柔佛海峽與東海岸一帶)的龍蝦產量於20年前可達到每年400噸,惟如今每年的產量僅有100噸,產量明顯劇減。
為了提升及恢復龍蝦產量,漁業局除了特別成立保護委員會監督漁民的捕撈活動,也透過“龍蝦保護區行動委員會”採取系統化龍蝦保育措施來增加龍蝦產量。
同時,當局也在去年落實了保護龍蝦條例,規定漁民必須將體積小於6公分(長成6公分需耗時3年)的龍蝦放生,因為龍蝦長至6公分左右正是適合繁殖的階段。
受訪漁民也告訴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基於龍蝦產量每況愈下,他們如今出海捕撈龍蝦還得碰碰運氣。
“運氣好時可以捕到數公斤,但觸黴運時,一隻龍蝦也抓不到。”這就是邊佳蘭捕撈龍蝦漁民當前的寫照。
眾所周知,邊佳蘭距離柔佛州著名旅遊景點迪沙魯只有半個小時車程,因此經常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到訪品嚐道地海鮮,尤其是盛名遠播的邊佳蘭“青殼龍蝦”,更是不可少的盤中餐。
據瞭解,自迪沙魯往邊佳蘭的道路擴建及提升後,週末和公共假日湧至邊佳蘭四灣吃海鮮的訪客,相比疫情前增加了不少。
旅客人數上升,意味邊佳蘭獨有的青殼龍蝦需求也飆升,不過,餐館業者、收購商、漁民卻面臨了“需求高,產量低”的供不應求窘況。
海鮮餐館業者陳宏輝透露,在今年的農曆新年假期,湧入當地吃海鮮的旅客非常多,據他觀察,這一波人潮對比疫情前更甚。
他指出,早年餐館供應的龍蝦皆為本土龍蝦,但自從本地龍蝦產量大減,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後,他唯有進口澳洲龍蝦“補貨”。
經營餐館多年的他坦言,早期一組收購商一天可供應餐館七八十公斤龍蝦,可是如今一天有十來公斤已經很不錯了。
龍蝦大減,除了與季節有關,他相信過度捕撈造成小龍蝦來不及成長及繁衍也有很大的關係。
他認為,長此以往,對餐館及其他相關行業的業者皆不利,因此,當局有必要嚴厲監督及執法,並從教育著手改變現狀。
“譬如在澳洲,相關政府單位便規定少於200克的鮑魚不能抓,在當地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本地也應該做到這種程度。”
退休漁民張先生(85歲)指出,五六年前開始收購龍蝦時,他需要準備2個約6呎長的水池放置龍蝦,可是近年來,一個池都裝不滿,平均一天僅收購到5公斤左右的龍蝦,可想而知反差有多大。
他說,要達到漁業局規定的標準的話,“合格”龍蝦必須超過100克。
他同樣認為,灌輸民眾“不捕、不吃小龍蝦”的概念很重要,否則“青龍”(青殼龍蝦)不保。
擁有逾40年捕撈龍蝦經驗的漁民王國春(63歲)形容,20年前,一天要捕獲二三十公斤龍蝦很容易,不過近年要有10公斤都很難。
“我看這裡的龍蝦產量至少減少了60%。”
他表示,自己一般是在農曆四月至八月這段期間到深海捕撈龍蝦,因為這時期的龍蝦體積比較大。
根據瞭解,80年代,1公斤龍蝦的價格大概在二三十令吉,如今這種高端海鮮,1公斤可去到150令吉,因此吸引許多人加入捕撈龍蝦行列。
有20年捕撈經驗的陳寶吉(60歲)指出,隨著龍蝦價高,捕撈龍蝦的人越來越多,單是有牌照的,加起來都超過了逾百艘漁船。
他提到,在龍蝦產量減少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自己有時從清晨6時許出海到上午10時許回來,極可能空手而歸、倒貼柴油費,面對“賺不到吃”的現實,他也在考慮是否要提早退休。
61歲的林友勝猜測,邊佳蘭一帶的填海工程或多或少影響了龍蝦的繁殖,是促成當地龍蝦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以前在大灣的海床有很多石頭,那時龍蝦挺多的,可是填海後,龍蝦沒有去處,數量明顯減少。”
他指出,“青龍”是邊佳蘭的特色,而且體積相對較大,其他地方未必找得到。
45歲的王良友則提及另一種情況。
他說,戴樂集團(DIALOG)進駐邊佳蘭後,其油氣儲存槽一帶的海域,即10海哩範圍皆屬於限制區域,漁民不可侵入。
“可是,偏偏是在這一帶,即大灣、二灣和新灣,是龍蝦產卵的集中地。”
以上情況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說明,漁民可捕撈龍蝦的範圍又進一步縮小。
正因為可捕獲的龍蝦不再像以前那樣豐盛,他說,自己只好以捕魚來交替,填補龍蝦收入減少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根據漁業局保育和保護部門的信息,龍蝦的交配期一般落在8月至9月間,儘管龍蝦一次能產出最高達200萬顆卵,可是能夠成功孵化成小龍蝦的機率卻很低。
有鑑於此,除了前述提及的一些保護措施,當局也促請漁民放生產卵的雌性龍蝦,並且在每年12月至2月的淡季,禁止拖網漁船在特定海域及範圍捕抓龍蝦,以保護成熟龍蝦及它們的棲息地。
同時,當局也提醒民眾,應該拒絕食用龍蝦寶寶,保護龍蝦的生態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