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新山27日訊)從詩人畫家到陪讀媽媽,知性女子王瑞文以織熱的創作情懷,讓藝術的美好在馬來西亞生根發芽。
受第二家園計劃吸引
現年47歲、筆名馨玫的王瑞文,來自中國河北省,是一名集媒體人、詩人和畫家等多重身分於一身的藝術工作者。她於2018年,受我國政府第二家園計劃吸引,帶著兩名子女落戶碧桂園森林城市(Forest City),從此展開在我國的移民生涯。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今日面譜》,就為讀者介紹這名充滿詩意和繪畫才華魅力的藝術家。
擁中國寶級書畫家光環
細數這名女子的資歷——現任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文學書畫藝術院院長、中華文學藝術家聯合會會長;及大洋洲文學社總編輯;擅長工筆花鳥,作品多次獲獎,並被意大利達芬奇博物館、聖馬力諾(San Marino)國家博物館等國際著名展館收藏。
雖然是頂著中國國寶級書畫家的光環,但王瑞文在待人接物上總是展現一股灑脫大氣又率真的特質,容易與人見面熟,不會予人藝術家那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
經營火鍋店和興趣愛好
訪問約在她經營了近一年的火鍋店進行。據她指出,7歲的女兒目前在當地國際學校就讀,她是一邊陪讀、一邊賣火鍋,但其實她更多的時間是經營自己的愛好與興趣。
她說:“我的日常就是畫畫,接送女兒和員工,店裡生意有一名店長負責打理,基本上不必我操心。”
她也說,生意不忙時,她乾脆就在店裡作畫寫字,希望可以藉著美食為導引,讓更多上門的客人注意到這項中國的傳統藝術。
開展覽館遇疫情被打亂
王瑞文:盼與藝術團重啟計劃
王瑞文總是顯得從容淡定,讓任何人都難以想象幾年前的冠病疫情是如何讓她陷入水深火熱。她指出,她與馬來西亞的緣分始於2018年,當時她與一群國內畫家前來參加畫展。隨後,在我國政府的號召下,興起在本地購置房產的動機。
一開始,她對在異鄉展開新生活躊躇滿志,為了促進馬中文化藝術交流,她也在森林城市開辦“中馬藝術品展覽館”,但始料未及的是,展覽館才開業一個月,卻遇上冠病來襲,將她全盤計劃打亂。
她說:“當時以為只是封城幾個月,所以我和孩子回到中國,一心等待情況好轉才過來,卻沒想到疫情逐漸失控,加上中國境內實施嚴格管控,一關就關了3年,直至去年4月,我們才有機會重新踏入馬來西亞。”
然而,這期間涉及的合約、倉庫與租金問題,更是令情況雪上加霜,她披露,當時每月仍須繳付高達1萬6000令吉的館場租金,壓力可想而知。
疫後關閉藝術館止損
因此,一直拖到去年4月,她才正式和有關方面簽署第二家園合約,算是確定了馬來西亞居民的身分。另一方面,她回到大馬的第一件事即是關閉藝術館以“止損”,據她指出,館內各類的收藏品目前僅能堆放在公寓儲藏室。
對此,她表示,在馬來西亞開設藝術館始終是她最大的心願,並且她也一直以弘揚中華文化促進馬中藝術交流為己任,因此她一直積極尋找合適的地點,同時也希望有在地的藝術團體能配合,讓展覽館能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常參與公益 送暖弱勢群
雖然她在我國居住的時間不算長,但熱心腸的她常參與公益活動,為莘莘學子及弱勢群體奉獻愛心,實際上,這源自於她的家庭教育,她說:“父母的身體力行,讓我明白,愛絕不是憐憫與施捨,而是發自內心的熾熱,更重要的是在付出愛心的同時,自身素質也在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受益最大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由於這種出自對人文的關懷,使她在2010年被中國紅十字會評為“中國愛心大使”,在瞭解到本地華文獨中艱辛的辦校歷程之後,她也義無反顧答應為學校舉行義賣。
這或許也正好解釋了她選擇馬來西亞作第二家園的原因,她坦言,當初也有疑慮,因為曾經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有關這個國家種族岐視的報道,但一次的車子拋錨經歷,卻讓她真正感受到多元民族的真善美。
她說,有一次她的車子在路上發生故障,當時她孤身一人,正感到慌亂無助之際,路過的其他駕車人士都紛紛停下來,有者協助維持現場交通、有者幫她推車、有者負責打電話求援、雖然語言不通,但大家都熱心幫忙,她認為,這畫面正體現了人性之美,因此,也讓她認定這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