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0日訊)16歲嫁人、28歲守寡,獨自撫養6兒女,新加坡81歲的單腎嬤堅守魚攤50年,永不言休。
《新明日報》報導,當一般人準備入睡時,在新加坡紅山景第115座巴剎與熟食中心售賣漁產的林秋月(81歲),已出發到當地裕廊漁港挑選最新鮮的漁產,準備凌晨3時開檔。
ADVERTISEMENT
“我在紅山賣魚50年,下午四五時就休息,晚上10時起來,人家載我去拿貨,最重要是買到新鮮的。回來之後,我就要刮魚鱗、剖魚、砍魚,然後擺好來賣。”
她說,每天售賣的漁產重達200公斤,幾乎都是自己一手包辦。
她堪示,自小家境貧寒,當年16歲嫁給丈夫,豈料丈夫13年後因癌症病逝,讓她年紀輕輕守寡,還留下6名3歲到13歲的孩子。
“我們以前養豬過日子,豈料丈夫患大腸癌,新加坡福利部當時每個月補貼51元(新幣,下同;約180令吉),但8個人怎麼夠吃?我丈夫死的時候,只留下15元(約52令吉)給我。”
喪夫後,林秋月無法投靠婆家,回孃家又造成負擔,因此開始擺地攤,將鄰居種的蔬菜等拿去賣。不過,她遇上無數次稽查,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一次機緣巧合下,隨著紅山景第115座巴剎與熟食中心於1972年底落成,林秋月隔年成功取得執照,獲准租下其中攤位賣魚。
“當時原打算賣菜,結果抽籤分配賣魚。當時我什麼都不會,連稱都不會用,起初亂亂賣,之後再慢慢摸索。”
將大半輩子投入魚攤的林秋月也透露,將做到自己倒下為止。
如今,她和大女兒同住,過去歲月積累的病痛,加上4年前因病只剩下一個腎臟,都沒有將她打倒。
她也從不怨天尤人,任勞任怨,50年來只重複做好這一件事。
“雖然現在腳也沒力,沒辦法走遠,但我不想靠子女,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我沒有辦法停下來,一停下來就不自在。這就是勞碌命。”
凌晨3時擺攤
凌晨3時擺攤,林秋月一腳踢,1小時內幾乎做完所有準備工作。
《新明日報》記者選了1天跟拍,凌晨3時20分抵達時,林秋月早已在攤位前做好準備。她先將一箱箱的碎冰鋪在架上,再擺好漁產。
據觀察,短短1小時內,她1人就將200公斤重的漁產擺好,擺好後還不時加冰,保持新鮮度,不到清晨6時,就有顧客上門光顧。
林秋月說,她早已習慣這樣的日子,趁客人還沒上門就抓緊吃早餐,有時僅以麵包果腹。
不過,年邁的她也申訴,最近手臂的疼痛也越發明顯,之前還因此關閉攤位長達數週。
“我無法長時間休息,否則會影響收入。巴剎之前曾有10多檔售賣漁產的攤位,但如今只剩下不到5攤。我也不可以賣太貴,不然人家都不要買,跑到其他地方。”
為方便取貨考駕照
林秋月說,當年開始賣魚時還沒能力買車,靠著朋友的車輛去取貨,後來在大約30歲時考獲駕照。
“以前考車比較容易,只要會三點掉頭和倒車就可以。”
之後,林秋月一直開車到80歲。去年7月,由於擁車證太貴,她無法負擔,加上年事已高,決定不再開車,也找來其他人載送她到魚市場。
薄利多銷 吸引回頭客
林秋月的女兒陳美霓(62歲)告訴《新明日報》記者,母親基本一手包辦,她和姐姐只有在特定日子才來幫忙。
“我曾陪母親到裕廊漁港,一個女人推著放了漁產的推車在那樣的環境走動,還要將漁貨搬上車子,確實不容易。”
另外,陳美霓說,母親多年來薄利多銷,吸引不少熟客。
林秋月則說,一些熟客就算搬到東部、兀蘭或義順,也會特地過來和她買魚。
“有的熟客以前還是小孩子,跟著媽媽來買魚,如今變成自己帶著老婆來光顧。”
林秋月透露,成本如今上漲,就算一天只賺50元(約176令吉)就已足矣。
“租金、加上漁產成本,還有冰塊一天30元(約105令吉),1個月冰塊費用就要700元(約2471令吉),這些統統加起來都是數千元,雖然賺不多,但日子還是能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