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柔佛焦点

|
发布: 6:17pm 21/01/2024

艺术工作者

居銮公共巴刹

巴刹实验场

艺术工作者

居銮公共巴刹

巴刹实验场

【特稿】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报道、摄影:徐可媛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陈建泯(前排站者左一起)、张健毅、黄书琪(前排站者右七)联同志工团队与现场民众合影,庆贺展览开幕。

(居銮21日讯)上世纪80年代启用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居銮情怀,昔日人山人海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挪移,早已不复存在。

启用迄今逾30年的公共巴刹内,设有蔬果摊、干粮摊、杂货区、熟食区等,让当地居民选购食材,同时也让摊贩赚取收入,维持生活开销,但楼上部分摊位甚至已闲置逾10年,出现漏水、阴暗等问题。

ADVERTISEMENT

为了让陈旧的巴刹注入新元素,本地陈建泯花了近1个月半构思,并在志工团队的合作下,在上述巴刹举办展览“”。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志工正为民众现场讲解保利龙箱子背后的含义。

展览日期为1月20日至2月25日,早上10时至傍晚6时,参展作品包括铝箔纸制成的模拟摊位、垃圾槽等。

开幕当天的活动还包括:巴刹及展览导览、开幕暨座谈、独立短片放映与讨论等。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巴刹实验场”展览日期为1月20日至2月25日,早上10时至傍晚6时,参展作品包括铝箔纸制成的模拟摊位、垃圾槽等。

陈建泯昨日致开幕词时指出,很多年轻一代的居銮人可能不知道居銮有这个地方,楼上以前都是一间间店面,早期的前辈不太喜欢来楼上,因为不通风。随着摊贩逐渐减少,楼上原有的租客就搬到楼下。

“空间很大,但我们不敢一来就搞太多东西,所以先从店面进驻,我们透过租店面,跟其他摊贩成为朋友,与他们聊天,了解巴刹30多年来的有趣之处再投入展览中。”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陈建泯:若反映良好,接下来会邀请摊贩一起创作,完成工作坊作品。

他说,首次办偏向社区的展览,以外来者的角度,搜集摊贩们的口述,但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一员,但对于创作而言,能拉进彼此的距离。

“巴刹是一个公共空间,不是私人艺术空间,涉及不同族群,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就要取到一个平衡点。”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铝箔纸拓印而成的垃圾槽,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象征摊贩所丢弃的食材,有需要的人会从垃圾槽内捡食材再使用。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志工们利用彩色玻璃纸在镂空墙壁上贴出“BERSAMA”字眼,代表各族民众和谐生活,阳光从外照射而入,投影至地上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取自陳建泯工作室脸书)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以不同的角度望向镂空墙壁外,会有不同的惊喜!透过黄色的玻璃纸望出去,能看见巴刹前的一棵树。

陈建泯也在座谈会结束后受访时表示,在与摊贩的沟通过程中,取得创作灵感,丰富作品资料。

提及未来的创作方向时,他指出,未来的创作会用铝箔纸作为材料,把日常用品转换成纸扎物品,将活人的物件转换成死后的想象,让人们再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

他表示,先观察民众对上述展览的反映,还有之后驻扎进来的状态。若反映良好,接下来会邀请摊贩一起创作,完成工作坊作品。

“创作就是把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东西,以后的作品会以空间为主。”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8号店铺上方的天花板严重漏水,张健毅重新规划了屋簷架构,改善了漏水、积水等问题。

联办单位入众团队代表张健毅指出,居銮公共巴刹有魅力的地方在于,虽然它已荒废,但是它尚运作中。荣幸申请到永续发展拨款,所以有机会到巴刹开展。

“楼下虽然是摊贩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在这里要非常地小心,保持尊重,把姿态放平,希望透过艺术的角度,多跟他们沟通。”

他说,此次以设计的理念是很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都参与,毕竟这是公共巴刹。

“希望透过这个方式,让大家换个方式去了解,去看巴刹,有很多可能性去改这个巴刹,也是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有机会学习。”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艺术工作者利用废弃水管继续创作,收集雨水后灌溉植物,同时流入桶里,让摊贩们重新使用雨水。

来自中国西安的策展人张大海近日前来我国旅游,同时了解本地艺术生态,当朋友告知巴刹有展览,他便前来观展。

他受访时指出,居銮公共巴刹跟西安的巴刹不同之处是建筑形式,西安的巴刹是一层式建筑,而居銮公共巴刹则有较高的楼层。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张大海:居銮公共巴刹跟西安的巴刹不同之处是建筑形式,西安的巴刹是一层式建筑,而居銮公共巴刹则有较高的楼层。

张大海说,如果只看作品,不太能够理解艺术家想表达的理念,但透过艺术家的讲解,能够更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包括制作过程、选择材料等。

“展览属于偏社区的项目,听很多当地朋友说,大家都不来买巴刹,都是去超市,但是在中国,我还是会去菜市场买菜,卖的东西差不多吧。”

他认为,展览上较喜欢的作品为垃圾槽;巴刹空间大,可放置更多的作品,供民众讨论。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巴刹楼下的陈旧摊位,是摊贩赚取收入的地方。

另一方面,居銮区国会议员黄书琪受访时指出,早前带着来自不同队伍的建筑师及设计师,来居銮公共巴刹勘察,希望他们在整修巴刹方面给予专业意见。

她说,在2019年就开始策划整修该巴刹,目前数个不同的团队,包括建筑师公会都在探讨一些计划,且直接跟市议会接洽。

“永续发展拨款是给每个国会选区的,所以我们的部分拨款是给此展览的,我帮忙牵线。”

值得一提的是,新纪元大学学院讲师伍玉恬及周兆鸿也在现场与民众探讨《地方有艺事:谈社区艺术计划的实践经验与反思》及《到巴刹起哄!论巴刹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重构媒介》。

柔:【特稿】: 展览“巴刹实验场”  换个方式了解公共巴刹
周兆鸿在为现场民众讲解《来自巴刹墙上的记录与启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