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19日訊)柔佛再也花園德達商業區的水管老舊容易爆裂,成路洞“推手”對道路使用者造成安全隱憂。
柔佛再也花園商業區的道路,長期處於“補補貼貼“情況下,路面宛如“百家被”,不僅顛簸難行,當地商家居民多次投訴,也未能根治路洞問題。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記者走訪德達區時,不少民眾反映長期面對的路洞問題讓他們倍感無奈,即便當局派人前來補路洞後,很快又“打回原形”到處坑坑洞洞,商家們對路洞情況已司空見慣。

34歲神料店業者杜欣珆更向記者披露,每天她都需要安排重型羅裡或轎車載送貨物,每年至少“領教”過一次輪胎撞路洞爆胎的問題,維修損壞的輪胎也加重了營運成本的負擔。
“路洞情況投訴過很多次,還是無法根治問題。

“尤其是柔佛州再也花園德達路入口處(保齡球場旁的交通燈)路洞情況最為嚴重,儘管當局多次修補,但路洞問題依舊。”
她認為,當局應該改善當地的路況,同時也建議當局重新鋪路,而不是採取“補補貼貼”的方式,道路仿如“貼膏藥布”般,無法真正提升路況。

44歲咖啡店業者顏俊輝則表示,咖啡年營業十多年,見證了德達17路的水管爆裂、滲水和路洞的演變史。
他指出,由於當地的水管老舊,加上埋在道路下的水管其覆土深度太淺,柔佛再也花園德達商業區的路段車流量繁忙,經過頻密的碾壓,水管容易爆裂導致滲水影響路況,部分路段塌陷形成路洞。

“從前一年至少經歷3至4次水管爆裂的窘況,當局沒3至4個月都會採取修補路洞的工程。”
他坦言,該區的路況陷入“壞了補、補了壞”的循環,商家和居民對“爛路”情況幾乎感覺習以為常,直到早些年修補水管後,滲水情況獲改善,不過路洞問題依舊出現。

另一方面,80歲退休人士陳添友說,不僅是德達區的路況糟糕,柔佛再也花園的哥恩邦28路(Jalan Keembong 28)也是“千瘡百孔”。
“我每天從住家驅車到德達區吃早餐,必須龜速行駛,為了閃避坑洞,經常得左閃右避,駕駛過程險象環生。”

他指出,該區三天兩頭就面對路洞問題,尤其是雨季期間,路洞問題有增無減,三天兩頭就面對路洞問題,路洞也成為朋友之間茶餘飯後必聊的話題。

新山市政廰市議員陳珊珊接受訪問時表示,德達1路因水管破裂滲水問題,單單在去年就針對路洞情況多次進行修補工程,另外德達13路也出現多處路洞。

她透露,柔佛再也居民聯合慶中元於本月12日進行中元大帝宮三年一度的遊神慶典,經過德達13路時,向她舉報道路坑洞問題。

她連夜向當局提出修補路洞的申請,當局在隔天(13日)清晨約4時許,趕工修補有關路段的坑洞。
她已向柔佛水務聯熹有限公司(SAJ)提出重新檢視柔佛再也區水管的問題,必須有效根治水管破裂和滲水的問題,否則德達1路、4路和商業區路段的大大小小路洞,不斷重複發生。
“一般上,天氣好我會到處巡視道路狀況,但近期新山多個地區遭遇水災,需要分身協調工作。”

她也鼓勵民眾一旦發現路洞情況,可把路洞照片和地址發送到相關部門。
她舉例,新山市政廳負責的路段(花園住宅區),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Whatsapp至新山市政廳投訴部門(019-778 8212)。
至於巴西古當大道、馬西舊路、東部疏散大道(EDL)、新山東海岸高速公路 (Johor Bharu East Coast Highway,又名百萬鎮─巴西古當高速公路)則屬於公共工程局管轄範圍,則可通過柔州公共投訴管理系統(SISPAA)進行線上投訴。官網網址為 https://johor.spab.gov.my/eApps/system/index.do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